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村民,今日起开始缴纳2024年度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费,缴费标准和缴费方式发群里,大家及时进行缴费,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缴费的农户到村委会办公室找村干部代缴。”“今明两天镇上开展优抚对象年度认证工作,请符合条件的人员携带身份证到镇上认证。”9月20日一大早,陵城区宋家镇前马村支部书记马永升先后在本村的“当家做主群”“退役军人服务群”里发布通知,并迅速收到村民的回复支持。
各项村务工作在短短的一两分钟内便落实到位,如此高效的村级治理方式得益于该村创新实施的微信分类管理模式。据前马村支部书记马永升介绍,未分类建群之前,群众都集中在一个大群里面,各种通知、表格、政策等都发在大群里,村民往往还未看到重要的信息就已经被覆盖了,真正的诉求得不到关注。为此,村“两委”干部经过开会商议,决定建立分类群治理模式,通过对村委各项中心工作梳理分类,结合本村年轻人口基数、年龄层次、人员分布、村民收入等情况,将村庄原有的一个群,分为“党员干部群”“当家做主群”“学习强国群”“情系爱心群”“退役军人服务群”“平安居住群”6个群,党员干部群讨论党务、村务,号召党员积极参加村级事务,提出意见建议;当家做主群由村内每户说了算的“当家人”组成,主要用于布置村庄日常工作,传达上级政策;学习强国群主要由党员干部及年轻人员组成,主要是开展学习强国、咪咕阅读等学习以及志愿服务、文明新风倡树宣传等;情系爱心群集中了本村在外创业、务工人员,号召他们开展爱心捐助,帮助村里孤寡老人、孤困儿童及村内修路、挖沟等公益事务;退役军人服务群主要由村内退役军人组成,主要发布有关退役军人的认证、优抚政策、优抚费发放等信息;日常平安居住群主要叮嘱学生夏季防溺水安全,检查厨房液化气瓶安全,向村民宣传道路交通安全知识、民法典法律知识,引导群众共同打造平安幸福村。
“以前的时候,俺们村微信群每天都发好几十条信息,村里安排的重要的事经常漏了。微信群分类之后,群也有人管了,也没人乱发了,有啥涉及自己的事都能及时看到,一目了然,非常好。”前马村村民张秀兰表示,她70多岁了,也不会用智能机,每次都从卡里提了现金找别人代缴,今年村里将其远在外地工作的儿子拉入村级“当家做主群”后,知道了缴费金额、截止时间和缴费方式,通过网络及时为老两口缴纳了参保费用。“我村已将微信群纳入村规民约管理范畴,明确由专人进行管理,村民微信群主要用于政策宣传、村务公开、社情民意收集、通知公告等用途,不得发布有损本村形象、制造矛盾、引发纠纷等信息,违者一次提醒、二次警告、三次则踢出微信群,并进行批评教育。”前马村支部书记马永升说,微信分类群建立起来之后,村里还制定了村民微信群的实施细则、管理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来保障村民微信群发挥作用。
疫情防空期间村口留下来的钢结构小屋闲置了下来,党员干部在群里讨论怎么利用一下小屋做点什么,前马村党支部书记马永生在党员干部群里提议设立“爱心发屋”,将小屋整理一番,由村委会出资雇佣理发师,免费为村里60岁以上老年人定期提供理发服务,解决了老年人理发难题。“中秋节即将到来,咱们村计划在村委会开个‘爱心月饼会’”在情系爱心群里,支部书记一提议,立即得到了在外人员的支持,纷纷在群里捐款赞助。通过探索微信群管理新模式,建立分类群治理,村两委干部通过文字、语音、视频等方式,与村民进行点对点、面对面的沟通交流,不但提高了为民服务效率,干群关系也实现了零障碍沟通,在指尖交流中,“@”出村民的幸福感。同时,也将村“两委”干部、党员、乡贤、青年骨干、外出务工人员等一批中坚力量充分调动起来,成为村级工作的后备力量和坚强后盾,提升基层治理水平与激发村民自治活力。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通讯员 | 田楠楠
编辑、审核 | 张志宁 终审 | 杨德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