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武城崇正学馆,周边几十个县唯一的“洋学堂”

特约撰稿人  王德胜

德州二中原名博文中学,1952年定名德州第二中学。而博文中学的前身叫崇正学馆,是一所教会学校,于1882年诞生在武城史堂村。

学馆内部

史堂村源于明永乐二年(1404年),张、史两户从山东即墨西关迁来武城,在陈公堤下定居下来,取名张史庄。清朝改称史家堂,解放后简化为史堂。1963年恩县洼滞洪后,迁到大堤上面重新建设了新村。史堂村东北方向十余里就是庞庄村。

1877年,华北大灾,美国基督教公理会传教士山嘉立、明恩溥和博恒理来庞庄赈灾,这期间就开始办学,但仅有寥寥几名学生。

1880年,伴随着赈灾带来的效应,庞庄传教站设立。为进一步拓展,在史家堂村建立了第一所教会小学,最初学堂规模不大,是一个教员带着几个教徒的子弟在一间借用的房子里开办起来的,学校性质和私塾差不多,学生由教会提供食宿和书费,经费由美国总会按期拨付。

学馆没有建成前,教室借用的是庞庄的佛堂

1882年,传教士宿舍区在庞庄建成,史家堂学校也随之迁了过来,村子里的义学被改作校址。1895年,通州协和道学院的毕业生张凤翔来到庞庄具体负责学校工作,同时聘请平原人张甲乙协助,开始有了初等小学、中等小学的划分。

1898年,学校增加了班级,但学生人数并不多,为43人,大都是教徒或者是见习护士,另外还有15名候补男生。第二年,新教室建成,可容纳学生60人,学校为这些男生负担一半的膳食费。

办男校的同时,教会很注意招收女子入学。1883年,博恒理的妹妹博美瑞来到庞庄后创办女子寄宿学校,当时学校并没有名字,以解放缠足为入学条件,这个条件遇到了来自社会的阻力,第一批学生只有4名小女孩,用了四五年的时间才逐渐被周边村民接受。1898年,寄宿学校的女生达到30名。

在庞庄学校缓慢发展的同时,美国基督教公理会在北京通州创办的潞河男塾得到了更快的发展,那里开设圣经、哲学、三角、算学、国际公法、理财学、心灵学、是非要义、地质学、自然地理、世界史和中文等课程,1889年升格为大学,1894年改名潞河书院并附设一所中学。1901年更名为协和书院,1912年更名为华北协和大学。庞庄学校与潞河书院一脉相承,为使两校接轨,选送更多学生到潞河书院受教。

1900年,庞庄男校扩建为两层大楼,正式定名为崇正学馆,改为4年制中学,同时附设小学。女校定名为培贞阁,教育程度也由蒙学改为两等小学,女校校长并不是创办者博美瑞,而是卫曙光,她从1887年来到学校后,一直到1915年学校搬迁才离开庞庄。这时的男女两校有学生110多人,占地面积20多亩。

学校创办之初,教室不多,设备简陋,以传教为主,仅仅开设宗教内容的课程,学生大部分是周围村庄的教民子女。

随着规模扩大,学生除来自庞庄外,还有周边官庄、看水庄、周全庄、青王庄等等,因此逐渐增设了英语、算术、博物、生理卫生、体育等课程,同时聘请了当地3位私塾先生教授四书五经等内容,崇正学馆成为周边几十个县唯一的“洋学堂”。这种模式一直沿用到1907年。

在1912年出版的《外国人眼中的神圣山东》一书中,作者这样写到:当时教会改变了教学方向,要求学校不再面向社会开放招生,而仅仅为教徒家庭服务。

有一个学生的上学经历很好地诠释了这一办学宗旨,他就是王元信。王元信1892年出生在平原看水庄村的一个农民家庭,在本村读完小学后,来到崇正学馆读完了中学,之后到北京读大学,1927年赴美留学,1929年回国后,任博文中学校长。

当时女校的活动很丰富。在《山东区1913年度报告》中记载:1913年夏天,庞庄女校举行了一次公开课,校长亲自主持,周边19个村庄的200多名妇女儿童参加听课,类似这种集会,每年都会有两到三场。

1916年,学校搬迁至德县东地,崇正学馆扩建更名为博文中学,培贞阁扩建更名为卫氏女中。

编辑丨张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