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德州高质量发展现场观摩会述评之一:产业园区化 园区专业化

在齐河县,已经完成投资20亿元的山东德瑞智能制造产业园,是永锋集团与全球最大的钢铁企业——中国宝武集团联合,聘请麦肯锡、德国巴登智库,以全球视角规划设计,计划投资300亿元打造的世界级高端装备制造园区。该项目已入选全省“十四五”期间12个新旧动能转换重大支撑项目。投资方表示,该园区已有数个项目建成,未来五年内园区年产值将过千亿元。

以龙头带产业,引集群建园区。德瑞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在本次观摩中极具代表性。今年以来,大部分县市区特色产业发展迅速,虽然路径不同,但园区化是支撑这一势头形成的主要产业发展模式。

引进龙头,用好龙头

一个龙头项目、一家骨干企业,往往是凝聚一条产业链的基础和关键。找到、用好这个“核心”,园区建设就如同找到一把“金钥匙”。

进入乐陵市规划占地8000多亩的星光食品(国际)产业园,眼前是一派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星光功能糖正在桩基施工,好邦食品正在主体施工,冻干食品投产运营,污水处理厂已进场施工,展示中心投入使用,上海朗生、煌上煌等知名食品企业8月底开工建设。这座去年下半年刚刚启动的产业园区,如今已完成投资13.8亿元,并有十余个项目落户。

园区推进迅速,得益于龙头项目的巨大吸引力。作为该园区核心的星光糖业是我市一家集蔗糖精制、玉米深加工、功能糖开发、热电联产、保税物流等于一体的大型民营企业集团,该公司在电力、蒸汽等方面具备低成本优势,这些富余资源对很多配套企业极具吸引力。但因为过去当地缺少上下游企业,优势长期得不到发挥。去年,乐陵市转变发展思路,坚持以“链长制+园区化”推进新型工业化强市,依托现有几家骨干企业,积极开展园区招商、产业链招商,多个产业园区迅速成型。

如今,当地不仅以星光糖业为核心的食品产业园迅速崛起,还有该市联合亚萨合莱国强五金科技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依托企业核心技术优势,按照“政府+企业”模式打造的五金机械产业园区;依托泰山体育品牌、科研优势,由市属国企配套建设基础设施,打造的独资、合资、租赁多种形式并存的泰山体育(国际)产业园区。

有龙头的用好龙头,没有龙头引进龙头。在武城县,当地暖通空调产业与世界500强企业——海亮集团进行战略合作,创新建立空调集采平台模式。前不久,又成功引进海尔集团总投资20亿元的海尔·武城海易普方中央空调生态产业园项目,现已全面启动。

该产业园项目由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青岛硬创云能科技有限公司与武城县合作建设。园区以海尔智能制造为核心,搭建全产业链生态圈,开放引入生态资源,可为入园企业转型提供“平台+生态”整体解决方案,并按照海尔标准,打造集中央空调及相关上下游产品生产、仓储、物流、销售等于一体的综合性产业园区。“该项目落地可通过优势互补实现武城空调通风产业和海尔共创共赢,有力推动‘武城制造’向‘武城智造’迈进。”武城县委书记张磊说。

解放思想,创新模式

产业园区需要核心项目,但核心项目不可能提供一个园区发展需要的全部要素。解放思想,探索多渠道的园区建设模式,同样是各地发展特色产业的成功经验。

如今,在齐河县激光产业园已有19个项目投产运营,还有迪朔扩产项目正在施工。预计年内这座总投资20亿元的产业园区所有项目全部达产,届时年产值将达到40亿元,成为当地又一高技术含量、高投资强度、高外向度、高税收的“四高”产业园区。

打造激光产业园,起初齐河县并没有引来“顶天立地”的大项目作为支撑。但当地转变思路,同时引进6家细分行业龙头企业“抱团”落户,同样让园区具备了较强的产业集聚能力,从而仅用短短3年时间就完成了园区的建设与项目培育。

同样在园区建设上富有经验的禹城市,对于创新园区建设模式也有自己的探索。本次观摩,当地的柒零新材料产业园展示了一种新模式。该园区一改过去传统合作模式,既招项目、又引基金,充分借智、借力、借财,以基金撬动产业集聚,打造“江北钛谷”“齐鲁星城”。通过合作,一方面,园区配套项目迅速落地;另一方面,园区核心项目——军钛钛合金项目产出的钛合金锭,在区内就能进行精深加工。原本,军钛的钛合金锭吨价约30万元,但园区通过引进上下游配套企业,让原料在园区内就可得到充分加工,最终销往园区外的终端产品,吨价可达3000万元,效益放大100倍。

更多创新模式,体现在园区建设上。比如乐陵市,当地为积极推进特色园区建设,通过与民企合作、独立运作等多种途径,探索了“财政注资、运作项目、形成资产、覆盖贷款、良性循环”的创新运作模式,并开创了项目“联合拿地、联手开发”的崭新范式。陵城区的德达益远科创园,为实现项目统一建设、集中管理,降低企业成本,提升亩均效益,实现土地高效利用,创新采取了“长期租赁”“先租后让”“租售并举”等多种运营模式,目前已吸引4家企业入驻。

优化产业,迈向高端

项目入园,不仅加速了产业链的延伸和集群优势形成,而且同样是对同类项目筛选、整合、提升的过程。这一过程,不仅可以增强产业综合实力,更直接加快特色产业向高端延伸步伐。

宁津县家具产业、铸造产业历史悠久、规模较大,但长期以小微企业为主,布局散、层次低、效益低。针对这一现实,该县先后投资13亿元,打造了总建筑面积65万平方米的5个乡镇绿动能共享园区,进驻企业100多家,引导小微企业抱团发展、形成“雁阵”。

本次观摩的绿色智享铸造产业园是该县5个共享园区中唯一一个铸造园区,该园区引进了国内最先进的智能化一体化生产线和环保节能设备,并搭建铸造共享工厂,引导铸造企业入园发展、规范提升。同时,园区借助腾讯云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铸造云平台,实现智慧产业化、产业智慧化。目前园区有望在2个月内全部建成投产,届时年可实现销售收入20亿元。

在禹城市,起步仅半年的风电智能绿色产业基地由通裕重工和浙江运达风电合作建设,已经吸引华润风电等6家企业落户。该园区不仅有生产车间,还建设1个风电主机科研中心,提升新能源装备产业链整体科技创新水平。入园项目均属于低碳零碳产业。达产后,年可实现销售收入62亿元,有望成为华北最大能源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基地。

同样在禹城市,该市人才发展集团联合三一筑工、海尔·少海汇两家强企,共同打造四海汇人才服务产业园项目,该项目跳出了传统产业园区的既有模式——项目包括“两园一院五中心”,即四海汇人才服务和现代家居产业园;上海交大禹城现代产业学院;双创、金融、商贸、职教、医疗五中心。

当地旨在通过打造这一园区实现三重目的:一是打造“装配式建筑+智能家居+智慧供暖”精品示范工程;二是以科技创新带动人才集聚,形成职住一体、产才融合的优质创业圈;三是以人才集聚带动产业升级,引进“三一装配式建筑”“海尔智能家居板材”生产线,形成全链条高端人才服务产业生态。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记者|王贺 编辑|苗欣
审核|朱代军 终审|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