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新月
近日,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山东段)、沿黄河文化体验廊道建设暨乡村文化振兴现场推进会议在德州召开。会议强调要让村庄“串起来”、配套“建起来”、活动“搞起来”、文化“火起来”、文明“创起来”。通过实施黄河、大运河“两河牵手”工程,推动打造文化“两创”标杆。
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将“两创”明确作为实施该工程的基本原则。“两创”具体要创什么?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的回信时写道:“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铸魂工程,怎样才能以文化繁荣助力乡村振兴?文化“两创”的落地至关重要。德州作为农业大市,近年来,因地制宜依托乡村的文化传承、生态涵养、休闲观光等优势,促进农业与文化的深度融合,为农民增收。文化“两创”真正落地乡村,走到了群众的心里。
文化“两创”落地重在“走新”。夏津县拥有丰富的古桑树资源,古桑树具有防沙治沙、生物多样性保护、农业景观维持、生物资源利用等多重价值。近年来,夏津县充分利用这一资源优势,挖掘其经济价值、文化价值、生态价值,创新研发出独特的桑茶、紫酒、桑果干、桑黄制品等商品,为当地农民创收;打造夏津黄河故道森林公园,建起32公里的彩虹观光路,建成颐寿园、香雪园等生态园区;打造乡村记忆馆、桑茶文化体验馆、桑皮纸校园等网红文创小店,迎合当代年轻群体的口味。“长”出文化新枝的古桑树,不仅改善了附近村庄的村容村貌,还带动农民钱包鼓起来。
文化“两创”入心才能更长久。要让传统文化真正“火”起来,让群众享受到文化“两创”的成果,就要找到传统文化与群众需求之间的契合点。连日来,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之村村有好戏主题活动如火如荼开展。夏津县有200多年历史的马堤吹腔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吹腔十八调 七十二唉嗨”马堤村的人都会唱两句。为传承好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优秀的传统文化,夏津县提供资金支持,让马堤吹腔越“吹”越响。
打造文化“两创”标杆是篇大文章,眼下,德州各地正深入开展的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村村有好戏、“黄河大集”等系列主题活动,都是鲜活又有效的路径。文化“两创”赋能乡村振兴,未来可期!
(作者单位:夏津县委宣传部)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编辑|胥爱珍
审核|胥爱珍 终审|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