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粮仓迈向新时代 | 德州创建全国首个大面积“吨半粮”示范区纪实

7月的鲁西北大地归于宁静,土地留存的麦香记录着不久前的丰收景象。对于产粮大市德州而言,此次的丰收非比寻常。

这是刷新纪录的丰收——多个县(市、区)的小麦实打单产创历史新高。其中,临邑县翟家镇“吨半粮”产能创建核心区高产竞赛地块亩产839.2公斤,刷新德州小麦单产纪录;

这是普遍增产的丰收——全域普遍亩产增加100公斤左右。其中,120万亩“吨半粮”产能创建核心区,超60%的地块亩产超过了650公斤的创建目标;

这是“打赢翻身仗”的丰收——去年我市遭遇严重秋汛,小麦播期较常年推迟15至20天。面对不利局面,我市及时应对,科学施策,最终实现“低开高走”;

这是“打响开门红”的丰收——2021年9月,德州在全国率先提出创建大面积“吨半粮”示范区,计划利用5年时间,实现全市120万亩核心区平均单产1500公斤以上(小麦650公斤/亩、玉米850公斤/亩)。为完成这个目标,德州实施“书记抓粮”,坚决扛牢农业大市的政治责任与担当。

夏粮实现“十九连丰”,这是丰收的答卷,也是德州这座老粮仓迈向新时代的印证。

书记抓粮,让党旗插上田野

去年秋天,市委书记田卫东在全市“吨半粮”产能创建动员会上的讲话掷地有声:“今天重点讲四个字——‘书记抓粮’!”如今,这四个字已经成为德州市、县、乡、村四级书记心中拉满的弓、绷紧的弦。

书记成了田秀才

每天早晨7:30,临邑县翟家镇党委书记张万里准时来到自己的千亩“指挥田”巡田。这里是他一天工作的开始,风雨无阻。

“长大的麦子就像自己的孩子,一天不见就想。”张万里说这话并不是矫情。整天和农民、土地打交道的他,深知“吨半粮”的意义。

“要改变传统种植模式,创新方法!”张万里在全镇动员会上对村党支部书记们说。

很快,镇上和各村党支部书记签订粮食生产责任状,设立“红黑榜”进行督导。这并非搞形式,还真有人上了“黑榜”。去年秋种时,后党村党支部书记宁德希家的地因秋涝墒情格外差,播种太晚导致弱苗情况严重。虽然后期强化管理,亩产550公斤没问题,但距离创建目标还是差了些。“小麦丢面子,夏玉米必须找回来。”宁德希下定决心。

督促别人的同时,张万里不敢马虎,他为自己的1000亩“指挥田”设立“成长日记”,以二十四节气为节点,详细记录庄稼生产情况,积累粮食生产大数据。

为解决粮食生产中的技术问题,张万里创建了“‘吨半粮’云上专家顾问交流群”。自己学、向专家学、带领农户学,如今他也成了名副其实的“土专家”“田秀才”。

“麦叶干尖怎么管理?”

“我们村有地块小麦有病了,大家给看看是什么病?”

……

微信群里,农民提问、科技人员作答,每天都很活跃。而在线下,专家智慧团更是直接将种植经验带到田间地头,手把手交农民种田,大家成了肩并肩的“亲密战友”。

指挥田就是责任田

“今天疫情解封,马上到腰站镇‘指挥田’去看看!”3月27日,疫情刚过,平原县委书记王玉东便急匆匆赶到地里。

为推动“吨半粮”产能创建,我市设立了市、县、乡、村四级书记“指挥田”,总面积达到142491亩。

当时,王玉东的“指挥田”有一部分苗稀、苗弱。他在现场便联系中国科学院禹城综合试验站站长欧阳竹及省、市技术团队进行指导,同时要求农业部门在全县排查苗情。

很快,在技术人员指导下,“指挥田”种植户咸敬增借墒追肥、加施叶面肥,喷施杀虫剂、杀菌剂,苗情逐渐恢复正常,并出现高产的苗头。

5月25日,小麦即将成熟时,王玉东又来到腰站镇。

“王书记,你看看这麦子没问题了吧!”咸敬增远远便打起招呼。

“报名参加粮王大赛了吗?”

“报名了,说不定能获奖呢!”

王玉东所说的“粮王大赛”,是德州市为鼓励粮食高产而推出的创新举措,市、县、乡三级评选。今年市级评选10名小麦粮王,100名种粮能手,报名的种植户、家庭农场、合作社、农业公司达到了1244家。

平原县级粮王的争夺也非常激烈,全县报名200多人。县里拿出100万元奖励粮王,“比学赶帮超”的气氛萦绕在田间地头。

种植户“明着比”,一些农业科技公司则在“暗中较劲”。2021年11月19日,陵城区政府以“张榜揭榜”的形式,打响了“吨半粮”产能创建的第一枪。隶属于山东种业集团的鲁研和智科两个科技服务公司,分别在义渡口镇和宋家镇成功“揭榜”1000亩地,开始了“吨半粮”擂台赛。

“拿出最好的种子、最好的技术、最好的装备、最佳的种植方案,为‘吨半粮’打个样。”鲁研公司技术部长闫美说。

“传统农业要翻身,方法创新才能激发活力,书记在地头,不能是做样子,更要想带动的办法,营造争先的氛围,解决一般干部解决不了的问题。”德州市副市长、陵城区委书记田晨光说。

粮“苦”用心

有人认为,德州是欠发达地区,主要精力应该用在招商引资、发展工业上,农业对德州是一种负担。德州市委书记田卫东却不这样认为,他说:“德州有粮食生产得天独厚的优势,是全国第一个‘亩产过吨粮,总产过百亿’的地级市,是中国的老粮仓。德州在全国率先提出‘吨半粮’产能建设,这是我们扛牢粮食安全重大政治责任的必然要求,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益探索,是发挥德州农业优势的现实选择。”

2021年秋,德州先后在济南、北京召开论证会,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在现有和接近“吨半粮”产能的耕地上开展高产创建,既势在必行,又切实可行。

同年9月,德州市与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签订合作协议,构建起部、省、市、县、乡、村“六级联创”格局。

2021年秋种,德州将创建任务落实到地块,将30个乡镇120万亩耕地作为核心区,成为“吨半粮”产能创建的“先锋”,并明确:书记抓粮,四级书记一起抓。

走进德州“吨半粮”产能创建核心区,可见一块块写有责任领导、指导专家、面积规模、产量目标、种植品种、关键技术等内容的“指挥田”公示牌,其中市级领导“指挥田”21块,县级领导“指挥田”161块,乡镇(街道)领导“指挥田”327块。

这一块块矗立在地头的公示牌,就像一面面飘扬的党旗,让百姓有了信心,让土地有了力量。

人有热情“火生土” 地有精神“土生金”

食为政首,地为粮本。为推动粮食高产,德州掏出真金白银,通过实施高标准农田提升工程、耕地地力提升工程、现代种业提升工程等,激发土地潜能,培育高产希望,让粮田成为真正良田,让好地种出好粮。

以高标准农田打造“低风险”农业

“看这一河水,真是喜人啊!”

禹城市莒镇李屯村有座曲季桥,桥下的沟渠运行几十年,泥沙沉积导致河底抬高,农民30年来种粮用不上黄河水。去年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黄河水滚滚而来,站在河水流经的曲季桥上,87岁老党员于仁芳热泪盈眶。

“‘吨半粮’建设,受益的是咱老百姓!”老人感慨万千,拿起笔给镇党委书记李晓写信,表达自己的喜悦。

同样“喜悦”的还有高标准农田建设者。齐斌,乐陵市乡村振兴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负责乐陵高标准农田提升工程。从去年秋天开始,他每天奔波于多个建设现场,“两天一箱油”,累并快乐着。“快乐”源于见证土成型、田成方、路相通、渠相连、树成行。

“田间路分为宽3.5米生产路、宽5米的机耕路,适宜开展机械化作业。沟渠做了护砌,沟底防水渗透。田间的行道树都是单行,按出行方向,沟渠左侧种植白蜡、国槐等防护林,防护林左侧是田间路。防护林能提高粮食的抗灾能力,减少倒伏。”齐斌说。

眼下,德州的高标准农田仍在如火如荼建设中,机械车辆的轰鸣声在大地上回响,在希望的田野上汇成丰收的交响曲。截至目前,德州已建设完成683.7万亩的高标准农田,占到全市耕地的70.85%。今年,德州投入资金合计17.3亿元,继续建设高标准农田89万亩,两项数据均将创历史新高。

高标准的农田建设,也将自然之力的无常破坏降到了最低点,让丰收更加有了保障。

地亦有情,一份付出一份报答

“以前自己耕地,最深也不过15厘米,现在政府给我们免费深耕,能翻到30厘米,这下地可都有劲儿了!”陵城区义渡口镇种粮大户孙洪新说。

在当地,农田曾多以旋耕播种方式为主,由于深度较浅,造成底层土壤板结,表层土壤含秸秆成分多,不利于农作物生长。为解决这一问题,陵城区利用上级优惠政策,对农户土地进行统一免费深耕。

“地里缺啥咱就补啥,有了这‘营养品’,庄稼想长不好都难。”孙洪新掏出一张施肥建议卡向记者展示。该卡是由陵城区农业农村局结合每年当地区域内不同地力土壤采集、化验结果而制成,标有施肥种类、施肥时间、施肥方法等,一目了然,对农户施肥起到了科学指导作用。

“用养结合,也能让土地‘歇口气’!”陵城区义渡口镇党委书记孙丽苹说,当地通过秸秆还田、测土配方施肥、增施有机肥等一系列“组合拳”,有效提升了耕地里的有机质含量,为粮食可持续高产提供了地力保障。

目前,德州通过实施耕地地力提升工程,“吨半粮”产能创建核心区深耕技术覆盖率、配方肥利用率均达到100%,土壤有机质含量16.71克/千克,高出一般地块0.3个百分点。

农业芯片,承载高产希望

“就是这个种子,最高亩产达750公斤,较一般小麦每亩增产100至150公斤!”在位于宁津县的山东良星种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刘俊升手捧着名为“良星99”的种子向记者介绍。“良星99”的研发历时8年,后被农业农村部确定为国家小麦品种审定试验对照品种,是全国第一个由民企育成的国家标准对照品种。

“培育一个良种,过程虽然很漫长,但我们坚持自己培育,把农业的芯片掌握在自己手中,让农民种下的每一粒都是良种,让德州涌现出越来越多的‘吨半粮’田。”虽已有16个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种通过审定,但刘俊升从没有停下研发的脚步。

目前,德州共打造陵城区、宁津县、夏津县3个国家级良种繁育基地县,乐陵市、齐河县、平原县3个省级良种繁育基地县。德州还建立起1200余亩的“吨半粮”高产多抗品种筛选示范区,选择济麦系列、山农系列、良星系列等当前主推品种和新审定品种进行集中展示,展示小麦品种200余个次,核心区优良品种包衣率达到100%,为“吨半粮”生产能力建设筛选储备高产优质品种。

火生土、土生金。“依靠好的政策,德州有能力、有信心,让脚下这片古老的土地焕发青春、抖擞精神!”德州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孙丰勇如是说。

黑色激情与绿色力量

在这场粮食高产“攻坚战”中,头戴黑色博士帽的专家来了,怀揣绿色科技的技术人员来了,多方力量汇聚田野之上,为大地施云布雨、涂金抺绿。

博士帽上浸透着汗水与激情

“不少地亩产已经达到高产标准了,但距离‘吨半粮’还有一步之遥,突破的难点就在这一二百斤上。”陵城区宋家镇党委书记邱桂先说,“突破这个环节,就需要专家来指导。”

为破解这个普遍难题,德州启动农业科技服务网络提升工程,各地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构建“一个工程+一个专家技术团队+一个行政服务团队”服务模式,实现“万亩区有技术专家、千亩片有技术骨干、百亩田有技术标兵”。

“自从教授们教给农户播前播后镇压技术后,小麦长势非常好,仅凭这项技术,每亩地就有望增产100斤!”夏津县东李官屯镇党委书记张丕智说,去年以来,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博士生导师贺明荣等先后6次来到镇上,走进田间地头为农户授课。

夏津县农业农村局局长苏景田告诉记者,该县特聘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武兰芳等5位专家担任“吨半粮”创建顾问,专家团队多次面向种粮大户、技术人员等进行培训,培养了一批“带不走、留得住、干得好”的农民科技带头人。

“吨半粮”产能创建有着莫大的磁性,吸引着科技工作者们走出实验室、走出校园,把科技带到乡间地头,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在乐陵市郭家街道南夏村里,有一个“科技小院”,是乐陵市与中国农业大学、青岛农业大学等合作创建。几间农房里,住着几名研究生,担任当地“吨半粮”产能创建的技术顾问,挑战高产创建目标。

农家院里来了研究生,这是村里的新鲜事,一开始很少有人相信这些年轻学生会种地。“我一直研究玉米增密技术,2021年5亩试验田亩产玉米900公斤,大家就相信我了。”科技小院第四任院长、24岁的青岛农业大学研究生姜晓芹腼腆地说。

“吨半粮”产能创建以来,一大批科技专家活跃在德州的广阔乡村,奋力为农业现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

“需要抓紧采取有效措施,否则不光减产,麦苗甚至有死亡的危险!”今年3月初,在禹城市房寺镇邢店村种粮大户王淑梅的麦田里,看着稀稀拉拉的麦苗,农学硕士、德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与种业中心高级农技专家骆兰平一脸焦急。

去年面对罕见的秋汛,王淑梅还是靠“老经验”种粮——积水刚消退,便抢播抢种。由于土壤湿度较重,导致苗情极差。“先对小麦进行轻压,提温保墒,促弱转壮。注意,绝对不能浇水!”对王淑梅的麦田“问诊”后,骆兰平开出了补救的“方子”。

专家的指导意见落地后,很快见了效,王淑梅的麦田里渐渐泛起绿意。自从留下骆兰平的电话号码后,王淑梅一遇到问题就咨询,“现在就得科技种粮,‘老把式’不行了!”

“受去年秋汛影响,全市弱苗状况较为严重,各地占比在14%至37%之间。”骆兰平说,为此德州开展了千名干部专家“科技壮苗”行动,组织10个专家组包片蹲点,为农户提供“点对点”“面对面”的技术帮扶,因苗因地进行分类指导,最终确保麦苗“促弱转壮”,弱苗率降到10%以下。

骆兰平介绍说,去秋今春以来,德州市环环紧扣分类抓好麦田管理,秋种时提出“四补一促”,小麦中后期管理因地因苗分类施策。针对病虫草害指导农户对症下药,并实现了小麦“一喷三防”全覆盖,全市814.8万亩小麦普防2至3遍,促进了苗情转化升级,效果明显。

科技“执灯”,照亮田野

几千年传统农业种植,靠的是代代相传的“经验”。传统农业因循老路可能会稳产,要想增产,科技是唯一的选择。

在乐陵市孔镇镇“吨半粮”核心区田间,农技服务中心主任汪军对种地有着颇多感慨:“原来种地,种子论斤播。如今播种论粒数,像玉米一亩地4400粒左右就可以了。而且玉米播种机会自动记录,一亩地的误差不会超过50粒。”

“除了播种,还有施肥。过去,农民一亩地买上一袋子化肥,一股脑儿地撒在地里。而现在实行‘种肥同播’,肥料准确地施在种子下面,更能发挥效用,还减少了浪费。”汪军说。

精细,成了现代农业技术的关键词,传统粗犷式种田模式已经成为历史,被“深翻”入地下。

“田间管理同样粗犷不得。”在孔镇镇,进行飞防作业的杜航说。杜航的飞防植保服务站托管了25万亩小麦,他轻松地用手机“指挥”着无人机进行“一喷三防”作业。“过去人工农药喷雾器,喷出来的是小水滴;这无人机则是喷水汽,在气旋的配合下,能将农药喷到小麦秸秆底部,高效果、高效率,我这25万亩地,一周就能飞防一遍。”

田间几名农民“欣赏”着无人机作业,不时疑问:“这飞机怎么知道到地头了?”听着农民的疑问,杜航笑出了声:“大爷,这飞机由北斗卫星导航,根据提前设置好的飞行线路,一棵麦子都落不下。”

“无人机用上北斗导航终端系统,就像有了‘千里眼’,喷了多少农药,哪些地块还没有喷,一目了然。”在乐陵市金穗农业服务有限公司内的一处大屏幕上,负责人韩学斌通过遥感图像的更新,展示大田管理情况:通过专业软件,上千亩农田的养分数据、长势等一览无余,气象卫星还能准确预报局地“小气候”,为农业生产提供指导。

乐陵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周强介绍,如今植保无人机、自走式植保一体机、农情监测采集等智能农机和大数据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科技范儿”已贯穿于粮食生产的全过程。

于细微处见科学,科技之光一点点拨开阻碍高产的技术障碍,照亮千里沃野,看见绿意盎然。

双轮驱动,让大地充满生机

适度规模经营催生出诸多新兴种植主体,他们逐步代替农户,成为粮食生产的“新生力军”。以提供“环节服务”为业的各类社会化服务组织,为农业生产“尽心尽力”。两者双轮驱动,向粮食高产之路进发。

“新农人”,土地上繁忙的身影

“人均一亩三分地,户均不过十亩田”。耕地的碎片化影响着现代农业规模化发展,创新经营方式,培养更多“新农人”,才能让乡村变得有朝气有活力。

“我就是要饭也不种地”,这句话出自临邑县富民小麦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魏德东之口,那时他读初中。谁知现在,他不但种了地,而且还是全国粮食生产大户。转变自2008年开始,那一年,做农资生意的他发现土地流转逐渐盛行,于是便流转了300亩“试试”,结果一发不可收。

如今,魏德东流转土地已有2000亩,托管5000亩,半托管3万多亩,自己有30多台无人机、各类机械200多台套,还建设了配方施肥站、种子公司,在农业生产中不断延链发展。

“农业不是不行,而是越来越行。”魏德东说。随着国家对农业“多予、少取、放活”战略的实施,新兴种植主体雨后春笋般涌现,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公司,成为粮食高产的“新生力量”,其中也有着国企的身影。

“农民将耕地流转给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合作社以村为单位整体流转给国营企业。”乐陵市土发集团采用“国企+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农户”模式流转了5000亩耕地。总经理孙国强说:“国企资金有保障,统一采购农资种子、统一机械、统一劳务队伍,为农民增收、粮食丰收提供了保障。”

除了保障,国企还发挥着兜底的作用。

“玉米都发芽了,看着心疼。”去年秋天的连续阴雨天气,给玉米收储造成困难,齐河齐源绿季农业集团党委副书记陈卫红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集团党委召开紧急会议,启用新建成的烘干仓储项目,并通过抖音、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发出紧急通知:以高于市场均价0.1元/斤的价格统一收购玉米。“粮食涨一分,赛过攒黄金”,“齐源绿季”这一“不计成本”的做法,让种植户吃了定心丸,确保了粮食安全。

与国企一样有着政治责任担当的还有村党支部。据统计,目前德州市有4159个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是“吨半粮”产能创建中重要的推动力量。

“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为农户提供供种、深耕、播种、配方施肥、病虫草害防治、管理模式上的‘六统一’服务。”临邑县翟家镇四合村村支部书记孙景茂说,“去年合作社玉米、小麦产量均达到1200斤以上,村民在保底收入1150元基础上,年底又得到200元每亩分红收入。”

村里还有几十户农民由于存在惜的心理没有入社,但孙景茂对他们“一视同仁”,在统一供种、供肥、飞防等方面义务提供服务,“作为党支部,有责任帮助农民加快科技推广,提高粮食产量。”

新兴种植主体的涌现,迸发出的是无与伦比的精彩,释放出的是欣欣向荣的活力。一股清风,搅动绿浪;万物创新,涤荡沃野。

社会化服务组织,让田野变成大车间

“散户农民购买到的种子农资永远是最贵的!相比之下,我们统一购买的玉米种子1亩地能省50元,一袋复合肥能节省20多元。”平原县供销忠峰农业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赵中峰说,托管、半托管、菜单托管,粮食生产的所有环节,我们都能替农户“代劳”。

几乎被“淡忘”的供销社,在农业高产创建中展示出新的活力。广阔的黄土地敞开胸怀,拥抱着各类社会化服务组织,他们身着统一的服装,为农户提供“一条龙”服务,让田地变成“大车间”,农业生产走向“流水线”,解决了一家一户干不了、干不好、干了不划算的生产难题。

在齐河县齐力新农业服务有限公司,记者看到,该公司拥有服务标准682项,为农业企业、合作社和农户提供从种到收的全程标准化服务。

“通过统一农资供应、测土施肥、栽培管理、植保防治、烘干收储等全流程标准化服务,每亩化肥、农药施用量减少25%,利用率提高了40%以上,有效避免了超量施肥、滥用农药现象,减少了农药包装物二次污染。”公司经理李朝纲说。

目前,德州市已形成了代旋耕、代机播、代田间管理、代病虫草害防治、代收割、代烘干、代销售、代储藏8项内容的社会化服务新模式,服务组织达4435家,其中有供销社系统、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个体户等,他们作业于田垄之上、阡陌之间,实现了“群众所需、服务所至”。

天赐“粮”机下的德州实践

这天,齐河县华店镇的国鼎食品董事长王行忠又找镇党委书记侯刚“要地”,作为一家大型全麦面包生产企业,扩大规模迫在眉睫。

镇党委书记侯刚说,“抓粮不富财政”,这是个认识误区,齐河县华店镇被当地人称为“面粉之乡”,一个镇有7家面粉生产企业、1家大型面包企业。镇上的创业园已入驻企业150家,吸纳6000多名农民就近就业。

德州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孙丰勇说:“适度规模经营,为现代化农业发展奠定基础。宜机化、智慧化让大批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而粮食产量的增加,会吸引涉农企业及粮食深加工企业向农村聚集,实现资金、人才、技术从城市向农村的转移,这种转移会重塑城乡关系,实现城乡融合一体化发展。”

在这一过程中,农民放下耕地的牵挂,从农田中解放出来,收入不减反增。除了土地固定收益外,农民还可力所能及地获得第二份职业收入。

德州在全国率先提出“吨半粮”生产能力建设,是农业大市向全国发出的铿锵誓言。德州多策并举,多管齐下,振兴粮食生产,让老粮仓焕发出新生机。2021年,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在德州调研时指出:德州创建“吨半粮”,既是山东省的经验,也是全国的经验。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作者|李长征 蔡文典 潘晓泉 编辑|张晓航
审核|张晓航 终审|朱代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