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公司新研发的高强度药芯焊丝,可以抵御-50℃低温,各项性能指标远超行业标准,可广泛应用于海洋工程、钻井作业等。目前,这款产品远销中东、南美洲等国家,年销售量达2000吨,成为公司又一利润增长点。 ”10月17日,在山东聚力焊接材料有限公司展厅,公司常务副总经理乔吉春拿着一捆焊丝自豪地向记者介绍。
山东聚力焊接材料有限公司近年来积极进行创新转型,自主研发的许多新产品都已打开了市场。2017年,公司资产总计达4.8亿元,实现销售收入9亿元,出口创汇5200万元,成为国内前五名的高品质焊接材料生产、出口基地之一。
向普通产品要规模,向特种产品要利润
10月9日,山东大学材料学院教授邹勇再次来到聚力焊接公司,与技术人员共同商讨船舶及海洋工程用激光电弧复合焊接材料研发项目,目前该项目已进入中试阶段,实现小批量生产。
激光电弧复合焊接技术在造船领域并不陌生,这种新型焊接技术具有焊接速度快、自动化程度高、焊接热变形小等优点,在国内外已得到广泛应用。然而,目前国内缺少专用的激光电弧复合焊接专用药芯焊丝,使用传统焊条存在焊接效率低、性能差等缺陷。
2017年6月,聚力焊接公司与山东大学材料学院正式合作开发这款新产品。经过1年努力,该产品已完成研发、试验、小试阶段,预计今年年底前可实现量产。该产品投产后,可填补国内市场空白,提供此类产品国际技术标准,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激光电弧复合焊接材料仅是聚力焊接公司提升创新能力、研发特种产品的一个缩影。 1997年,聚力焊接公司在一家30人规模的冷拔丝厂基础上创建。最初,这家企业只能生产实芯焊丝等初级产品。但作为公司董事长的孟波,在创业之初就认识到:只有创新,才是企业做精做强的核心推动力。至2018年,聚力焊接共研发出具有较高附加值的CO2气体保护实芯焊丝、堆焊药芯焊丝等新产品几十种,凭借过硬的产品质量一举打开国际市场。“向普通产品要规模,向特种产品要利润,我们致力于打造‘一站式采购基地’,最大限度丰富产品种类,提高抗风险能力。 ”乔吉春说。目前,该公司拥有主导产品200余种,其中特种产品多达80余种。
市场倒逼创新,创新赢得市场
10月9日,在聚力焊接技术研发中心,一捆捆特种焊丝摆放整齐,研发人员正对焊丝指标进行严密测试。从外表看,这些焊丝与普通焊丝基本一样。然而,普通焊丝市场价格在每吨7000元左右,特种焊丝价格则高达每吨2万至3万元。“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生命力,只有根据客户要求确定研发方向,才能创造价值。 ”在焊丝行业摸爬滚打几十年的孟波对市场有着自己的判断。
2016年,受经济下行压力和产品同质化影响,聚力焊接感受到了生存压力。面对困境,公司迅速与国内外客户对接,由对方提出生产标准和要求,通过客户反馈,倒逼公司提高生产工艺和技术水平,加快研发新产品,抢占国内外市场份额。当年,该公司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0%,外贸出口同比增加30%。
为紧跟市场步伐,聚力焊接不断增加投入,与各类高校、研究院建立合作,并创新奖励机制,对有突出贡献的研发人员进行奖励。该公司建有国家级焊接实验室,相应检测可达到国际互认标准。截至目前,聚力焊接已获国家发明专利11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并有9项科技成果、8种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外引+内培”,打造人才梯队
9月29日,北京工业大学教授栗卓新照例来到聚力焊接协助新技术研发。2012年,公司聘请栗卓新担任技术顾问,从那时开始,栗卓新定期来企业指导技术革新和工艺提升。在他的主导开发下,不锈钢药芯焊丝等新产品相继问世,为企业带来可观利润。栗卓新个人也被我市评为“现代产业首席专家”,被经开区授予“安澜产业领军人才”称号。
在聚力焊接,像栗卓新这样与公司建立长期合作的专家还有很多。公司秉持“人才是推动发展核心引擎”的理念,打造多层人才方阵,与山东大学、北京工业大学等院校开展合作,借助外智推动产品研发。
同时,公司内部注重挖掘技术骨干,建立人才梯队。日前,研发技术中心研发员李志莉和机械动力部研发员崔吉萍获得我市“黄金30条”人才补助。聚力焊接目前有员工900余人,其中技术研发人员就有120人,在同领域企业中占比居前列。近日,聚力焊接与全球顶尖焊接研究机构——乌克兰国家科学院巴顿焊接研究所建立合作关系,标志着聚力焊接科研能力向国际化迈出了重要一步。
记者 董建新 通讯员 赵庆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