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文杰
新质生产力作为经济新常态中出现的生产力新质态,以科技创新为重要内核,以高质量发展为价值旨归,与乡村发展具有高度契合性,给乡村振兴注入了“新”与“质”相融合的核心动力,为乡村振兴擘画出崭新的发展图景。
激发乡村科技创新驱动,推动乡村产业迭代升级。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根基,产业发展是激活乡村活力的核心引擎。新质生产力以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延伸乡村产业链,显著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和产业附加值,为构建农业现代化产业体系注入了强劲动力。近年来,德州市充分发挥科技创新驱动,推动农业全产业链发展,打造中国(德州)农业食品创新产业园,搭建数字供应链平台,实现数字采集和数字管理,形成食品产业集群;引导新质农业生产者重视品牌建设,构建德州市“1+11+N”的品牌发展格局,有效促进农村三产融合发展和乡村传统产业的迭代升级。
构建乡村绿色生态体系,提升乡村资源利用效率。生态振兴是推动乡村振兴的有力支撑,新质生产力是一种绿色生产力,是适应乡村生态发展的必然选择。在追求质与效均衡发展的道路上,德州市以绿色生产力为引领,积极创建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通过科技创新的赋能,深入实施“四减四增”行动,有效整合生产资源、优化成本结构、降低资源损耗,形成高效、循环、低碳的农业绿色生态体系。我们应继续积极发展新质生产力,以绿色生态助力农民美好生活,共同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乡村。
加强乡村新质人才培育,夯实乡村人才队伍根基。强化乡村人才队伍的培育与技能提升是实现以“新”促新,以“智”提质的重要基础。乡村振兴,核心在于人的转变,将农民角色从传统的单一耕作者转变为融合现代科技知识、具备创新思维能力的现代新质农业生产者。德州市利用职业院校的教育资源,创新性地开设针对新型职业农民的经营管理培训班,包括课堂讲授、模拟训练以及技术经验交流等环节,为农民提供一个全方位、深层次的学习平台。各级各部门应积极完善乡村人才协调创新机制,落实返乡人才支撑政策,因地制宜确定乡村人才培养模式和方案,构建乡村人才“蓄水池”,为德州市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持续不断、富有活力的新质人才支撑。
(作者单位:陵城区滋镇人民政府)
德州日报新媒体车出品
编辑|尹晓燕
审核|冯光华 终审|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