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李清林:宁津焰火秀杂记



宁津焰火秀杂记


文/李清林    图/李凯

今年的春节过得特别有年味。三年的疫情告一段落,虽然解除封控的初期很多人都“阳”过,但临近春节,家人和周围的亲朋好友都“阳康”了。也有幸运儿被称为“郭芙”,因为他成功躲过了“阳”。人们激动、兴奋,甚至于狂欢。而三年的压抑情绪,也的确需要一场集体的狂欢来释放。宁津元宵节焰火秀恰逢其时绚丽绽放,我也乐在其中,与人们一同享受这幸福时刻。

正月初十,是我们家值得纪念的一个日子。这一天,我的侄女——我大哥的女儿订婚了。由于疫情的原因,这件喜事也是一推再推,今天终于得以圆满。又因为这是我们家下一代中的第一件喜事,所以显得尤为重要。我大哥借着这个场合,组织我们这个大家庭,举行了一场热热闹闹的年后见面会。在返程的路上,我听说今年宁津县要在新河湿地公园组织元宵节焰火秀,感到特别高兴。大家也纷纷翻找童年记忆,回想起上一次烟花表演还是在十多年前。

宁津焰火秀,作为宁津人的记忆,也随着宁津经济社会的发展在不断发展变化。比如表演场地从中心街广场上、大钟表所在的商贸城楼顶上,再到盐百超市前、南外环等,时间跨越了30余年。但如此大规模、专业化的焰火秀还是第一次。这就更增加了急于释放压抑情绪的人们的好奇心。

好奇心,从人们的表现就看出来了。有每天探班的、有抖音直播的,有在各个群里咨询的。仿佛这场焰火秀不仅仅是一场焰火秀,更像是一声发令枪,人们等待着他发出向前奔跑的信号。抑或他承载的东西更多。正如我的朋友圈里人们写道:老百姓需要这场焰火!

正月十五当天下午,睡醒午觉,我便骑着车子探路去了。因为前期看了发布的交通安保通告,所以知道这次活动组织得很谨慎。从通告可以看出,组织者应该是充分考虑到了参与人数的庞大和存在的安全风险。

这次探路充分发挥了我在部队和公安工作时的侦查特长,准确地找到了便于观看的位置和出行路线。我出门后经正阳路向北,转振华大街向西,再由安业路向北的延伸线经西白社区门口到达公园里施工围挡北侧小门。一路没有太多车辆,通行顺畅。我仔细观察了整个观赏区域后,发现如果在高处观赏效果更佳。而高的位置有三处:公园里未完工的楼和完工未交付的楼、幸福城西北角的楼、新河北侧的大土堆。因为我要带孩子来观看,所以要选择一个既安全又方便的位置,便确定了幸福城这个位置。当我站在楼道连廊上远远望去时,所有设备设施尽收眼底。

晚饭后我们一家人带着水壶,拿着小板凳,骑着电动车出发了。到达幸福城南门口,沿园区路直到最北侧围栏。这里人不多,像我一家带着板凳水壶的也没看到。但焰火秀结束后,回家看朋友圈时,看到一张照片和我们一样。那是一位坐着马扎的大爷,自行车在身后放着,被摄影爱好者拍下。

而围栏外就是人山人海了,楼道连廊由上至下也都是人。据估计参与人数超10万人。更有德城、陵城、乐陵、临邑等周边县市以及和山东省交接的河北省几个周边县市也有人赶来围观。

晚7点30分,由宁津县健身产业协会主办的宁津县元宵节焰火秀准时绽放。当高空礼花弹划破寂静的天空,与宁津人民心中那淳朴的热情碰撞出照耀大地的焰火时,将2023年宁津县元宵节之夜定格在那更加璀璨的一瞬。“彩色礼花”横空作画,一朵朵、一串串、一簇簇,展示人民欢乐祥和,百姓安居乐业的壮观场面,仿佛在为宁津县高质量发展唱赞歌。

整个焰火秀分三个章节,持续燃放一小时。第一章为“奋发”,焰火开幕以金色系烟花为主,集中体现宁津健身器材产业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第二章为“活力新城”,采用各色牡丹、中空特效烟花展现宁津健身产业遍地开花,形成新的支柱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带动宁津县经济腾飞。各色牡丹、花束竞相绽放、争奇斗艳,预示着收获与成功的季节的到来。第三章为“幸福宁津”,由花束、绿尾、蝴蝶、笑脸等造型烟花交叉发射在浩瀚夜空,用灿烂的语言、壮观的图案、搏击长空的气势,奏响了携手奋进的铿锵战歌。各色礼花魅力多姿、绚丽多彩,“特效组合烟花”形态各异、栩栩如生,这是时代灿烂的画卷。

焰火秀结束了,但留给人们的欢愉是持久的,永恒的。一连几天我的朋友圈被焰火秀的美好场景占据着,而我也乐在其中,陶醉着,享受着。朋友圈里人们纷纷晒图留言,表达自己的激动之情。“太好看了,不负期待!”纷纷记录自己当下的真实感受。

春,是说来就来了!

作者简介李清林,字牧秀,号牧秀先生,1986年出生于宁津县长官镇坡李村。多篇文章录入宁津地域文化书籍《溯源宁津》、《宁津乡村印记》中。宁津县第十一届政协常委,宁津县作协秘书长。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编辑 | 李玉友

审核 | 冯光华  终审 | 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