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绩观是党员干部从政、谋事、创业的‘总开关’,主题教育期间,市交通运输局开展了‘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专题学习,引导党员干部准确理解和把握正确政绩观的内涵,推动交通运输工作争一流、走在前。”市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石连革说。
全市交通运输系统坚持“人民交通为人民”的根本宗旨,始终把造福人民作为最大政绩,加快建设交通强市,努力当好现代化开路先锋。
坚持服务大局,建设综合立体交通。牢固树立系统思维和全局观念,始终将德州交通发展置身国家发展大局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今年初计划的28个重点工程项目1至11月完成投资121.94亿元,超全年计划3%。济郑高铁顺利开通,济南绕城高速西环段全线通车,临武高速、德郓高速顺利开工建设,年内形成9条高速公路同时建设的开创性局面,在建项目建成通车后,我市将实现“县县双高速”。目前,德州境内建成“三纵四横”铁路网,其中高铁总里程达195公里,居全省第4位,从德州出发半小时入济、1小时进京、4小时抵沪;建成“四纵三横”高速公路网,通车里程达531公里;建成“四纵四横”普通国省干线公路网主框架,21条普通国省干线四通八达。农村公路通车里程达2万公里,密度达到每百平方公里195.9公里,居全省第4位。启动加快推进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德州行动,争取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第一批试点7项,数量居全省第一。
坚持保障民生,建设幸福交通。我市今年印发实施《提高农村公路群众满意度工作实施方案》,在农村公路建设上充分征求群众意见,推进养护工程市场化、专业化,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创新包装专项债等投融资模式。今年农村公路投资完成19.2亿元,全市新改建农村公路已完工872.4公里,实施养护大中修1431.8公里,分别占年度计划的145%、102%;完成51座危旧桥梁改造,超计划10座,8个县市区提前实现“动态清零”。为解决消费品进村“最后一公里”和农产品上行“最初一公里”问题,打造全域客货邮融合发展示范区,实现县乡村物流网点全覆盖,2023年全市农村物流成本特别是农产品上行成本预计下降8%至12%,运输效率提升40%。今年,禹城市被评为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齐河县成功入选全国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创建县。
坚持生态优先,建设绿色交通。加快建设新时代绿色低碳交通运输体系,持续优化运输结构,深入开展多式联运,鼓励引导绿色出行,每年10月至次年3月,连续5个月实行中心城区公交惠民免费乘车政策,力度全省最大。中心城区公交车保有量达1306辆,其中新能源车1169辆,占比近90%,城区示范路段新能源公交车使用率已达到100%,实现交通更加环保、出行更加低碳、发展更可持续。市交通运输局于今年6月组织开展了主城区出租汽车高质量发展大调研活动,利用近2个月时间开展2轮细致调研,与主城区13家企业、2000余名车主进行“面对面”座谈交流,重点对在调研中收集到的9类问题进行整改提升,同步开展管理流程优化、文明服务提升、企业责任压实、新能源车辆推广、巡网融合推进、表扬宣传先进等工作,带动全行业持续向好。
坚持高质高效,建设智慧交通。牢固树立战略思维、创新思维,在全省率先建成“市级智慧交通运输治超非现场平台”,非现场执法系统路段平均超限率保持在1%以内,远低于2%的国家标准,构建起“智慧治超”安全防线。该案例被评为全省2022年度法治为民实事,为全省交通系统唯一入选案例。
下一步,市交通运输局将在全局开展“作风建设提升年”活动,以上率下,全员参与。深入实施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推进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发展、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加快“四好农村路”建设、危桥改造,守好交通运输安全底线;加快推进临武高速、德郓高速、济南至宁津高速等34个重点项目建设,同时谋划储备超过30个可落地、有特色、高质量的交通重点项目,不断补齐交通运输网络短板,绘就高质量发展新画卷。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记者|石秀秀 通讯员|李新征 编辑|梁思佳
审核|张晓航 终审|朱代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