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水观澜 | 粮食生产“二十连丰”里的德州担当


李鑫庆

“坚决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着力发展特色产业,抓好示范片区建设,增加农民收入。”在日前召开的中共德州市委十六届五次全体会议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上,德州提出增创十个新优势,“在乡村全面振兴上增创新优势”便是其中之一。

截至2023年,我国粮食生产实现“二十连丰”。德州作为粮食生产大市,近年来取得的成绩令人瞩目:据统计,全国每100斤粮食中,有1斤多产自德州。数字背后,是德州在“吨半粮”创建过程中的一系列举措和成果的体现。

粮丰满仓,粮食生产再攀高峰。德州已成为全国粮食生产的一张靓丽名片:全国粮食总产量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其中,150亿斤以上来自德州;德州已有102万亩核心区地块达到“吨半粮”创建目标,这些都彰显了德州在粮食生产上的硕果累累。成绩的取得,是多年来坚持党政领导班子成员职责清单、建立“书记抓粮”、党政同责工作机制的直接结果。市、县、乡、村四级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亲自领抓大面积粮田,形成了从上至下的粮食生产责任链条。通过明晰的工作机制和责任追究,确保了粮食生产环节的每个细节都达到最优化,为粮食安全构筑了坚固防线。

科技兴农,保障产能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是提高粮食生产的关键,也是德州粮食生产的核心驱动力。种子是农业生产的“芯片”:德州实现了“吨半粮”创建核心区良种100%全覆盖,创建了陵城区、宁津县两个国家级制种大县(区),每年繁育良种超40万亩,收储良种超1.5亿公斤。耕地是农业生产的基础:德州不遗余力地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2023年入选首批全国整地市级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试点,计划5年内新建高标准农田100万亩以上,改造提升500万亩以上。此外,现代水网的建设、全程机械化的推广等措施,降低了粮食生产过程中的损失,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确保每一粒种子都能发挥出最大潜力。从种到收,围绕粮食高产,德州举措可谓面面俱到,这也是粮食单产稳步提升的秘诀所在。

绿色发展,生态生产共促振兴。在推动粮食生产的同时,德州不忘生态保护,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如推动绿色种养循环农业,推进“两减一增”行动,促进农业生态和生产效益的协同增长;推广有机肥替代化肥,建设畜禽粪便堆肥还田,普及秸秆还田技术,既提高了土地肥力,还促进了农业生产方式的绿色转型。德州还以项目为支撑,打造了3个粮油绿色高产高效行动示范县,推广高产技术,形成了广泛的示范效应。这不仅满足了市场对高品质农产品的需求,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力。一项项举措的实施,让德州成为了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培育了区域公用品牌,构建了绿色、高效、可持续的农业生产体系,实现了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的双重目标。

成绩属于过去,未来更要奋进。新的一年,德州唯有铆足干劲,提升“吨半粮”创建水平,才能展现出粮食高质高产的更大作为,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现代化贡献更多德州力量。

(作者单位:夏津县文旅局)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编辑|黄晓龙
审核|胥爱珍  终审|尹滨

(作者:德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