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支持到田间地头 | 全省农业专家齐聚德州为“吨半粮”产能建设和复合种植关键技术突破建言献策

9月18日,全省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现场观摩会暨“吨半粮”生产能力建设交流会在德州召开。会议由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山东省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山东省杂粮产业技术体系主办,德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齐河县人民政府、禹城市人民政府承办。来自全省的60余位农业专家前往禹城、齐河试验田,现场观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情况、不同玉米品种的成熟状况,并就如何更好的进行大豆玉米复合种植、“吨半粮”产能建设交流了意见。

上午9点,与会专家首先来到禹城市乡邦家庭农场对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现场观摩。在这块试验田里,有20多个大豆品种在做对比试验。山东省农科院种质资源所研究员、省杂粮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丁汉凤说:“每一个大豆品种大约种了3亩地,和同一个玉米郑单958来配合。看看这20多个品种,在复合种植的模式下,通过它的田间表现、产量、抗倒性、成熟性、收获性来对比,为下一步这项技术大面积推广做出参考。”在现场,专家们对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所做的除草实验、不同品种的抗倒伏性、成熟情况等做了探讨。


专家们走进禹城乡邦家庭农场的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示范区进行实地调研


山东省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德州市农科院党委书记、院长李宗新(右)与专家在现场讨论技术开展情况

上午10点40分,在齐河县焦庙镇周庄村“吨半粮”生产能力核心示范区,专家们深入玉米田地,对68个玉米高产品种的综合表现性状进行了观摩。一边走一边观察不同品种玉米成长情况,时不时剥开玉米皮察看一下玉米的成熟状况。

山东农业大学副校长、山东省玉米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李向东(左三)在齐河县周庄村“吨半粮”生产能力核心示范区调研玉米生长情况

山东农业大学副校长、山东省玉米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李向东说:“今天我们观摩了60多个玉米品种的田间表现,从目前的生长状况来看,有不少品种达到了亩产850公斤以上的潜力。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优化配套的栽培措施,在保障产量的同时,提高农民的种植效益。”



今年,山东省玉米产业技术体系联合德州市农业农村局研究制定了《山东省玉米产业技术体系“玉助德州”行动工作方案》,围绕德州市“吨半粮”生产能力建设和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提出科技支撑“四网”联动、深入一线破解难题等具体措施,打通技术服务“最后一公里”,将论文写在大地上,把成果送到农户家,助力德州市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通讯员|孙季平 编辑|陈锟
审核|王育恒 终审|李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