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报鲜评 | 吹“创新之哨” 提升治理之效

乱停乱放、占道经营等“顽疾”是城市治理的难题,也困扰着群众生活。日前,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实施了“街道‘吹哨’,部门报到”联合执法模式,对这些“顽疾”进行治理,取得了明显成效,值得学习借鉴。

以前,针对占道经营、乱停乱放等情况治理,一般由执法部门开展专项行动,虽能取得短期的效果,但很容易出现回潮反弹。属地街道往往缺少执法权,职能部门又难以时时盯守,执法者和违法者“躲猫猫”,整治往往陷入屡治屡返的怪圈。经开区充分发挥街道在城市基层治理的作用,由街道作为“吹哨人”,集结城管、交警、物业等部门单位,有情况随时治理,打破了过去“看得见的管不了,管得了的看不见”的困局。

治理者的针脚密不密,决定了城市运行的阵脚稳不稳。城市以人为核心,交通堵不堵,下水道通不通,空气质量好不好,背街小巷的灯亮不亮……这些小事关系到市民生活品质与切身利益。只有下一番“绣花”功夫,实施精细管理,城市才会更显温度,更有吸引力。城市治理与服务精细化,都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创新破难题。近日,省委书记刘家义在省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理论座谈会上强调,要围绕制度创新,做好“放创废”三篇文章,鼓励给基层松绑放权,为创新提供空间,让基层成为改革创新的主体。经开区的做法无疑是对上级精神的有力落实。各级各部门应根据工作实际,坚持新发展理念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尽快创新出台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有利于人民群众的举措。

城市在生长,问题也在生长,单靠职能部门大包大揽,难以有效破解,必须学会调动多方力量。经开区运用“街道‘吹哨’、部门报到”机制,将以往职能部门的单一执法转变为街道统筹的综合治理,整治效果由“头疼医头、脚疼医脚”转变为“全身检查、力求根治”。可以说,城市治理就像箍木桶,消除短板只是第一步,不断扎紧才是贯穿始终的举措,这样的管理才不会让幸福感轻易流失。而补齐表面的短板后,弥补深层次的短板,则是更艰难也更重要的一步。这要求城市管理者以更开放的胸怀让社会治理创新走上“多点开花”乃至“百花齐放”的轨道。

“街道‘吹哨’,部门报到”的实践启示我们,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是要顺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社会变革的新要求,破除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存在的障碍和弊端,科学合并、打通堵点、捋顺关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科学、更加完善、更加有效,从“管得了”向“管得好”转变。唯有 “多推有利于增添经济发展动力的改革,多推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改革,多推有利于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的改革,多推有利于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性的改革”,才能进一步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

张明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