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汇贤
乡村承载着中华崛起的印记,保留着文明延续的根脉,汇聚着民族复兴的力量,新时代要围绕“美、优、强”三字,建设宜居宜业新乡村,将乡村振兴继续做深、做细、做实。
围绕“美”字,下好“环境”棋,为乡村塑形。乡村要振兴,环境是底色。近几年,各地各部门出重拳整治乡村人居环境,乡村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村容村貌稳步提升,但美丽乡村建设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乡村彻底“改头换面”还需建立长效机制,让美丽乡村建设持续见效。同时,要因村因地制宜,注重挖掘不同乡村所蕴含的独特元素,坚决防止“一刀切”。武城县甲马营村以金丝皇菊切题,书写出金灿灿的乡村振兴美文,秋日的金丝皇菊竞相开放,既构筑了美化环境的“金黄大道”,又铺就了村民致富的“黄金廊道”。美化乡村环境,既要下好调研的“实功夫”,又要做好措施的“硬功夫”,走出各具特色的乡村振兴“美路”,描绘“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的美丽乡村画卷。
围绕“优”字,下好“乡风”棋,为乡村铸魂。文明有礼的乡风是乡村振兴的魂。乡村要振兴,不仅仅要让村民的钱包鼓起来,日子好起来,更要让村民的眼光亮起来,精神富起来。要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深入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通过设立文体活动室、蒲公英超市、道德银行、爱心书屋等,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促进村民间的互动交流。定期开展文化下乡活动,就是让文化活动向乡村倾斜的有效手段。当前,德州各地正在开展的村村有好戏、黄河大集等系列文化活动,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文化盛宴,在潜移默化中持续培育文明乡风。
围绕“强”字,下好“人才”棋,为乡村强体。乡村振兴,要在引才和育才上做文章,创新引才思维,建立引才机制,打破限制人才的条条框框。德州市开展的“人才回引”计划、武城县开展的“贝州聚才优选”计划以及全市各地建立的公益性零工市场,让优秀人才在广袤乡村找到了位置,也为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注入了新动能。吸引人才回到乡村还需要选优配强乡村干部队伍,既要破解乡村发展瓶颈,实现“以点带面”,提高乡村干部整体素质,还要注重培育“土专家”“田秀才”,在乡土中淘“沙子”、找“金子”,并通过举办高素质农民培训班等多种形式,更新他们的思想观念,提升他们的专业技能,打造一支“带不走”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
(作者单位:武城县四女寺镇人民政府)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编辑|曹清
审核|胥爱珍 终审|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