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水观澜 | “好戏”连台,留住乡愁留住根


孙世强

山东省启动“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村村有好戏”活动以来,德州各地迅速行动,各具特色的乡村文化好戏连台上演,活化了乡村记忆,留住了乡愁乡情,也唱出了文化振兴之曲。

“好戏”是乡村的“历史记忆”。民间艺术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好戏”的时代内涵,是充分发挥其品牌增值效应,让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展现新魅力和新风采。它不仅关乎人们丰富的业余文化生活,也代表乡村的“历史记忆”。古典音乐、地方戏曲等“好戏”,让人一眼看出一座城市的文化特色和历史风貌,承载着民间的历史沧桑和文化记忆。比如,临邑的“一勾勾”、宁津的蟋蟀罐等,就赓续了当地的风俗人情和历史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

“好戏”是乡村的“乡愁乡情”。关注乡村文明、乡村文化的“好戏”,具有很强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是不断筑牢文化自信自强的思想根基。在德州,将历史、文化、自然景观等元素相结合的这类“好戏”不胜枚举:德州金丝彩贴“特色工坊”让非遗绽放新活力;临邑县的幸福“村晚”大联欢文化惠民演出,用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曲打造本土特色文艺节目,搭建了展示农民精神风貌的平台,既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也促进了群众之间的情感交流,唤起人们对家乡的热爱,增强人们对乡村文化的认同感。

“好戏”,是乡村的“精神传承”。聚焦人民群众对高品质生活的需要的“好戏”,既让人们更加舒心地享受幸福生活,又凝聚“精气神”、弘扬“真善美”、传递“正能量”,传承的是乡村独有的精神力量。很多“好戏”和优秀乡村文化相结合,弘扬传承好守望相助、以和为贵、讲信修睦、亲仁善邻、吃苦耐劳等精神品格,对凝聚人心、教化群众、淳化民风具有重要作用。眼下,德州乡村不断上演的文化“好戏”,正转化为推动发展的现实力量,让美德的阳光洒满人间、文明的清风吹拂大地,点燃了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作者单位:临邑县民政局)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编辑|胥爱珍

审核|胥爱珍 终审|尹滨

(作者:德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