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水观澜 | 让更多农村电商“耕耘”在希望的田野上


□张兆坤

日前,德州夏津后赵庄村的“三个老男孩”因为推销当地的红薯火起来,他们“老当益壮”“朴实又接地气”的直播风格吸引了不少网友,不到半年全网有了50万粉丝,卖出了近600万斤红薯。

农村电商以“数字之力”打通了农产品销售的“最后一公里”,让农民在电商发展中闯出致富新天地,日益成为助推“三农”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强大引擎。

农特产品要从产地走出去,实现持续化的兴农富农,离不开健全完善的农村电商生态体系。发展农村电商,不等于把农产品“搬”到网上,更重要的是带动农产品标准化生产,赋能产业升级。因此,要挖掘有地域特色的产品,明确主导产业及发展方向,打响区域公共品牌。同时,推动主导产业插上“数字翅膀”,并促进主导产业与文旅、研学等多业态协同发展,提升产品的市场价值和产业链价值。要建立健全适应农产品网络销售的供应链体系、运营体系和支撑保障体系,加强农村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产品物流体系建设,提升冷链保鲜技术,搭建起“工业品下乡”与“农产品出村进城”双向流通渠道,解决好“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无论消费场景和销售方式如何变化,诚实守信、童叟无欺都是获得市场认可、生意长久不衰的法宝。与线下交易不同,网络消费者无法第一时间接触商品实物,买卖交易的达成完全建立在消费者对主播讲解、平台图片、商品评价的信任之上,电商平台及商家应加倍珍惜消费者的信任,以提供质优价廉的产品、周到细致的服务作为经营之本,切实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电商兴农,人才是关键。农村电商已成为创业就业的大舞台,要持续优化对农村电商人才的培养与引进,打造专业的电商人才队伍。可以通过与大中专院校、企业建立战略合作,设立实训基地,提供分阶段、分层次、分群体的“专业化”“进阶式”“个性化”技能辅导,强化培训与就业相衔接,举办创新创业比赛等形式发现电商人才,并加大跟进培养力度,使之成为素质更高、能力更强的农村电商带头人。此外,要积极引入外部师资支持,邀请专业电商人才经常性地到乡村指导和教学,制定、出台可行性强的激励政策,给予电商创业人员以税收优惠、财政补贴、医疗、教育等多方面的支持,以优质的环境吸引人才并留下人才。

在希望的田野上需要成群的“拓荒牛”,愿越来越多的人从事农村电商,播撒汗水,收获希望。

(作者单位:宁津县融媒体中心)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编辑|张明昭
审核|胥爱珍 终审|尹滨

(作者:​德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