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蔷薇
一场场红色研学,一场场文化体验,一次次文明实践润泽童心……近年来,乐陵把全环境立德树人与新时代文明实践“联姻结亲”,创新美德实践课,把育人课堂搬进枣林田间,搬进红色展馆,搬进社区课堂,搬到志愿服务一线。这一创新不仅以文明实践之“新”丰富了立德树人方式方法,更以志愿服务之“活”撬动形成了家校社共育新人的合力,是以实践之力共育时代新人的有益探索。
以文明课堂拓宽成长纬度。在信息爆炸的今天,新时代青少年思维活跃敏捷、喜欢独立思考,乐陵通过开发实践课程,组织开展红色研学游、非遗体验课堂、露营宣讲·星辰大海润童心、枣林自然课堂等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在各级文明校园组建“小红枣”志愿服务队,让孩子们力所能及地参与到社会共建和爱心活动中来。这些极具参与性、体验性的社会实践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充分施展了每个人的个性和特长,更好地向其传递课本外的法治意识、科学精神、人文情怀。
以文明阵地织密教育网格。经过几年的深耕,全国各地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都实现了“哪里有群众,新时代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实践阵地铺天盖地,宣讲课堂进街入巷,这为全环境立德树人宣讲提供了丰富的载体,乐陵的经验就是在阵地功能中增加立德树人元素。如在社区阵地打造“心心向阳”关爱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室,建设家风馆、自习室,设立假期国学课堂等,极大拓宽了立德树人的覆盖面,育人课堂得以借由实践阵地融入群众日常生活。
以志愿服务共育时代新人。文明实践的主要方式是志愿服务,其特有的“粘性”是破除家校社育人壁垒,推动资源集中发力,实现全环境立德树人之“全”的关键。社会各界、各领域、各行业群体以完善的志愿服务体系、孵化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项目加入到立德树人的队伍中来。比如,乐陵“遗见倾新”项目以志愿服务为纽带,让非遗传承人化身青少年的“文化导师”,开展了武术课间操、非遗体验课等主题活动,有趣新鲜又富有文化韵味的活动,不仅让青少年在与非遗近距离接触中真切感悟中华传统文化精髓、塑造品格,更拓展出以志愿服务传承非遗的新模式。
(作者单位:乐陵市委宣传部)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编辑|曹清
审核|胥爱珍 终审|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