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水观澜 | 当“家”与“国”撞个满怀,我们这样告白


□胥爱珍


再过几天,我们将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

国家的生日,人民的节日。每逢此时,炽热而深沉的家国情怀,总会穿越历史的时空,激荡在每个中华儿女的心里。在儒家文化发源地的齐鲁大地上,这种情感尤其浓烈。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中国人重视家、忠于国,家国情怀自古便流淌在我们的血液里。

什么是家?什么是国?

在古代汉字甲骨文和金文中,“家”字形态多样,大多包含“宀”(房屋)和“豕”(猪)两部分,表示房屋内养猪的地方,这一字形反映了古代社会人们对家的基本认知——一个提供庇护和稳定生活的空间。随着时间推移,字形逐渐简化,但“宀”作为房屋的象征始终得以保留,体现了家作为居住场所的核心意义。

“国”字的早期文字形态并不统一,多包含“或”(表示疆域、领地)和“戈”(武器)等元素,反映了古代国家与军事力量的紧密联系。随着历史的发展,“国”字逐渐定型为现在的形态,其字形中虽不再直接显示武器元素,但“或”字作为疆域的象征依然保留,体现了国家作为一定地域内政治、经济、文化等活动的中心地位。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家”不仅是物质生活的依托,更是精神情感的寄托,承载着亲情、责任、传承等多重含义,是构成社会的基本单元。而“国”,则是民族精神的象征,是人民共同生活的家园,承载着国家的尊严、荣誉和利益,是每一个公民都应该热爱和守护的。

无论是古代先贤的忧国忧民,还是民族英雄的保家卫国,或是平凡人的爱国报国,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实践中形成的家国情怀,体现了人们对家庭、国家和民族的深厚感情和归属感,不仅是个人与家庭、国家之间情感联系的纽带,更是激励人们为家庭和睦、国家繁荣和民族复兴而努力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在家尽孝、为国尽忠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深深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的家国情怀,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齐鲁大地上儒家文化的鲜明底色。

源起于周代的儒家文化,在形成之初就具备了家国同构的思想基础。儒家思想认为,家庭是国家的缩影,国家是家庭的延伸,其典型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价值追求,体现了个人、家庭与国家之间的紧密联系。

在齐鲁文化中,从孔子的仁爱观到孟子的民本思想,家国情怀不仅是对家庭和国家的简单认同与关怀,更是一种超越个人利益的共同体意识。从古至今,齐鲁大地上的无数仁人志士都以此为动力源泉,为国家的独立、民族的复兴和人民的幸福而英勇奋斗。

历史的长河中,涌现出了许多具有家国情怀的齐鲁人物:管仲、晏婴等政治家致力于国家的治理和民众的福祉;颜真卿、戚继光等民族英雄以身许国、保家卫国;现代山东人民在抗战时期英勇抗敌、舍身报国;当今社会,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危险,也不乏有齐鲁儿女挺身而出、伸出援手,用行动证明了山东人“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美德和家国情怀。

家,是温暖的港湾,是每个人心中最柔软的部分,是我们成长和休憩的地方。国庆佳节将至,无论我们身处何方,心中那份对家的思念与牵挂总是格外强烈。而国,则是我们每个人命运相连的广阔天地,它孕育了我们的文化,塑造了我们的精神,为我们提供了发展的舞台和机遇。

在国庆节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回顾历史,展望未来,更加感受到国家对于我们的重要性。只有国家繁荣昌盛,社会才能和谐稳定,每个家庭才能幸福安康。

国庆佳节,当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我们应该缅怀那些为国家独立、民族解放而英勇奋斗的革命先烈,是他们的牺牲和奉献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更应该珍惜当下的和平与稳定,将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坚定的信念转化为实际行动,积极参与到国家建设中去,书写新时代的家国情怀新篇章。

(作者单位:德州日报社)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编辑|曹清
审核|胥爱珍 终审|尹滨

(作者:​德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