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5日,由全国小小说学会联盟评选的2018全国小小说20篇年度佳作出炉,我市作家邢庆杰的《白鸦》入选且排名首位。这是今年我市作家在全国小小说界获得的最高奖项。
邢庆杰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六届、七届全委会委员,山东省作协小说创作委员会副主任,省作协第二批、第五批签约作家,国家一级作家,德州市作家协会主席,获得过“山东省第二届泰山文艺奖”(文学创作奖)、“中骏杯”《小说选刊》“读者最佳印象奖”等30多个文学奖项,已出版小说专著《白貔记》《白鸦》等23部,先后被德州市委市政府评为“德州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首届德州文化英才”“首届德州文化名家”等。
附一:
2018全国小小说20篇年度佳作名单
1、邢庆杰/《白鸦》
2、徐水法/《古风 》
3、骆驼/《瓦片闪亮》
4、高沧海/《清单》
5、赵淑萍/《河上的男人》
6、田光明/《计划》
7、戴智生/《管家》
8、津子围/《半斤星星》
9、李艳/《尾部挂灯笼的人》
10、王东梅/《马小马和牛小牛》
11、练建安/《鸳鸯帕》
12、薛培政/《夜行》
13、石建希/《舞蹈一种》
14、黄志忠/《放生》
15、冷清秋/《万物复苏的季节》
16、柴亚娟/《倔驴杨二》
17、天晴/《四月天》
18、冷江/《老乡长》
19、韩山寺/《一局》
20、长白山/《爸爸的病》
附二:
《白鸦》
那对白色的乌鸦从空中扑向他的一瞬间,朱老三从梦中惊醒了,直挺挺地坐了起来,脸上、身上全是汗珠子。
窗外,电闪雷鸣,雨声如瀑。
奇怪,好多年前的事了,咋又梦见它了呢?
朱老三翻身下了床,右腿划着半圆,一瘸一拐地走到饭桌前,给自己倒了一杯白开水。
大前年的一天早晨,朱老三起床的时候,右腿忽然就不听使唤了,西医、中医都看了,打了无数针,吃了无数药,大半辈子的积累都花光了,也没治好。
朱老三重新躺到床上,却再也睡不着了,外面的雷雨声倒没影响他,他的脑子里,全是那对白色的乌鸦。
朱老三是个护林员,已经干了二十多年了。护林员主要职责就是防火防盗伐。盗伐树木是要入刑的,所以,真的敢来伐树的人并不多,最让他头痛的,是那些来砍树枝的半大孩子,他们专瞅他中午打盹的时候,选个离他远一些的地方,猴子一样上了树,专捡手腕粗细的大树枝子砍。等他听到动静赶过去时,他们早就拉着树枝跑远了。
那年月,农村穷,老百姓买不起煤,冬天取暖做饭,全靠晒干的树枝子这种“硬柴火”。自家的树枝不够烧的,就都打起了集体林场的主意。朱老三原则性很强,他自己决不上树砍树枝子,而是用绳钩子把树上已经枯死的树枝子钩下来用。这样当然不会收集到大量的柴火,但朱老三还有一个办法:拆鸟窝。一个硕大的鸟窝,足够一家人烧多半个月的。这是朱老三的特权,因为鸟窝都筑得非常结实,短时间内是不可能弄下来的,别人都没有机会。
那年冬天,朱老三的儿子刚刚出生,家里那三间四面透风的房子更需要取暖。他就把留了多年的一个最大的鸟窝拆了。那个鸟窝足有一间房子那么大,他从中午一直拆到太阳西斜。拆到最里层时,竟有了意外的收获,里面有四只鸟蛋。他把鸟蛋放在口袋里,就顺着树干溜了下来。
朱老三用地排车把拆下来的柴火运到家里时,太阳已经落山了,整个天空红彤彤的,让寒冷的冬天有了一丝暖意。他正从地排车上往下卸柴火,忽然面前掠过一阵冷风,他下意识地缩了缩头,一只鸟儿贴着他的头皮飞了过去,头皮火辣辣地疼,用手一摸,满手掌的鲜血。他惊恐地抬起头,恰好看见两只白色的影子冲他俯冲了下来!他从地上抄起一根木棍,迎面抡了出去!鸟儿惊叫着,留下了几片白色的羽毛,落在了对面的房顶上。是乌鸦,两只罕见的纯白色乌鸦,冲他愤怒地鸣叫!他忽然明白了,下午拆的鸟窝,应该是这两只白鸦的,它们来寻仇了。
那天晚上,他把四只鸟蛋煮了,给妻子补充了营养。两只白鸦在他的屋顶上叫了一夜,吵得他和妻子一夜都没睡好,孩子更是不停地哭叫。第二天一早,孩子发了高烧,请来村里的赤脚医生,折腾了一天,也没让孩子退下烧来。第三天,等他把孩子送到镇上的卫生院时,孩子已经没有呼吸了。妻子当天就精神失常了,几天后在村后的河里淹死了,不知是失足,还是投河自尽。
朱老三把鸟枪装满弹药,开始找那两只白鸦寻仇,但那两只白鸦再也没有出现过。
天快亮的时候,朱老三打了个盹,醒来时太阳已经一杆子高了。
推开屋门,朱老三吃了一惊,门前的水洼里,躺着两只白色的乌鸦。望着曾经的仇家,朱老三竟没有丝毫复仇的快感,而是从心底升起一阵兔死狐悲的伤感:它们也老了,经不起大的风雨了。
他踩着一地的泥泞,走出院子,吃惊地发现,院外的小路上,也躺着十多只死鸟,有燕子、麻雀、啄木鸟……昨天晚上的风雨太大了,无家可归的鸟儿都被风雨打了下来。
把所有的鸟儿都埋葬之后,朱老三的心情变得异常沉重,脑海里不断闪现二十几年来他拆除的那一个个鸟窝,他第一次感觉到,那不但是谋财害命,也是作孽……
朱老三开始行动,是三天以后的事情了。他找出了祖传的木匠家什,伐倒了两棵枯死的榆树,用大锯把它们拆成板子,就开始在护林屋里制造鸟窝。他有祖传的手艺,整个鸟窝,没用一颗钉子,所有的木板都是用卯榫扣起来的,板子之间的缝隙全部用蜂蜡封得密不透风。鸟窝的出口处,上下各安上了一个巴掌大的平板,上面的遮雨,下面的供鸟儿站立。他对自己设计的鸟窝非常满意,就按这个样品,日夜不停地做,困了就睡一会儿,饿了就啃个馒头,喝点开水。一个多月后,他把所有的木板都用完了。他数了数,共做了四十八个鸟窝。
朱老三休息了一天,炖了一只自己养的老母鸡,美美地犒劳了自己一下。
他觉得自己体力恢复了,就扛着一把轻巧的竹梯子,把鸟窝一个一个地安在林场的树上。他的口袋里装着泡透的小米,每安好一个鸟窝,他都撒一把在鸟窝入口的木板上,用以吸引鸟儿来这里安家。
朱老三用了十几天的工夫,才把四十八个鸟窝均匀地安在了林场的各个部位。最远的地方,离护林屋有三四里路。在来来回回的路上,他欣喜的发现,最早安装的几个鸟窝,已经有鸟出入了。
在安装完最后一个鸟窝回来的路上,他忽然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太对劲,停下来想了想,却想不出有什么不对劲,就不再想,继续走了几步,才发现,自己的右腿不知什么时候不画圈了,恢复正常了。
他的目光停留在一棵枯死的槐树上,在心里估算着能做多少个鸟窝。
记者 李玉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