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水观澜 | 以乡风文明打造乡村振兴之魂


□相子瑞

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乡村振兴之“魂”。乡风文明建设不仅关系到农村的精神风貌和农民的文化生活水平,‌也是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内容。‌

移风易俗,是文明乡风的“精神基础”。推进移风易俗,是群众最为关心的现实问题。通过大力开展移风易俗主题活动,不断提升群众素质,传播文明理念,让群众在“德”的感召和“法”的约束下,自发成为移风易俗的传播者、实践者、引领者。各地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特别是党员干部的示范带头作用,大力倡导崇尚节俭、婚事新办、大事小办、小事不办的价值观。各村也要不断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健全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会等组织,常态化推进移风易俗。

崇德向善,是乡风文明的“幸福密码”。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也是道德的孵化器。各地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不断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打好主动仗、唱好正气歌、凝聚正能量。如,德州聚焦群众需求,统筹推进一县一品牌、乡镇多亮点、村庄有色彩,先后涌现出“大义齐河”“义满陵城”“小城大爱”等25个乡村道德品牌。各级各部门可以通过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等方式,营造争创先进模范氛围,以一带百、以点带面,让广大群众争做崇高道德的践行者、文明风尚的维护者。同时,大力弘扬正能量,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人们心中扎根,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文明有礼的社会风尚。

志愿服务,是乡风文明的“无形力量”。志愿者是乡村传统美德的传承者,是引领乡风文明建设的重要生力军。各级各部门要统筹资源力量、创新服务模式、健全体制机制,扎实推动志愿服务引领乡风文明、助推文化振兴;要坚持把激励机制、政策保障摆在最前面,扎实推动志愿服务常态长效、赋能乡村振兴。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出台《志愿者嘉许礼遇办法》,设立志愿服务关爱基金,推出政治礼遇、信用支持等激励举措,全方位树立“好人好报、德者有得”的鲜明导向;加大力度,推进志愿服务管理专业化、规范化、制度化,优化参与志愿服务的平台渠道,实现志愿服务项目化、常态化、精准化。

“风俗者,天下之大事,求治之道,莫先于正风俗。”乡风文明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的灵魂所在。我们要通过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等方式,让文明之花遍开希望的田野,让乡村文明焕发新气象,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作者单位:平原县委宣传部)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编辑|曹清
审核|胥爱珍 终审|尹滨

(作者:​德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