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渡口镇鑫齐家庭农场探索推广果蔬间作—— 桃林种大蒜每亩增收近万元

△鑫齐家庭农场负责人付学民(右)与工人一起收蒜薹

□通讯员侯晓雅报道

本报讯 眼下正是蒜薹收获的季节,在义渡口镇孙油坊村的鑫齐家庭农场,绿油油的蒜薹长势喜人,毛茸茸的桃子清新可爱。桃林边,摆放着农户刚收割的新鲜蒜薹,微风吹过,蒜香四溢。

桃树下面种大蒜,是收益比较高的种植模式。“大蒜能抗害虫和真菌,能阻止缩叶病对桃树叶片和果实的危害;桃树根系比较浅,不会与大蒜的根系竞争。”农场负责人付学民边采收边介绍。作为镇上的农业带头人,他潜心琢磨技术,带动村民致富。

2016年,鑫齐家庭农场开始种植桃树,面积60余亩,主要种植油桃、毛桃、蟠桃等13个品种。为了增收,付学民不断尝试,桃树下面种过蒲公英、灰菜、荠菜等。经过多方比较,2022年,最终选择了林间套种大蒜的模式,实现了“一地两用”。“为了方便机械进出,我们选择隔行种大蒜,种了30多亩。蒜薹每亩能收300公斤左右,除去各项成本,每公斤有将近3元的纯利润。大蒜每亩可收1750公斤,每公斤市场价大约7元钱,每亩纯收入8000元左右。蒜薹和大蒜算下来,每亩合计增收近万元。 ”谈及种植成果,付学民滔滔不绝。他说,销路也不用担心,线上和线下的订单都有。在镇政府的介绍下,线下以订单式销售的方式对接合作商家,线上有电商平台拓展销路,可谓供不应求。

农场管理需要投入大量人工,除了除草、打药、修枝、疏花疏果外,丰收采摘高峰期单日用工达30人。“我们都是附近的村民,在农场干活一天能有100元的收入,可知足了。 ”孙油坊村民王成坡高兴地说。仅这一个农场,每年就能带动附近打工的群众户均增收5000多元。

像这样的家庭农场全镇有近百个。近年来,义渡口镇在发展特色农业上持续做文章、下功夫,充分发挥农业带头人的作用,因地制宜、因村施策,为乡村振兴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也让农民的腰包越来越鼓。“全镇将以乡村振兴示范片区为中心,持续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加快打造电商平台,不断拓宽群众增收渠道,真正实现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目标。”义渡口镇党委书记孙丽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