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加大投入推动机收减损、科学储粮,做好增收增效文章 | 减损降耗 颗粒归仓

减损就是增产,降耗就是增收。

推动“吨半粮”产能建设,不仅要做好粮食高产增产的“加法”,还要做好粮食减损降耗的“减法”。

自“三夏”生产工作开展以来,我市各相关生产经营单位聚焦群众最关心的问题,积极推进机收减损,提供小麦烘干、运输、仓储等服务,着力破解晒粮及存储难题,提高小麦质量、降低产后损失,让农民丰产又丰收。

机收减损 田间地头“摆擂台”

“三夏”期间,我市组织上阵机具 25万余台套,其中小麦联合收割机2.4万余台,机收率达100%。随着机械化作业成为夏收的绝对主力,作为第一关,机收减损意义重大。今年,我市启动了全链条粮食节约减损行动,市农业机械服务中心主任张宝东说: “如果按照每亩小麦机收减损5公斤计算,全市相当于增收4050多万公斤小麦,这个数字很可观。”

6月9日,伴随着全市小麦大面积收获启动,一场以“节粮减损”为主题的机收减损大比武在县市区随之展开。割台高一点低一点,拨禾轮转速快一点慢一点,风机风量大一点小一点,直接影响机收减损效果。让更多机手树立机收减损理念、掌握机收减损技巧,是举办机收减损技能大赛的目的。

作为我市唯一参加全省比赛的赛区,临邑赛区的比拼尤为引人关注。这是一场比拼“更少”的赛跑。比赛现场,收割、脱粒、秸秆粉碎、麦粒装车……十二三分钟后,专家进入收割后的麦田测量评判,机手翘首以待。经测量评分,临邑县锦川家庭农场的农机手苗文凯一举夺魁,他的机收损耗率在1%以下,远低于山东要求的小麦平均机收损耗率控制在2%以内。苗文凯有16年农机作业经验,虽然不知机收减损率如何计算,但他有形象感知:“一巴掌捂在地上,掌下漏在田里的麦粒不超过三五颗,损失就多不了。”而这样的技能,不是一朝一夕练就的。

机收减损必须落实在大田里。麦收期间,齐河县胡官屯镇金穗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与自有的40多名机手、周边乡镇以及外省麦客,签署麦收合同,详细约定麦茬高度、麦粒破碎率、残留麦粒等收割指标。一亩地机收成本在70元左右,不达标,农户会投诉,作业方将被罚款200元,得不偿失。

科学存储 守好群众“粮袋子”

今年武城县李家户镇刘王庄村种粮大户李登芳耕种的130亩小麦喜获丰收。因为科学种植,亩产量达到750公斤,比往年每亩多收200多公斤。收割完毕后,10余万公斤小麦立即被运到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的收储基地。烘干10个小时后,成为标准化的优质原粮。

“以前麦子都是在马路上晒,费工费力还有损耗。现在不但免费烘干,存储一年每公斤还能多卖1角钱。此外还免费送小麦种,光种子就省下6000多元。”对于这一储存方式,李登芳表示怎么算怎么合适。

农业增效不仅要颗粒归仓,更要储好粮、守好粮。我市结合各县市区实际,整合地方政府产业资金、财政补贴等涉农资金,与地方政府国有平台公司加强合作,按照每3万至5万亩修建一处粮食烘干仓储设施进行布局,提升规模农业运营能力。在此基础上,积极实施绿色仓储提升行动,在“十四五”期间计划新建、扩建高标准粮仓20万吨,改造提升一批仓房的气密和保温隔热性能,提升现有仓储设施性能。自2021年以来,各县市区充分利用山东省作为产粮大省的奖励政策,新建、扩建高标准粮仓16万吨,完成14.7万吨仓房仓储设施提升。

在提升仓储能力和水平的同时,我市不断加大粮食市场化购销主体培育力度,引导各类主体有序入市收购,特别是发挥好骨干粮食企业引领带动作用,优化营商环境,打造国有、民营企业平等参与,流通、加工转化企业共同调节的市场化粮食购销局面,确保“有人收粮”;加强收购资金支持,各级财政、农业发展银行不断加强粮食收购资金政策研究,扎实履行信贷支农职责,确保“钱等粮”,让售粮农民“粮出手,钱到手”,确保“有钱收粮”;全力实施绿色仓储提升行动,扩建新建和改造提升一批现代化粮食仓储设施,推广应用“绿色、智能、精细、安全”储粮新技术,确保“有仓收粮”。6月1日,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农业农村局等单位联合印发《关于做好2022年夏粮收购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级相关单位层层压实责任,不折不扣落实夏粮收购各项重点任务,牢牢守住农民“种粮卖得出”的底线。

粮头食尾 向精深加工要效益

“我们的馒头畅销北京、天津等地高端市场,平均每天发货1000余箱。现在德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食品产业发展,我们发展的信心更足了。”6月27日,禹城市麦香园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邵燕介绍。

麦香园公司成立于2009年,最初是一家加工面粉、制作馒头的小企业。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公司拥有6万亩小麦优质种植基地,产品涵盖面食、面粉两大系列40余个品种,打造出一条闭合的从基地到餐桌的新兴主食产业链。现在麦香园公司开展“亿斤粮仓”项目,进一步扩大种植面积、推行绿色储粮,为产业发展提供充足的精品粮保障。

德州自古就有“天下粮仓”之誉,粮食产量常年稳定在150亿斤以上,是全国5个整建制粮食高产创建试点市之一。向高附加值要效益,德州多年来一直在努力。通过“本地育”与“外地引”,形成以发达、五得利、粮全其美等为代表的面制品加工产业链,以保龄宝、百龙创园、福洋生物等为代表的玉米精深加工产业链,全市粮食年加工能力达1000万吨。

为提升种植收益,确保抓粮“增产又增收、强农更强市”,我市连续3年每年列支1亿元专项资金,每个县每年至少配套1000万元,上下联动推动产业发展。市委十五届十次全会明确提出,德州要聚力打造食品名市,实施产业提升、龙头培育、招大引强、品牌打造、质量强基、降本增效、文化引领等七大行动,在强链延链展链上攻坚突破,倾力培植千亿级食品加工产业集群。

围绕任务目标,我市坚持以“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为抓手,市级规划建设中国(德州)农业食品创新产业园,县级按照“一县一园”分类推进特色创建,构建“一区多园”发展格局,加快形成产业集群方阵。同步整建制创建国家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市,打造“德州味”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面向京津冀鲁的“中央厨房”。

“主食产业化和粮油精深加工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积极探索食品产业发展新模式,推动农产品由卖‘原字号’向‘制成品’转变,由卖‘初级产品’向卖‘精深加工产品’转变。充分利用好‘德州味’这一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拉动价值链从中低端向高端跃升,推动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孙丰勇说。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记者 | 张志宁 唐晓颖 

通讯员 | 马俊凯 张大伟
编辑 | 尹晓燕
审核 | 冯光华 终审 | 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