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报书屋捐赠作家 · 胡月强:与书结缘


德州日报社“德报悦读”书屋建设得到了德州市作家协会的大力支持,各级作协会员纷纷将自己著作捐赠给报社,在此向市作协及捐赠者表示感谢!




胡月强捐赠著作

《抹不掉的记忆》

《回归》



作家简介

胡月强,生于1963年,党员,供职于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庆云县供电公司,在基层供电所打拼20年,取得了较好的业绩,被山东省电力公司授予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人过中年调回公司机关,从事新闻宣传工作及文学创作,多次被省部级电力期刊评为优秀通讯员,为公司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积极服务庆云县的文化事业,参与编纂了多部书籍。至今,在国家、省市级报刊上发表散文、小说、论文几百万字,获奖60多项。2013年出版散文集《抹不掉的记忆》,2016年出版小说集《回归》,现系山东省作协会员、中国电力作协会员、庆云县作协副主席。

与书结缘

与书结缘,可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初。那时我读小学,正流行“小画书”,怎奈家境贫穷买不起,仅存的几本,还是卖破烂换来的。我把它们视为珍宝,每次翻阅格外小心,看完后仔仔细细放到抽屉里锁起来。有时和小伙伴换着看,若稍有点损坏,少不了一番争执。

一个偶然的机会,让我彻底迷上了读书。一天,在外村教书的父亲带回了一本少封皮缺尾页的厚书,我无意翻看了几页,谁知一下子“掉”进去了,不能自拔。过后我向父亲打听书名,原来是著名作家冯德英的长篇小说《苦菜花》。从此以后我到处打听借书看,还经常缠着父亲往回捎小说。当时读过的小说有《烈火金刚》《铁道游击队》《野火春风斗古城》《林海雪原》《敌后武工队》等。所谓的读书,其实是一知半解、囫囵吞枣,纯属看热闹,字都认不全,只知道顺着故事情节往下冲,更谈不上理解。

上初中后,我读小说的嗜头仍然不减,虽说学习紧张,但我还是经常背着父母偷着看。有时让母亲逮着,也就奚落一顿,可让父亲逮着后果就惨了,轻则把书没收,重则脚掌相加。升入高中后,我“怙恶不悛”,上课偷着看,晚自习下课回到宿舍,熄灯后,生怕老师发现,用被子罩着打着手电筒看。高中两年,我的作文多是范文,老师称我有“歪才”。就是因为我的“不务正业”,造成数理化一塌糊涂,高考自然是名落孙山。

1985年,我招工到电业局上班,开始还坚持读点书,可繁重的工作让我无暇顾及,尤其是担任所长职务后,近20年的所长生涯,几乎与书绝缘。2002年,不幸得了一场重病,痊愈后,调回机关,工作相对清闲了许多,于是我萌发了“重操旧业”的念头,与书再度结缘,开始学着写点东西。

在供电所打拼20年,把“学业”都荒废了,初尝试总觉得力不从心,冥思苦索鼓捣出几篇小作发出去,其结果是石沉大海,杳无音信。我也曾滋生打退堂鼓的念头,但“求生”的欲望又驱使我重新拿起了笔。功夫不负有心人,近一年的时间,我边学边写,边写边发,经过不懈努力,幸福终于来敲门,处女作《荷花仙子》刊登在《山东电力报》上,双手捧着沉甸甸的报纸,嗅着淡盈盈的墨香,对着原稿反反复复细读了无数遍,发现经编辑老师的“修剪”精彩了许多。“首秀”成功,我的心情异常兴奋,从此一发不可收。10年的青灯相伴,10年的躬耕不辍,10年的笃志不移,我从一个青涩的探索者,渐渐成长为一个较成熟的写作者,如今已出版两本专辑,在国家、省市级报刊上发表散文、小说、论文有几百万字,获得各种奖项50多个,2017年成为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力作家协会会员。

人生有限,知识无涯,与书相伴,与字共舞,无论寒暑、风雨,沉浸在美好的阅读写作之中,便是人间好时节。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编辑|李玉友

审核|冯光华  终审|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