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水观澜 | 以旅兴农 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王有超

随着2024春节山东(德州)乡村文化旅游节的开启,德州各县市区在举行丰富多彩活动的基础上,推出了特色旅游线路,依托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人文风貌,吸引游客认识德州、来德州过大年。

生态环境是实施乡村旅游的基础。生态环境建设与乡村旅游之间存在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关系,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乡村旅游持续发展的必备条件。围绕美丽乡村建设,德州下大气力并取得明显成效,如全市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2万余公里,密度达195.9公里/百平方公里,总里程和密度均居全省前列;累计完成农村户厕规范提升48万户;中心城区、齐河县、宁津县已实现生活垃圾分类设施全覆盖;2020-2022年连续三年在省对市“美丽庭院”考核中荣获满分。这些工作既提升了农村人居环境质量,又为发展乡村旅游奠定了基础,解除了后顾之忧。

用好本土资源是乡村旅游“火”起来的关键。乡村旅游不仅是一种休闲娱乐的新方式,更是农民致富增收的新途径。在德州,许多特色文旅小镇、精品旅游乡村发挥区位优势,整合本土要素,完善基础设施,推动乡村旅游“火”起来,让更多农村群众增加收入,提高群众的生活幸福指数。比如,齐河县马集镇凭借沿黄区位优势,规划建设“黄河渔业乡村旅游产业区”,通过休闲垂钓等多种项目实现收益,以乡村旅游的发展为村民铺就“增收路”,敲开“致富门”,让更多群众共享发展红利。这恰恰说明,各地应用好生态环境优势,推出红色游、生态游、乡村游、研学游、康养游等特色活动,真正实现生态环境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挖掘文化为乡村旅游注入精神力量。美丽的生态风景是“外在美”,浓厚的人文底蕴是“内在美”,乡村旅游的长足发展需“内外兼修”。秉持“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的发展理念,德州深挖本土文化和乡村民俗,彰显“一村一景”“一村一韵”的原生态乡土特点,“两河文化”、红色文化、乐陵的“枣文化”、夏津的“桑文化”、宁津的“蟋蟀文化”……都伴随乡村旅游的发展绽放出灿烂的光芒。一系列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让游客感知民俗风情的同时,促进了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精神力量。

乡村旅游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但在实际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照搬照抄、生搬硬套的情况,唯有用好用活生态资源和文化资源,释放乡村旅游活力,才能在诗与远方中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作者单位:齐河县改革发展研究中心)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编辑|黄晓龙
审核|胥爱珍  终审|尹滨

(作者:德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