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到两统筹 夺取双胜利|筑“里子”撑“面子”,山东加快城市市政公用设施网建设

筑牢城市“里子”撑起发展“面子”

山东加快城市市政公用设施网建设,前4个月完成投资226.3亿元

2022-05-22来源:大众日报 01版

□ 本报记者 方垒 张鹏 张晓帆

5月20日,还没到中午,气温已升至31℃。潍坊市坊子区凤中街天润凤凰城小区北门至北海路段,道路破碎机、挖掘机、铲车齐上阵,一道2.5米深的沟槽被挖了出来。“下好管后,新管线将用作雨水道,原有雨污合流管线则专用于排污。”说话间,潍坊市坊子区雨污分流建设工程一标段项目经理安东汗流浃背。

“这次施工太有必要了!”施工现场北侧的烤馒头店店主丁晓龙感叹,“以前一遇急雨,路面就积水。路沿石距离店门口有三米远,过来一辆车就能压起水花溅到店铺里,只能遮上帘子或闭住门。”

“最难的问题就是确定原有管线位置。”安东告诉记者,凤中街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已建成,道路南北多是老旧小区,地下管线情况模糊,“我们在相关部门配合下确定了部分位置,而一些交叉路口处,就需要人工凿挖。有的路口三四米远,就紧排着七八道管线。”为了方便居民通行,1.7公里长的凤中街被分成了八段施工,开挖一侧,另一侧通行,计划通过加大人员和设备投入,在雨季前全部完工。

城市市政公用设施建设,承载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地下管网、防洪排涝、水电气供应等基础设施“深藏不露”,却实实在在影响人们的生活品质。山东把市政公用设施网作为基础设施“七网”行动的重要内容,纳入“十大扩需求”2022年行动计划。“截至4月底,全省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已累计完成投资226.3亿元,其中新建改造城市雨水管网224公里,城市建成区雨污合流管网改造完成293公里,整体符合预期。”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城市建设处处长王强介绍。

到2025年城市建成区雨污合流管网清零、黑臭水体清零,这是山东“两个清零、一个提标”行动确定的硬任务。截至2020年底,全省城市建成区已发现的270条城市黑臭水体已整治完成。“下一步关键是建立长效监管机制,防止返黑返臭,做到动态监管、彻底清零。”王强说。

近日,位于青岛市李沧区李村河中游的南庄河暗渠来了一台涉水的四轮大脚机器人,吸引不少散步的市民驻足观看。这台机器人像极了动画电影的主人公“瓦力”,两个发光的射灯俨然一对炯炯有神的大眼睛。

“这是我们引进的管道监测机器人,是青岛首台应用于黑臭水体治理的设备,它能越野、涉水,排查效率比人工提高5倍,准确率近100%。”李沧区市政河道公司经理万春介绍。

“以往的管线排查,几乎全依赖人工进行,不直观、也不全面。有的暗渠、管道空间有限,工人还进不去。而且,暗渠内可能存在有害气体,存在安全隐患。”随着万春操作手中的遥控器,机器人便拉着长长的线缆钻入了路基底下的暗渠,将拍摄到的情况,清晰完整地在电脑屏幕上显示出来。

目前,李沧区城市管理局已使用两台设备对前期市民反映的南庄河暗渠进行了全面的排查,准确获取排口尺寸、出水影像、破损位置等情况,原先一周都无法完成的排查采集任务,在两天内全部完成,查出污染点十余处,并根据排查结果制订整治方案,完成截污、清淤等工作。南庄河暗渠全线已经实现污水零直排,流入李村河的河水清澈见底。

住在城市的人们既享受着城市生活的便捷,也不得不面对城市交通拥堵、停车难等日益严重的“城市病”。“看不见”的问题要整治,“看得见”的问题更要治理!

“没想到家门口能这么漂亮,我每天都来晨跑,很享受。”谈起这几年的变化,家住济南市历下区荆山北街附近的李女士说,“今年春天,路两边桃花朵朵开,路南还有满山坡的福禄考花海,大家都说这是‘最美回家路’。”

荆山北街曾是附近有名的“断头路”,道路坑洼,出行不便,一刮风就尘土飞扬。如今路通了、道宽了,绿化更是立体又漂亮。“上面的鳌角山山体公园正在建设,未来家门口就有公园了。”顺着李女士手指的方向,记者看到远处的山体正在施工,公园雏形依稀可见。

只有筑牢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里子”,才能撑起城市发展“面子”,市政基础设施的加快建设,让市民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幸福感。根据计划,“十四五”期间,全省城市市政公用设施建设总投资预计完成4897亿元,2022年预计完成1000亿元以上。“我们将全面加快各类项目建设步伐,加速补齐市政设施短板,争取尽快见到实效。”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厅长王玉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