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脚下 鲁兵情深 | 德州市第三批对口支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作纪实

天山脚下 鲁兵情深

——德州市第三批对口支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作纪实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

2015年开始,德州先后组织了3批援疆干部人才对口支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二师。

从渤海之滨到天山脚下,一批批德州干部人才跨越山水,在十二师接续奋斗,传承着“泰山天山根连根,鲁兵人民心连心”的深厚情谊。

参加集训的德州第三批援兵团队员

2020年3月,第三批德州援疆干部人才接过了援兵团的旗帜,此后3年里,先后有120多人进疆工作,他们用德州人的担当奉献、创新实干,在十二师机关、团场、学校和医院做出了不凡的业绩,赢得了兵团干部群众的好评,续写着德州干部人才的“天山传奇”。

今年1月,市委书记田卫东在《2022年德州市对口支援兵团工作汇报》上批示:祝贺我市援疆工作2022年取得的新成效,向援疆干部及亲属致以诚挚的问候。愿每一位援疆的同志牢记总书记嘱托,强化政治担当,不负光荣使命,发扬过硬作风,在新的一年作出更大贡献。

市委副书记、市长朱开国批示:2022年援疆工作取得显著成绩,要总结经验,继续做好支援工作,确保高质量完成光荣任务。

在4月26日召开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批省市援疆工作总结表彰大会上,山东省对口支援兵团德州市工作队被评为先进集体,18名德州援疆队员获评先进个人。

一个人撑起一个专业
一个人就是一个品牌

“援疆医生在吗?听说治我这病他们水平最高。”3月22日,一位患者来到十二师三坪农场医院,一进门,先打听援疆医生。这是位肛周脓肿患者,而三坪农场医院肛肠科3年来从无到有,早已声名远播。

医院原有一间手术室,但由于人员配备不足,已尘封十多年未使用,直到2020年4月9日,在来自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德州医院的援疆医生史忠瑞主刀下,为一位复杂性肛周脓肿患者进行了手术。考虑到当地肛肠疾病多发,医院在山东援疆资金支援下,投资200万元建设了肛肠科。

三坪农场医院擅长肛肠手术的消息传遍整个十二师,也成为德州援疆医生肩头的责任,每一批援疆队伍中,都有肛肠专业的医生接过接力棒。“现在不仅是十二师,昌吉的患者也会来这里做肛肠手术,平均一年做100多例。”来自临邑县人民医院泌尿肛肠科的援疆医生静佩说。

一位援疆医生撑起一个专业,一位援疆医生就是一块金字招牌。德州援疆医生以保障干部职工生命健康为着力点,奋力创建“大专科、小综合”医疗模式,建强特色医疗专科。

蔡春梅(左)和同事交流

德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肿瘤放疗科副主任医师蔡春梅到三坪农场医院任副院长,多方争取建立了肿瘤门诊。德州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康复科的徐光勇到头屯河农场医院任副院长,推行的中医针灸和儿童推拿治疗打出口碑,慕名而来的患者络绎不绝。

韩景刚为患者做检查

“好的老师可遇不可求,在韩主任的帮助下,我们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临床经验,服务群众的底气更足了。”五一农场医院超声科医生李雯对记者说,医院内浅表肌骨超声、胃超声、四肢血管超声等,都是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德州医院超声医学科副主任韩景刚的带领下开展的。去年,全院的门诊量同比增长超过40%。

李元民(右一)查房带教。 张晓航 摄

在五一农场医院任副院长的德州市中医院脑病一科副主任李元民,将“带徒育人”放在优先位置,通过查房带教、小组带教,帮助本地医生养成更为规范化、流程化的诊疗思维,成为院内公认的“良师”。去年6月,他光荣当选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八次党代会代表,成为山东援兵团中参加此次党代会的唯一代表。

德州援疆医生凭借仁心仁术打造“带不走的医疗队”,援疆教师则通过“组团式”支教建立“带不走的骨干教师队伍”。

2020年,德州8名教师在头屯河农场学校率先启动了“组团式”支教,成功经验得到山东援兵团管理组肯定并在全师推广。2021年援疆中期轮换时,组团教师进一步增加,23名教师在头屯河农场学校、兵团二中十二师校区等处构建起“教学副校长+教研组长+骨干教师”的立体支教格局。两地学校建立结对帮扶关系,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所教学科成绩均明显提升,学校综合考核跃居全师前列。“援疆教师们带来了新理念,带来了好方法,也带来德州人民的深情厚谊。”头屯河农场学校党委书记丁亚芳如是评价。

德州援疆教师在头屯河农场学校集体教研

德州援疆教师的感人故事也在各个校园里口口相传。武城县实验中学的英语教师王彩红,承担五一农场学校英语教学任务之余,主动担起“心理老师”角色,对留守儿童及离异和重大变故家庭的孩子百般关爱,还亲手打造“爱心小屋”为他们改善生活环境。这份深深的爱,在孩子们心中扎下了根,有的孩子问她:“老师,我可以叫您妈妈吗?”

来自德州市第四中学的甘海燕,得知头屯河农场学校有几个孩子家庭生活条件困难。在德州爱心协会的支持下,她发起“情暖边疆、大爱无疆”捐资助学活动,联系到6位爱心人士,捐赠12000元的助学款,同时约定以“一对一”的方式对6名学生进行连续3年的资助。

产业发展促富民兴疆
民生实事助安居乐业

3月22日下午,位于头屯河农场的水发上善(新疆)管业项目现场机器轰鸣,工人在紧张忙碌着。这是山东援兵团招商引资落地十二师的第一个山东国企项目,也是十二师在建的最大单体工业项目。

总投资10亿元的水发上善(新疆)管业项目

该项目从签约落地,到开工建设,再到PE车间试生产,仅用时一年。水发上善(新疆)管业公司董事长胡超群介绍:“出台针对性优惠政策、推进容缺办理及审批一站式服务,这些环节咱们的援疆干部都盯上靠上、全程参与,沟通协调、牵线搭桥,切实提供了便利,也为我们增强了底气。”

促进产业发展是实现富民兴疆的重要保障。德州援疆干部发挥优势积极投身受援地“双招双引”工作,帮助制定优惠政策,组建招商专班,拓展登门招商、商会招商、产业链招商等模式,在德州举办招商推介会,向山东企业宣传十二师招商政策。努力做好山东援兵团招商引资项目落地服务,全过程开展手续代办,全方位保障施工建设,总投资10亿元的水发上善(新疆)管业项目、总投资36亿元的山东高速新疆物流园项目先后落户头屯河农场。技术水平居兵团前列的德州齐新环境检测公司在十二师投入运营,德建集团、德达集团等在鲁疆产业园投资建厂……3年来,共有19个项目落户德州对口支援团场,总投资40多亿元,到位实物量16亿元。

去年10月,十二师上市公司天润乳业投资的奶制品厂在齐河县开工建设——这是天润乳业疆外首个乳制品加工项目,实现了德州与十二师的双向投资互动。

不仅助力招商引资,还要建好民生项目。

三坪农场“鲁兵之家”

3月23日上午,记者来到三坪农场“鲁兵之家”,农场退休职工热依汗·扎依提正在舞蹈室内跳舞。“这里装修得特别好,我和姐妹们每天都来跳舞!这里还有卫生室,高血压之类的小毛病都能给看,太方便了。”幸福的笑容洋溢在她脸上。

德州援疆干部、三坪农场党委副书记、副政委李岩介绍,进疆以来坚持群众需要什么,就努力做些什么,将三坪所需与德州所能结合起来,形成了“劲往基层使,人往基层走,钱往基层花”的鲜明导向。2021年投入山东援疆资金200万元对原有2000余平方米的文化站进行了改造,升级为“鲁兵之家”,设立了舞蹈室、美工室、鲁兵学堂、书画室、科普室及义诊室等功能室,成为农场各族职工群众的文化家园、健康家园,深受大家喜爱。

五一农场党建文化广场

3年来,德州工作队共争取省级援疆资金2500多万元,有力促进了对口支援团场和单位的民生项目建设——五一农场建成幼儿园、职工文化中心、党建文化广场等,三坪农场建成文体活动中心、社区服务中心、创客空间等,头屯河农场建成青少年科普馆、学校智能书法室、劳动实践基地、社区党群中心等。德州市委、市政府先后捐赠资金和物资共计270多万元支援十二师建设。德州援疆干部还积极协调兵团和十二师各类配套资金和社会捐助800多万元,用于援疆项目的进一步完善和提升。

立足长远输出理念
改革创新激发动能

走进头屯河农场机关办公楼,除了各部门单位的办公室,有的楼层还有企业在此办公。看出记者的疑惑,德州援兵团干部领队、头屯河农场党委副书记、副政委徐建军解释道:“过去农场没有像样的写字楼,很多企业因此搬迁到了别处。机关大楼有些楼层长期闲置,让企业总部入驻到办公楼,既盘活了资产,增加了税收,又促进了企业发展。

徐建军(右)到结亲户家中走访

然而,“企业开进机关楼”这一设想在头屯河农场没有先例,大家最初的思想认识并不统一。徐建军认真搜集楼宇经济案例,向大家耐心讲解,分析利弊,制定了可行的入驻方案和管理办法,最终得到农场党委支持,并通过了总部经济扶持政策。目前,已有10余家商会和国有企业入驻大楼,成功打造了农场“总部经济基地”。

2018年兵团全面深化改革,先后承接自治区下放的行政职能3000多项,对履行政府职能提出新的要求。物质帮扶能解决眼前问题,但更重要的是思想理念的“援助”——这一点,德州援疆干部都深有体会。

“光靠自己储备的知识远远不够,需要经常联系德州各职能部门取经,再结合当地实际完善落实,同时总结经验教训避免走弯路。”徐建军说。通过这种方式,他协助头屯河农场完善了“三区两园”规划,建设了第一家创业孵化中心,首次开展了表彰纳税十强、聘请招商顾问、设立驻外招商处等工作。

安俊涛(右一)在项目建设现场调研

五一农场党委副书记、副政委安俊涛2015年开始连续三批援疆,深度参与了近年来农场发展转型升级全过程。他说,以前农场核心区招引的多是住宅房产项目,这两年开始认识到住宅市场几乎饱和,没有可持续性。通过他牵头,去年以来引进了农场第一个商业综合体、第一家酒店,还有东方御龙钢结构、恒通包装等工业项目,为转方式调结构作出了积极贡献。

李岩(左)到草莓园调研“农业+旅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

李岩借鉴德州党建工作经验,实施了“整团提升——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工作,推进“三亮三比三评”活动暨党员先锋指数考评活动,创建了“党建+网格+党建共同体”工作品牌,形成了“党建+合作社+职工”工作机制,在十二师率先打造了社区网格党支部和“幸福食堂”,进一步增强了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和向心力,形成党建工作亮点经验,吸引了超过2000人前去参观,全师党建工作现场会在三坪农场召开。

王拥政(左一)和同事交流

德州援疆干部、十二师公安局党委委员、副局长王拥政则借鉴德州市公安党建品牌创建经验,指导当地派出所打造了“警心向党情系百姓、和谐家园共筑平安路”“积基树本守正创新七彩党建”“不忘初心五星传承”等各具特色的党建品牌;借鉴德州公安融媒体工作室经验,推动成立了师公安局融媒体工作室;借鉴德州民生警务和信息化工作经验,推出“低台敞开式”窗口、线上调解、“满意拍”等服务,大大提高了群众满意度。

心怀大爱和信念
克服牵挂与思念

3月21日,头屯河农场医院,忙了一上午的徐光勇开始吃午饭,简陋的办公桌上摆着几盘小菜,和他一起的,是妻子张霞和两个儿子——老大11岁,老二3岁。          

徐光勇、张霞举家援疆。中午一家人在办公室用餐。 张晓航 摄

2020年3月,小儿子刚出生十多天,徐光勇便踏上援疆之路,一年半时间里将头屯河农场医院中医针灸、康复理疗和小儿推拿技术开展得有声有色。这一年半里,除了春节,徐光勇只回过一次家,还是因为母亲摔伤住院。原本,家里人怕耽误他工作隐瞒没说,多亏了他的大儿子“通风报信”,他才得到消息。到家后不久,他见到刚学会翻身的小儿子抬起头,愣愣地瞪着他,眼神完全像在看一个陌生人……

2021年8月,中期轮换时间到了,徐光勇面临回家还是留下的选择。“医院中医紧缺,中西医结合康复科刚有起色,现在回去可能面临青黄不接的局面……”他的妻子——德州市中医院护理部主管护师、康复师张霞似乎早就看穿了他的心思,说:“我认为援疆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既然你想多留些时间,我就带着孩子过去找你,咱们并肩作战!”2021年9月,张霞带着两个年幼的孩子还有婆婆举家来到新疆,和徐光勇一起投入援疆事业。

王晓波(左一)、刘晓云和家人在一起

每一位援疆人,背后都是牵挂与思念;每一位援疆人,心中都是大爱与信念。2020年,宁津县长官中学教师王晓波来到头屯河农场学校。母亲常年身体不适,向组织请示后,他决定带着母亲援疆。不仅如此,他还鼓励妻子刘晓云也来援疆。在丈夫的感染下,刘晓云报名参加了教育部“万人支教计划”,于当年9月来到头屯河农场学校,一家人在新疆团聚。2021年9月,他们又选择延期。“农场学校的学生们需要我们,时间长了,和孩子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我们舍不得离开这里。”王晓波说。

蔡春梅援疆后,家中里里外外、父母公婆4位老人的衣食住行都交给同样是医生的丈夫来打理。每一天,蔡春梅的家人都会和她视频通话、嘘寒问暖,纵有万般想念,依然支持她的选择,“既然到了新疆,就一定要安下心来,认认真真工作,不要因为家里的事分心。”

三年援疆路,一生兵团情。3年来,全体德州援疆队员坚决扛起政治责任,自觉接受艰苦复杂环境考验,付出很多,收获也很大。共有30多名教师、医生得到职称晋升,1人期满留在十二师工作,1人在疫情防控中“火线入党”,1人光荣当选兵团第八次党代会代表。德州援头屯河农场党支部(工作队)连续3年被山东援兵团干部管理组评为先进集体,80多名德州队员被评为先进个人。

“在这里,大家对安边固疆、家国情怀有了更加切身的感受,讲政治不再是抽象的文字表述;对胡杨精神、兵团精神、沙海老兵精神有了深入的学习与思考,奉献与付出融入内心深处;抗压抗挫折能力进一步提高,工作水平有了提升,实现了做好援疆工作和培养锻炼干部的双重目标。”徐建军对记者说。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记者|尹滨 张晓航 编辑|张晓航
审核|张晓航 终审|朱代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