临邑:良种良方助粮满仓

6月11日,临邑县富民小麦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魏德东站在金黄色麦田旁,眼里满是喜悦。接下来的几天,魏德东将迎来“三夏”时节最忙碌的时刻。

丰收高产离不开良种。在富民小麦种植专业合作社新品种展示田里,沉甸甸的麦穗相互碰撞着,发出窸窸窣窣的轻响。魏德东说:“这个地块的品种是鲁原118,它是省农科院育种专家最新选育的优质高产新品种,该品种抗病、抗倒,增产潜力大。”据了解,6月初,专家组按照山东省高产创建测产验收办法,对该品种进行了测产,亩穗数达到47万多,预计产量720公斤左右。

在金灿灿的麦田里,放眼望去,不同品种的地块都插着展示牌,上面写着小麦品种名称,济麦22、鲁原118、山农37等,共计32个品种,不同的品种呈现出各自不同的品相和气质。“小麦良种是夏粮丰收的关键要素之一。没有良种,再好的设备与技术都很难提升小麦的质量与产量。我们通过对每个品种长势、特性、抗病能力、产量等进行对比,选出适合当地种植的好品种。 ”魏德东说。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科学施肥是提高作物产量,改善作物品质,增加土壤肥力的有效措施。临邑县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有效促进了小麦增产稳产。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是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和肥料效应等,优化氮、磷、钾配比,统筹基肥和追肥比例,设计基肥配方和追肥配方,根据土壤养分丰缺情况、作物种类需求特性等,差异化添加中微量元素。

“开展施肥工作不能盲目,需要遵循土壤养分及作物需肥规律。不合理的施用不仅浪费化肥,还会造成环境污染。我们通过采用测土配肥技术,有针对性地为作物补充所需的营养元素,作物缺什么元素就补充什么元素,需要多少补多少,实现各种养分平衡供应,达到提高作物产量,节支增收的目的。”临邑县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李庆方说。

虽然小麦生产前期经历了秋汛晚播、苗情偏弱等关口,但通过实施科技壮苗,落实肥水调控、一喷三防、预防干热风等技术措施,晚播小麦并没有减产。“要想实现高产稳产,管理措施得跟上,必须让小麦在各个生育期达到相应的发育指标。以‘氮肥后移’技术为例,氮肥后移至小麦拔节期使用,可减少早衰,提高小麦产量。”魏德东说。

临邑县高度重视“吨半粮”生产能力建设,从播种到分蘖,从拔节到扬花,从灌浆到收获,农技专家们频繁深入田间地头对老百姓种粮给予精准的技术指导,及时解决农户们的生产难题和诉求,为“吨半粮”创建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障。该县多次邀请省、市农技专家分批次组织“科技壮苗”专项培训班,各村的党支部书记、种粮大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参与,各类生产技术问题及病虫灾情实现了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指导、第一时间解决。

进入6月以来,温度较高,并有干热风,但魏德东丝毫不担心小麦受影响。农场安装的数十个智能喷灌系统正在给小麦降暑,系统接入土壤检测、小型气象站、卫星遥感等数据资源,实时获取水、土、气信息,可精准感知农情。而在富民农场东侧,投资1500万元,建筑面积5520平方米的数字农业服务中心正在紧张施工中,该中心立足于生产端,建成后可为农户、新型经营主体提供主要农作物、农机、灌溉用水等精确指导,实现对生产过程的可视化、数据化、标准化管理。

“我们组织了20余台(套)联合收割机,目前已对农机具进行了全面检修、调试和保养,确保小麦收获期间,拉得出,用得上,机收损失率再降低2%,小麦秸秆处理机械化率达到100%。”魏德东说。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通讯员|闫超 编辑|高玉梁
审核|冯光华 终审|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