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兆韬
今年,德州市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落实就业优先政策,提升教育发展质量,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增强社会保障能力,丰富群众文体生活,办好21件民生实事,持续精准保障改善民生。这充分体现了党委政府对民生工作的重视,要用民生“温度”烘托幸福“质感”,让群众过上更好的日子。
政策加码、平台支持,就业让“质感”成色更足。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要突出就业优先导向,加强财税、金融等政策对稳就业的支持,加大促就业专项政策力度,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德州市出台了积极的就业政策,搭建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开展了寒假“高校学子看家乡”系列活动、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活动、零工招聘季活动等,通过强化援企稳岗政策支持,动态收集用工需求,密集开展招聘对接,扎实推动稳定就业。实践证明,全力做好稳就业工作,确保就业局势持续稳定向好,为现代化强市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搭建了强力的人才支撑平台。
优化升级、共建共享,项目让“质感”更可持续。民生项目一头连着政府,一头连着群众,是政府回应群众诉求的关键举措,直接影响着群众的满意度。德州持续聚焦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急需解决的问题,始终在民生项目实施上走在前、作表率。去年德州新改扩建中小学校、幼儿园53所,新增学位3.65万个,今年民生实事更是由18项增至21项,涵盖教育、卫生、基础设施等多个方面,覆盖面更广、力度更大、针对性更强。这充分彰显了市委市政府以民生项目赢得群众满意的信心和决心。
扶弱助困、守牢底线,保障让“质感”温情更浓。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事关生活困难群众的衣食冷暖,做好民生帮扶工作,实现“弱有所扶”,是党和政府的庄严承诺。要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近年来,德州新建了136处“365暖留中心”正面向留守儿童、妇女、老年人提供关爱服务,2639名孤困儿童收到基本生活保障金5276万元,在省内率先实现异地住院、门诊统筹、门诊慢病医保联网结算镇街全覆盖。德州千方百计“兜”住最困难群体,“保”住最基本生活,把温暖送到困难群众心坎上,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高质量发展的红利。
(作者单位:禹城市委组织部)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编辑|张明昭
审核|胥爱珍 终审|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