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打通阳光治理“最后一米”
□潘昶旭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积极探索治理融合,提升便民服务水平,打通阳光治理“最后一米”已成为解决新形势下基层治理问题的有效途径。今年以来,临邑镇充分发挥党组织号召力、党员示范力、群众参与力,走出乡村自治、共治、善治新路子,不断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安全感、获得感。
打造党建共同体,区域联动聚合力。临邑镇依托行政建制和党群服务中心建设,结合地缘和产业特点划分9个党建共同体,打造包括1名共同体联合党委书记、N名共同体委员、X名共同体成员及储备干部岗在内的“1+N+X”党建共同体联合党委组织架构,分工负责,大事共议,难事共商,凝聚力和战斗力明显增强,为阳光治理夯实组织基础。紧扣党建引领和服务党群两个根本点,在党建共同体中心村设立党群服务中心,建立共同体公开栏、便民服务信息栏和共同体党建文化长廊,清理整合村级制度牌子,实行一周一工作例会、一月一“群雁”参事会、一季度一阳光报告会、轮流坐班值守的“三会一班”工作制度,推进管区干部和服务事项下沉,实现乡村治理功能聚合、资源整合、力量融合。
开展阳光报告会,群众参与添动能。严格遵循“一述、两问、三定、四评”的工作流程,开展“三务三资”阳光报告会,掀起村级阳光治理新篇章,实现了“干部承诺、群众问询、大家评议、党委考核、督促整改”的良性互动,让“小微权力”运行“晒”在阳光下。阳光报告会以党建共同体为单位开展,探索推行阳光专员制度,按照“群众报名、党员推荐”等方式,成立一支包括1名党支部书记、1名纪检委员和3至5名阳光成员的阳光专员工作队,充分发挥近距离、全天候的“探头”优势,与群众零距离、面对面收集核实问题线索。阳光专员实行季度轮换制,在当季度“阳光报告会”汇报问题事项的同时,公布下季度阳光专员名单,全方位畅通群众参与村级治理渠道,让广大群众成为共建的主力军、共治的智囊团,推动乡村治理成为党支部引领指导、群众广泛参与的生动实践。
挂牌纪检监察站,权力监督再升级。今年6月,临邑镇朱家胡同村纪检监察工作站挂牌成立,成为“阳光报告会”后又一项深化村级治理“阳光工程”的重要举措。作为村集体“三资”管理提级监督省级试点村,朱家胡同村进一步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通过“一”网收集问题线索,开好村“两委”班子讨论会和主题党日“两”个会议,组织县、乡、村“三”级联动接访,实施建台账、划类别、跟踪抓、成制度“四”步行动的“1234”工作方法,加强对村集体“三资”监督,发挥村级纪检委员身处基层一线的监督优势,提高村级事务监督质效和基层治理能力。11月2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布《纪检监察站里的“民生情”》小视频,以临邑镇村级纪检监察站为例,对临邑县工作经验进行宣传介绍。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编辑|曹清
审核|冯光华 终审|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