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用心书写文化“两创”新答卷


王有超

“深入推进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提高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服务水平”“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文化”是一个高频词。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们积极建言献策,提出了许多与文化相关的提案,受到持续关注。

文化兴则国家兴,文化强则民族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离不开文化的自信自强、繁荣兴盛。近年来,德州深耕人文沃土,聚力守正创新,大力推进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用心书写了文化“两创”新答卷。

挖掘历史文脉,激活文化“两创”原动力。德州历史悠久、文化丰富,既是龙山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也是齐鲁文化、燕赵文化的交汇之地。黄河、大运河在这里“牵手”,后羿射日、嫦娥奔月在这里流传千年,晏婴、董仲舒在这里留下足迹,苏禄王墓、禹王亭遗址在这里见证传奇。悠长的文脉是连接德州前世与今生的纽带,是挖掘文化基因密码的桥梁。在文化“两创”的跑道上,德州争当延续历史、传承文脉的“排头兵”。黄河文化、运河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秉承璀璨的特色地域文化,从源远流长的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寻找力量,让“老历史”讲好“新故事”,为文化“两创”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强大动能。

创新发展模式,打造文化“两创”强引擎。继承优秀传统文化不等于一成不变,相反,只有勇于创新,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的智慧和宝藏才能永远熠熠闪光。德州与时俱进、求新求变,主动拥抱新技术,通过数字化创新,赋予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突出个性化的文化特质与人文精神。依托大数据支撑、网络化共享、智能化协作,新颖的表现形式让传统文化贴近现实生活,德州的文化印记被越来越多的人感知、热爱。比如,虚拟现实技术与德州黑陶文化的结合,做到古老与现代辉映、传统与创新并存,为黑陶文化的展示推广和传承弘扬提供新的途径、注入时代特色。

文旅有机融合,把握文化“两创”新机遇。优秀传统文化要想拥有勃勃生机与无限活力,不能闭门造车、故步自封,必须不断吸纳融合新的元素,通过交流互鉴拓展发展空间。德州以年轻态的视角、市场化的眼光,推动文化和旅游各领域优势互补、协同并进。乘着文旅融合的东风,剪纸、木雕、虎头鞋等非遗好品进景区、进商超,让“老手艺”焕发新活力,成为展示德州文化的“窗口”。“黄河大集”上,形形色色的商品、精彩绝伦的演出传递着德州深厚的文化积淀,俘获一批又一批年轻人的心。以文促旅,以旅兴文,将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让游客在休闲旅游中享受到文化之美和精神之悦,让文化“活”起来的同时也“火”起来。

汲古润今,守正创新。放眼未来,围绕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底蕴厚重的德州将以更开阔的视野、更扎实的步履书写更亮眼的“德州答卷”。

(作者单位:齐河县改革发展研究中心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编辑|胥爱珍

审核|胥爱珍 终审|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