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电评论丨经略海洋、向海图强,山东打造现代海洋经济发展高地

7月11日下午,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山东经略海洋、向海图强,加快推进海洋强省建设的情况。

近年来,山东省在经略海洋、向海图强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加快推进海洋强省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以有力的举措,在重点方面发力,山东正逐步打造成为现代海洋经济发展的高地,为全国海洋经济的发展树立了标杆。

海洋生产总值居全国前列,产业优势凸显。2023年,山东省海洋生产总值突破1.7万亿元,位居全国第二位,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18.5%,占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的17.2%。数据就是最好的证明,展现出山东海洋产业的蓬勃发展和强大实力。据悉,2023年山东全省海洋产业实现增加值7620.4亿元,连续四年居全国首位,海洋渔业、海洋水产品加工业、海洋矿业、海洋盐业、海洋化工业、海洋电力业六大产业增加值均位居全国第一……奋勇领先、蹄疾步稳,山东向海图强的步伐坚实、稳健。

一体化发展成效显著,港口建设奋勇争先。近年来,山东在实现海洋经济一体化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生产性泊位达到661个,其中20万吨级及以上大型泊位29个,为海洋经济的顺畅运行提供了坚实基础。山东累计开通集装箱航线354条,航线数量和密度居北方港口首位,进一步提升了山东港口的国际竞争力。布局内陆港50个,开通海铁联运班列95条,海铁联运箱量居全国第一,实现了海洋经济与内陆经济的有效衔接。山东拥有完善的物流体系和高效的港口运营能力。山东港口的货物吞吐量连跨5个亿吨级台阶,2023年达到19.7亿吨,居全国首位。货物吞吐量连创新高,不断优化港口布局和提升港口设施水平,山东成功打造了先进的港口物流服务体系,为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海洋生态治理成效显著,环境质量提升。在海洋生态治理方面,山东同样不遗余力。入海排污口整治、海洋生态治理和岸线修复、滨海湿地整治等措施接连开展。“十四五”以来争取中央资金27亿元、地方投入14.8亿元,整治修复岸线42.9公里、滨海湿地8660公顷。向“绿”而行,山东的海洋生态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4个海湾入选全国美丽海湾,数量居全国第一。2023年,山东全省近岸海域水质优良率达95.6%,历史性进入全国前三名。

国际交流频繁,对外开放水平提升。借力国际交流平台,山东提升在国际海洋事务中的影响力,山东海洋经济的对外开放和合作也迎来了更多机遇。近年来,山东积极举办东亚海洋合作平台青岛论坛等国际交流活动,吸引了全球目光。全国唯一的联合国“海洋十年”国际合作中心落户青岛,“海洋十年”海洋与气候协作中心也同步启用。“十四五”以来,全省累计新设涉海类外商投资企业153家,船舶及海工装备、水产品等对外贸易不断扩大。

因海而兴,乘帆远航,山东海洋经济发展前景广阔。面向未来,随着海洋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全球海洋治理的深入推进,山东在国际海洋事务中的地位和影响力有望进一步提升。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山东将成为全球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一极,为中国式现代化山东实践增添靓丽的“一抹蓝”。(文/苗瑞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