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调研行 | 人民日报客户端关注德州农业:既向太空要可能,也向大地要潜能

食为政首,粮安天下。

粮食安全,种业先行。

山东德州乐陵市希森马铃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的展厅,马铃薯品种展示栏很是吸睛。

紫皮紫肉的“希森1号”、淡黄色薯肉的“希森3号”、白色薯肉的“希森5号”、黄色薯肉的“希森6号”、薯皮薯肉均为深紫色的“希森7号”……在这里,马铃薯“家族”不断扩容。

“集团2005年成立,已累计成功培育出33个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希森马铃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梁希森说,千万别小看任何一个新品种,“‘希森6号’曾以单季亩产9.38吨、9.58吨的产量,两度刷新世界纪录”。

今年6月,农业部门专家组对乐陵市马铃薯绿色高效配套栽培技术示范田进行实打测产。经过现场收获、称重、测算,最终确认示范田内“希森6号”马铃薯平均亩产达4791公斤,再次刷新了鲁西北地区马铃薯亩产新纪录,为德州马铃薯种植提供了更多可能。

图为“希森6号”马铃薯 人民日报记者肖伟光 摄

选育一个新品种,难度可不小。2007年,经科技部批准,希森马铃薯产业集团组建运行了我国唯一的国家马铃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该研究中心主任胡博耿介绍,第一步,将父本的花粉授到母本的花柱上,结出浆果;第二步,从浆果里清洗出芝麻粒大小的实生籽,催芽育苗;第三步,移栽幼苗到资源棚,结出微型薯;第四步,把微型薯种到大田里,土豆收获后进行性能评价,“先看外观和表皮光滑度;然后是芽眼的深浅,这会影响是否方便去皮;还要进行口感和维生素、微量元素的营养元素含量等分析”。

图为国家马铃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胡柏耿介绍马铃薯育种过程 人民日报记者李栋 摄

图为马铃薯浆果和从浆果中清洗出来的实生籽 人民日报记者李栋 摄

图为实生籽经过催芽等阶段发出嫩芽 国家马铃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供图

图为马铃薯实生籽培育成的幼苗被移栽到资源棚 国家马铃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供图

图为希森集团工作人员在资源棚收获微型薯 乐陵市委宣传部供图

“性能评价过程一般要连续进行3—4年,如果每年的表现稳定,表明遗传就是稳定的,才可以申请品种登记,然后交给老百姓去种。”胡柏耿说。

持续科研,收获累累硕果。研究中心培育的马铃薯种子不仅被种到了全国多个省市的田地,还“走向”了世界。“在中亚、北非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希森6号’累计推广种植面积已超过3万亩。”胡柏耿告诉记者。

研究中心的种子,还“冲出”了地球。太空高辐射、微重力,尤其适合基因突变育种。2022年12月4日,研究中心2万粒马铃薯实生籽搭乘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奔赴太空。今年1月,这些种子被顺利运回研究中心。“部分种子经过培育,今年5月在乐陵已经长成微型薯。准备明年5月将它们种到内蒙古的大田里,预计明年9月就可以进行评价了。”国家马铃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研人员王珍珍说。

作为贡献全国1/100粮食产量的地域,近年来,德州除了向新品种要产能,还在不断挖掘土地的增产潜力。

“吨半粮”建设,就是其中之一。

每50亩一眼机井、每200亩一网格、每5000亩一支专家队伍、每50000亩一套综合服务站……2022年,齐河县“万亩方田·黄河水乡”示范区小麦亩产693.91公斤、玉米亩产854.42公斤,成功让一亩地年产粮食超1.5吨,引得不少农业行业人士观摩学习。齐河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刘志庆说:“齐河已实现20万亩全国最大面积‘吨半粮’生产能力。”

图为齐河县“万亩方田·黄河水乡”示范区小麦收获场景 齐河县县委宣传部供图

在乐陵,“吨半粮”核心区实现规模化经营全覆盖,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97.55万亩;在禹城,2022年,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高产地块大豆产量达165.1公斤/亩,创全国大豆不同种植模式高产纪录……德州各地,正努力从每一亩土地收获更多。

德州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孙丰勇介绍,2022年,德州120万亩“吨半粮”创建核心区平均亩产1490.1公斤,其中61.8万亩地块平均亩产达1576.3公斤,实现“吨半粮”目标,最高亩产达1870.4公斤,创历史记录。

既向太空要可能,也向大地要潜能。德州农业,未来可期。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编辑|张晓航
审核|张晓航 终审|朱代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