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邓吉收:魅力郭亮村


魅力郭亮村

文/图  邓吉收

我对郭亮村向往已久,只因相隔千里,一直未能前往。机会终于来了。前几天,几个朋友相约,跟随德州一旅行社大巴车去了郭亮。虽是短暂两日游,但毕竟是身临其境,大饱眼福的同时,切身感受到郭亮村那无穷魅力。

郭亮村位于河南省新乡市辉县市西北60公里太行山腹地的沙窑乡境内,是山西与河南两省的交界处,海拔1700米,现有83户人家,共329人。该村坐落在万仞绝壁之上,素有“悬崖上的村庄”之称。说起郭亮村名的来历,那是2000多年前的事了。



相传在西汉末年王莽时期,农民弟子郭亮发动了农民起义。王莽命麾下大将周君长率兵前去镇压。两军交战,起义军终因寡不敌众,余部撤退到辉县太行山绝壁。当时上山只有一条傍山羊肠小道(今天梯),周君长不敢强攻,遂在山下屯兵,守住山口要道,企图将郭亮余部困死在山上。郭亮急中生智,他让部下把战鼓与山羊绑在大树上,山羊四腿乱蹬做挣扎,那战鼓就咚咚日夜不停地响。这时,郭亮趁机带领余部从山后用绳索系在腰间偷下绝壁,安全转移。那周君长听到山中传来战鼓声,以为郭亮要应战,就做好了应战准备。直到两天后鼓声渐渐停下来,周君长攻上山头,这才发现人去山空,只剩下那吊在树上被累死的山羊和战鼓。流传至今的“周君困郭亮”和“悬羊擂鼓”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后来人们为了纪念郭亮,建村伊始就把这个地方定名为郭亮村。今天的郭亮居民大多是从山西洪洞县迁移过来的,整个村子大都姓申。郭亮村是3个自然村组成的一个行政村,分别是郭亮、另山(崖上人家)、会逃站。

其实,郭亮村真正出名是40多年前“绝壁长廊”郭亮洞的竣工。说起郭亮洞的开凿过程,那真是一部厚重的不畏艰辛、排除万难的奋斗史。

由于郭亮村地势险峻,祖祖辈辈出行只能走傍山羊肠小道,上下攀援天梯,饱受路塞之苦。1972年3月16日,时任村党支部书记的申明信率领全村13名共产党员,在完全没有电力和机械设备的情况下,用血汗和生命在120多米高的红岩绝壁上,像传说中的老愚公那样,不畏寒暑,栉风沐雨,挥锤打钎,凿石开洞。后续又有群众分批参与进来。苦战5年,硬是在绝壁中一锤一锤凿去了2.6万立方米石方,打烂了4000把铁锤,耗尽了12吨钢钎。心比铁坚,志比钢硬,铮铮誓言,感天动地:山洞一日不通,奋斗一日不息。工程进行到最困难的第5个年头,辉县教育局250名人民教师在原永的带领下,自带行李,自备粮蔬,鼎立支援,与郭亮人并肩施工,鏖战数月,终于打通这条长1250米、宽6米、高4米的人工隧道,并于1977年5月1日正式通车。郭亮洞的开通,堪称人间奇迹而震惊国内外,国人冠名以“绝壁长廊”“挂壁公路”“太行明珠”的美名;日本名古屋惊叹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美国媒体称赞为“全球最奇特、最出名的18条道路之一”等。

走进“绝壁长廊”郭亮洞,既是乍暖还寒的春天,还不到旅游旺季,宽敞的洞内却已游人如织,既有花甲老人,更多的是青年和孩子,看肤色也有外国友人。在川流不息的人群里,不时地有私家车“嘟!嘟!”地响着喇叭从对面徐徐开过来,导游说这是郭亮村的——也只有他们的车才可以在洞内通行,足见郭亮人的生活水平之高。洞内上方以及左右都是参差不齐的红岩石,看上去极像是古铜色的铁块,摸一下感觉冰凉且坚硬如铁。洞外侧凿有30多个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天窗,那是当初为了便于倾倒石渣的出口,如今已成为通风透光的观景台。透过这观景台俯瞰是万丈深渊,远眺对面是那如刀削斧劈的悬崖绝壁,你若走到对面峭壁静观这边的郭亮洞,犹如绝壁上的一个个“机枪眼”。这让你在欣赏到大自然奇绝美景的同时,也为郭亮人的果敢和智慧叹为观止。

走出郭亮洞,便来到郭亮村。极目望去,村子四面群山环抱,环境幽静,恍如巨幅画卷般连绵起伏的黛青色山峰延伸至远方,使人不禁感叹大自然这位神奇画家的天造地设。这里民俗古朴,不足百户人家的房子,依势分布在山坳里,不成行,也不成排。这里的一切似乎都和石头有关,如石磨石碾石头房,石桌石凳石头炕,石夯石滚石驼梁,石桥石路石碑廊等,充满了浓郁的乡土风情。

在村子下边,有棵千年柳树,胸围4.2米,1978年一场大风把它拦腰折断,人们以为会枯死,谁知次年春天,从半截树桩上又长出枝芽,据说这棵古树曾救过汉武帝刘秀,后被刘秀封为“奉公柳”,算来该有2000多年历史了。

更为奇妙的是,在距郭亮村不远处的峭壁上,有一“喊泉”奇景。你只要走近大喊一声,骤然间一条瀑布就会从天而降,喊声停止,接着就恢复往日的平静。瀑布是从绝壁顶上一空心圆洞中垂直落下,远看恰似“龙须”,又称“龙吟”瀑布。

郭亮村还有天池、古道、红石桥、炮楼以及溶洞景观等景点,可以说走进郭亮村处处是美景。

如今的郭亮村已名扬天下、魅力四射。悠久的村史是它的底色,挂壁长廊是它的名片,古朴民俗是它的风韵,奉公柳、喊泉等景点是它的点缀。

魅力郭亮,名不虚传。


作者简介邓吉收,临邑人,1981年参加工作。大专学历,中文专业,高级教师。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德州市作协会员。作品散见于省、市、县等报刊或融媒平台。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编辑|李玉友

审核|冯光华  终审|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