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集乡高端装备制造、化工环保材料产业聚集园区
□通讯员李雅雪报道
本报讯 近年来,于集乡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多措并举吸引各类人才聚集乡村舞台,坚持以产聚才、以才兴产、优化服务,形成人才赋能特色产业、特色产业成就人才的良性互动,为推动全乡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打牢产业发展基础,筑巢引凤搭平台。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于集乡坚持搭台聚才推动产才深度融合。搭建创业平台引才。依托“雁归兴德·智汇陵城”行动,建立在外人才定期联络机制,开设“在外人才专线”,与在外人才沟通400余次;搭建在外人才沟通交流平台,依托微信群等发布在外人才返乡号召,抢抓节假日契机开展座谈会、乡村振兴推介会等活动7场,动态摸排在外能人252名,选聘“荣誉书记”38人、“发展顾问”62人,吸引返乡创业32名。转型升级提质引才。立足“新型工业集聚区”的发展定位,聚焦高端装备制造、化工环保材料等主导产业,重点重抓北京首阀项目、德立科技锯片项目、约克维尔智能科技项目等重点项目,投资建设可服务企业职工、群众近15000人的工业园区党群服务中心及人才公寓,建成后可提供就业岗位200余个,不断加强要素保障,形成高端制造项目和高层次人才的载体矩阵。
拓宽柔性引才渠道,人才助力兴产业。人才是推动产业转型的基础,于集乡坚持多面用才,着力形成“人才紧跟产业走,产业依靠人才兴”的互融互促局面。柔性引才助力产业发展。依托我区人才引进政策,山东鲁润畜产品有限公司柔性引进中国农科院司丙文、刁其玉博士,山东农科院成海建博士,通过联合攻关、技术帮扶等手段就新型饲料研发进行深度合作,并推动鲁润与北京市西城区牛街清真食品商行达成合作,成功在北京市牛街清真市场开设直营店1家。能人返乡推动强村共富。借助“荣誉书记”“发展顾问”自身资源,引导优秀人才与乡村产业进行“专业对口”帮扶,引进线束加工、木雕加工等项目3个,打造“共富”工坊6处,采取开展公益服务、创新创业思想和技术培训等手段,带动周边群众就业213人,人均月增收2000元,带动村集体增收25.5万元,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新动能。
优化配套服务保障,厚植沃土留人才。环境好,则人才聚、事业兴,于集乡坚持“服务出生产力、服务出竞争力”的理念,提升引才聚才软实力。精准施策聚才留才。建立“1+5+N”镇、村联动人才回引模式,成立以党委副书记为站长的“归雁回引”工作站,5个联合体、30个行政村定期与在外人才联系,为意向返乡人员提供政策咨询、创业扶持等“一站式”服务;健全人才培育体系,依托共富产业园建立可容纳11名学徒培训的线束加工、电感线圈加工“共富工坊”孵化点,每月可培养成手33名。贴心服务优化环境。坚持“党建引领、服务经济、注重实用”的服务理念,依托乡企业服务中心,建立“前期对接—合作洽谈—实地调研—跟踪记录”人才返乡创业机制,推出“定制式、点单式”服务,开设行政审批服务窗口,为创新创业人员提供项目推荐、场地选定、工商登记等“一条龙”服务,为人才项目落地提供全方位、全流程、全要素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