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好势头!

□ 邵方超 熊苗 刘帅 张兆友

1月20日,软控股份的副总裁杨慧丽代表,随青岛团赴济南参加今年省两会。同一天,一条“国橡中心向青岛科技大学捐赠45000双液体黄金鞋”的消息,引发关注。

据了解,国橡中心由青岛科大和软控股份、赛轮集团联合承建,液体黄金鞋是产教融合的最新成果。简单讲,“液体黄金”是一种新材料,多用在汽车轮胎上,在节能减排上表现优异。如果按照轿车胎年销售量2.5亿条算,每条胎行驶15万公里,全部采用液体黄金轮胎,可节省出5个多西湖的油量。

2023,不断有人说,山东变了,山东新了。一双液体黄金鞋,是新供给,也将创造新需求,这是山东新质生产力崛起的典型,也是高质量发展的缩影;是一家企业的求新求变,也是一个经济大省的向新图强。

看一个地方的发展,既要看当下的形,更要看长远的势。势头里有新机,势头里有潜能,势头里有信心。2023,行进中的山东,势头向好,劲头更足。

(一)

1月22日,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出炉。

打开报告,回看全年,尽管压力挑战一点也不比疫情三年少,但山东发展在攻坚克难中稳大盘,在爬坡过坎中壮筋骨,在逆势而上中强体魄,仍然交出了一份崭新的成绩单。

在总结过去一年成绩时,报告概括了“八个新”:经济发展实现新跃升,科技创新激发新动能,产业升级增创新优势,重大战略取得新进展,农业强省迈出新步伐,基础设施得到新提升,营商环境展现新气象,民生改善交出新答卷。

“八个新”,真实记录山东过去一年的奋斗收获,真切反映人民群众的普遍心声,生动展现高质量发展饱满的活力动力。

“八个新”,是成势更好、驱动更强的发展。

从经济总量突破9.2万亿、增长6%,到规上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增长7.1%、8.7%,山东将“挑大梁”的责任担当越扛越牢。

从国家级“双跨”工业互联网平台增至7家,到认定15个省级未来产业集群,一个个上扬的数据指标,标注起山东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的强劲态势。

这一年的山东,动力更强、结构更优、效益更高,正在努力把质量效益推向新的高度,把发展水平提升到新的境界。

“八个新”,是成色更足、含金量更高的发展。

成色体现在哪?

体现在核心牵引上,体现在各指标均衡发展上,是烟台成为省内第3个万亿级城市,济南、青岛、烟台,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的“三核”GDP全部过万亿,区域发展的引擎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

体现在发展后劲上,是新增高新技术企业60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突破4.5万家,产业数字化、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指数居全国前列。

体现在空间拓展上,是济郑高铁全线贯通后的鲁豫“牵手”,是小清河复航后沿线城市的通江达海,综合立体交通网建设强力推进。

紧紧依靠科技创新实现动力变革和动能转换,一项项数据,展现着经济增量中的科技含量,蕴藏着山东转型升级的无限可能。

“八个新”,是成绩更好、获得感更足的发展。

从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保持全国第一,到德州建成全国首个百万亩“吨半粮”示范区,一系列打上山东烙印的“首位度”指标,全方位展现着山东高质量发展的脉动。

从“进淄赶烤”“赴威赏雪”火爆出圈,到“村村有好戏”“文化进万家”引领乡村文明新风尚,诗与远方中自有向往的生活;从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24.5万人,到新增城乡公益性岗位61.9万个,就业基本盘更稳;从新增婴幼儿托位4.7万个,到老年食堂达到1.2万家,幼有善育老有颐养更有保障,人民物质精神文化需求得到更好满足。

不断调好民生“聚光灯”,扎实推进民生实事,民生答卷有温度有厚度,山东为在高质量发展中实现共同富裕,筑牢坚实基础、创造良好条件。

这“八个新”,抓得准抓得实,是成绩经验的总结,是践行新发展理念的成功实践,更是省委省政府谋定而后动、紧抓高质量发展命脉,带领全省人民加压奋进、攻坚克难结出的硕果。

打开这“八个新”,一项项成就,一串串数字,饱含信心与希望,展现底气与势头,简洁勾勒出一个始终在奔跑的大省侧影。在山东稳健的脚步中,我们所听到的、看到的,不是简单、枯燥的数字符号,而是有血有肉、可感可知,就发生在你我身边的,一个个鲜活真切的故事。

总之,这“八个新”所代表的,就是今天山东高质量发展的新水平、新方位,是新态势、新趋势;所呈现的,有总量扩张的物理变化,更有经济体系的优化、产业结构的升级和发展境界的跃升;所展现的,是告别低水平粗放式发展的决绝,是冲破固有发展模式禁锢的果敢,是拥抱崭新发展逻辑的勇气。

(二)

好势头,是“稳”与“进”的辩证统一。

拿今天的全球贸易来说,中间品占了大头。2023年我省中间品进出口2.04万亿元,有力带动山东进出口总额增速高于全国。去年给山东制造增添新亮色的锂电池、光伏产品等,就是中间品的典型代表。

抓好中间品贸易,稳外贸就有了基本的支撑。从2024年第一天开始,全省各地积极巩固拓展好中间品贸易,满载货物的飞机、铁路班列、货轮,从山东奔赴世界各地。海陆空齐发,抢跑“出海”,给全年稳外贸开了好头。

好势头,绝非凭空而来。过去一年来,山东从提振扩大内需到稳外贸外资,从强化要素保障到防范化解各类风险,一系列政策举措,没有轰轰烈烈的大动作,也没有回避问题与挑战,有的是沉着冷静的应对,稳扎稳打、踏踏实实。正是这样,保障了经济平稳健康运行,让山东向新求“立”的好势头,有了更加深厚的根基。

势头要好,底盘要稳。稳得住,才能进得了,新得了。一个超9万亿的经济底座,在最大程度上保证了山东经济韧性强、潜力足和长期向好的基本面。可以说2023年,山东所有的“新”,都是建立在这个基本盘之上,然后才有全省物价水平的总体稳定,新增就业的稳步增长,居民收入的稳步增加,民生福祉的不断提升。

透过山东“八个新”,我们更加深切体认到,稳中求进,是工作总基调,也是科学方法论,更是一个经济大省本应展现的样貌和气质:以进促稳,不急不躁、不停不顿,默默积攒优势,就能牢牢掌握主动,稳稳赢得进阶。

(三)

好势头,是“立”与“破”的辩证统一。

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双碳”工作时,分享过一则“竹竿”的故事。

说是有一个干苦力的,平常拿一根竹竿给人挑东西。有天买了张彩票,藏在了竹竿里,后来发现中了头彩,一高兴就把竹竿扔江里去了,心想这辈子再也不用干苦力了,结果到头来却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换句话说,搞好“双碳”工作,饭要一口口吃,路要一步步走,有了新的,才能替代旧的。“双碳”工作如此,经济社会发展的其他领域亦然。

经济发展是一个多变量的动态平衡过程,新产业与传统产业、新动能与旧动能、新技术与成熟技术、新产品与老产品、新发展模式与传统发展模式等的相持与迭代,都会有一定的周期,如果新的还没有成长起来时就淘汰旧的,必然带来经济起伏波动。

山东是制造业大省,传统产业体量大、底板厚,既保存量,又做增量,是实现动能有序转换的关键,是经济稳定复苏不可或缺的一大砝码,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最大潜力。

省内有的地方,比如聊城信发,坚持以循环思维做产业,推动上下游深度互动,最后把濒临绝境的“两高”企业,打造成了碳交易市场的头部绿色卖家;东营利华益,坚定以石化为根基,持续推动传统产业升级迭代,传统产业不仅没成为包袱,反而生发出更多“新枝”。

仔细审读政府工作报告,山东主动求“立”、蓄势向“新”的努力势头,跃然纸上。正是看到了这种任务的艰巨性、长期性,也正是有了这样的历史耐心,踏准时间节点,山东压实阶段任务,稳扎稳打、步步推进,将曾经在纸面上的蓝图,一步步变为扎扎实实的行动,化为实实在在的成果。

(四)

海岱日新,征途向前。

当时间再次刻印前行的坐标,重新出发的山东,继续保持好势头,仍需顶压奋进、负重前行,仍需用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干开启未来。

顺势而为、乘势而上,这种力量的源泉来自你、来自我、来自他,蕴藏在齐鲁大地每个普通人身上,也根植于企业发展、百姓生活的角角落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