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水观澜 | 向网络暴力说“不”,守护“少年的你”


杜旭阳

当今,网络已经融入到我们的工作生活中,尤其对未成年人来说,网络成为学习、娱乐和社交的重要场所。据2022年发布的《2021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显示,我国未成年网民规模达1.91亿,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达96.8%。然而,我们也面临着新的挑战——未成年人的网络保护。随着近几年社交媒体的兴起,网络暴力问题变得更加突出,尤其是未成年人,因缺乏足够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很容易受到情感伤害,并出现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特别是当网络攻击增多时,往往会做出错误的行为,令人痛惜。如何在保护未成年人不受网络暴力影响的同时,又让他们充分享受网络的益处,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抓好未成年人教育,树立正确的网络行为观。如今,很多未成年人过早地接触网络,又因他们所处的阶段特点,在网络世界中容易成为网络暴力的受害者,同时也容易受不良价值观裹挟,成为网络暴力的施加者。对此,教育部门应利用典型案例、互动游戏等形式开设未成年人网络安全教育、法治教育等相关课程,培养未成年人正确的网络道德观和是非观,让其了解网络暴力的危害以及遭受网络暴力的应对措施。

完善平台监管机制,切断网络暴力传播渠道。网络平台作为信息传播的主要渠道,对于网络暴力事件的传播起到了关键作用,若能够及时切断传播渠道,网暴事件传播导致的影响会大幅降低。因此,网络平台应建立健全用户实名制度,确保用户信息真实,减少虚假信息和不良行为发生。同时,还要加强对内容和评论的审核,及时清除违法有害信息,对存在网络暴力行为的用户进行封禁和处理。此外,我们还可以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提升平台识别和追溯网络暴力行为的能力,对网络暴力行为进行及时监测和预警,切断其传播渠道。

加强惩治力度,严厉打击网络暴力行为。许多人在遭受网络暴力后,面临最大的问题就是,取证追责困难以及网络暴力行为的认定和处罚标准较模糊。应加快制定完善与网络暴力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网络暴力行为的界定和判定标准,以及相应的惩罚力度。同时,执法部门应采取精准有力的打击措施,对“开盒挂人”背后的操纵者、倒卖私人信息的不法分子严肃追责、依法严惩,起到“惩治一次、震慑一片”的效果

去戾气扬正气,营造清朗网络环境人人有责。向网络暴力说“不”,守护“少年的你”,助力未成年人茁壮成长,需社会同心,你我同行。

(作者单位:陵城区临齐街道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编辑|黄晓龙
审核|胥爱珍  终审|尹滨

(作者:德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