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水观澜 | 德州土特产何以出圈“潮起来”?


□张建华

滋滋喷香的德州扒鸡、核小色美的乐陵小枣、肉质鲜嫩的保店驴肉……一个个各具特色的德州土特产,或借电商平台飞向世界各地,或以科技力量推动产业升级,或凭特色文创助力乡村振兴,正在出圈“潮起来”,“金招牌”成为了实实在在的“金效益”。

土特产“沾”着泥土芬芳,是独特乡土资源孕育出的具有浓厚乡土气息的产品,也是一个地方独树一帜的特质。乡村要振兴,农民要富裕,发展特色产业是重要支撑。

如何让“土特产”成为带动农民增收的“摇钱树”、促进乡村全面振兴的“聚宝盆”?

德州是山东省的重要工业基地和农业大市,有广阔的土地和丰厚的资源,同时,作为山东省唯一列入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的城市,德州被赋予“一区四基地”功能定位,更是让其在“土特产”产业上,有着得天独厚优势。因此,深挖掘、出精品、育新品,推动土特产产业“走在前”,是应有之义。

号准“脉”,深挖“土”资源。“土”讲的是基于一方水土。“土”深植农耕文化,做活“土”文章,就要留住“泥土味”,突出“泥土香”。比如,夏津黄河故道的独特水土条件及气候,培育了“独一无二”的古桑树,是优质生态桑黄菌种库,这里的椹果粒满、肉厚、汁鲜,为椹中之上品。德州西瓜则具有1000多年的种植历史,以个大皮薄、多汁沙瓤、果肉细嫩、甘美爽口闻名全国。这些土特产,接地气、带露珠,沉淀着乡村的朴实、百姓的淳朴,打通了“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转换路径。因此,在“土”字上谋出路,向“土”字要效益,依托原产地优势,探索更多更好的地区生态、休闲、康养等多元价值的有效实现形式,就大有可为。

开对“方”,培好“特”优势。“特”讲的是突出地域特色。要“跳出本地看本地”,既发展“土”,又精工“特”,采取差异化竞争,宜粮则粮、宜牧则牧、宜渔则渔。要培优“特”产品,放大“特”优势,实现“特”而不同,将优秀文化和精神遗产融入其里,做好特色资源在地化呈现,为土特产“塑形铸魂”,推动土特产不断吸粉、圈粉,火速“出圈”。比如,武城辣椒有着600多年的种植历史,辣椒素和维C含量居全国辣制品之冠,武城辣椒城被命名为“中国辣椒第一城”,这得益于武城以“特”制胜,使产品突出地域特点和当地风情,才让武城辣椒“买全国、卖全国、连国外”。德州要不断在“特”字上下功夫,深耕“差异化”“特色化”产业,塑造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特色品牌,让特而优、特而美、特而强的土特产成为县域经济的“金招牌”、农民增收的“金饭碗”。

下好“药”,延伸“产”链条。“产”讲的是育强产业集群。如何让隐藏款“土山货”变为流行款“时髦货”,让土特产成为新农人“金饭碗”?打响品牌,就是提升“产”效益的“妙药”。比如,德州扒鸡作为中华老字号,通过品牌带动,助力农民增收,带动了饲料加工、运输等上下游产业快速发展。乐陵小枣荣登2023中国果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榜,作为金丝小枣原产地,乐陵以枣为媒、点“枣”成金,积极培育枣加工企业,延伸红枣产业链条,年产值35.2亿元。因此,精心塑品牌,将“特”优势培为“产”招牌,才能夯实“产”的底色。德州要不断在品牌培育上发力,在产业链条上聚力,提升农产品价值链,将过去“原汁原味”的土特产,打造成链条更完整、业态更丰富的“多汁多味”的土特产;要积极推动单一发展第一产业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转变,加快建设富有特色、规模适中、带动力强的特色产业集聚区,从“小而散”向“大而强”转变,助推“美丽乡村”向“美丽经济”精彩蝶变。

(作者单位:德城区委政法委)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编辑|李榕
审核|胥爱珍 终审|尹滨

(作者:​德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