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邑推行“书社”模式 营造全域浓厚书画氛围

“感谢书社各位老师的悉心指导,我才能取得今天的成绩。”8月15日,临邑县青年书法爱好者郭海波对侗一书社社长王玉强说。自2016年参加侗一书社、入选青蓝工程以来,郭海波成长迅速,在国家、省、市展览中逐渐崭露头角。2016年底,郭海波获德州第四届书法篆刻展一等奖,2017年连续入山东省展5次,2018年入展中书协第二届大字展。

在临邑,像郭海波这样的书画爱好者逾千人,日益浓厚的全域书画氛围,让他们在书画的海洋里快意驰骋,收获颇丰。而他们,也成为临邑书画梯队的一员,用自身努力为文化事业发展添砖加瓦。

近年来,临邑县不断放大“中国书法之乡”“中国书画之乡”的品牌优势,以书法人才培养为抓手,探索推行“书社”模式,强存量,提增量,谋变量,构建多元人才梯队,营造全域书画氛围,不断推动全县文化事业繁荣发展。

“我们引导组建侗一、侗行、侗道、侗得、侗心等五个书社,构筑人才领军、常态培育机制,人才梯队活力初显。”临邑县文联主席邓宽林说。

他们定期邀请临邑籍在外书画名家回乡指导交流,放大他们的影响力、引领力。发挥本土8名中书协会员的传帮带作用,启动犁城文艺大讲堂,用好邢侗纪念馆、刘曦林艺术馆的示范教育功能,带动全县书画爱好者研讨业务、潜心创作。推动书画艺术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连续七年举办大型主题书画展,全县的书画氛围日益浓厚。家住瑞恒社区的王彦霓是临邑师范附小的四年级学生,通过3年的习书练字,受益匪浅。“通过书法练习,孩子的专注力明显提高,想象力和思维创造力也明显提升。”谈起孩子学习书法这件事,王彦霓的家长王春涛深有感触。

“各书社按照自愿原则,全县范围内选择推荐会员;每月利用周末集中活动一天,大家一起交流、点评、观摩、切磋;侗行书社每名社员每日微信提交作业,轮值点评,侗道书社签到、作业建档,侗一书社每期开展轮值讲座等。通过抓内涵,提增量,书法创作氛围日趋浓厚。”临邑县书协主席宋风华说。

该县实施“青蓝工程”,探索老中青“传帮带”,实行小班化育人模式,帮助青年书法人才快速成长,壮大书法人才队伍“后备军”。先后组织200余名书法新人参加国家、省、市、县展览,累计在中国书协组织的展览中入展获奖40余人次,省级以上获奖入展400余人次;涌现出中国书协会员、山东省书协会员50余人。

在强存量、提增量的同时,该县还锐意创新,做活变量。坚持规范性和创新性相结合,用书法的魅力陶冶情操,传播正能量,讲好临邑故事;聚焦工业强县、精神文明、乡村振兴、城市建设等重点工作,先后开展文艺惠民活动100余场次,惠及群众5万余人,实现书法创作由小众化到大众热的蝶变。

“我们坚定文化自信,放大比较优势,努力把文化资源转化为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丰厚的文化滋养、强劲的思想动力。”临邑县委书记张旗说。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通讯员|程元金 王燕 编辑|高玉梁
审核|冯光华 终审|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