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大家可能注意到,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其中提到“加快沿海核电等清洁能源基地建设”“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
很多人一听到核电站,感觉既神秘又强大。作为人类迄今为止最复杂的能源系统,核电寄托着人们太多希望与幻想。它代表着一个国家科技及装备领域整体能力和最高水平;在全球能源供应紧张的当下,又成为发展与安全的一个象征。
7月山东省委主要负责同志在威海市参观“国和一号”示范工程,出席华能石岛湾核电扩建一期工程FCD启动仪式,提出“山东发展核能有基础、有优势”“以更大力度推动我省核能等清洁能源高质量发展”;近日,在烟台调研核电产业发展情况时,继续要求“发挥山东优势,加快核电发展”。
山东为何大力发展核电?“硬核”的优势何在?未来愿景如何?《时政眼》带你梳理。
(一)
需要核电的“N个理由”
核电是一种可靠的能源形式,可以提供稳定的电力供应,且只需消耗很少的核燃料,就可产生大量的电能。
这样说可能比较抽象,我们对比一个案例:一座100万千瓦的火电站每年大约耗煤三四百万吨,而相同功率的核电站每年仅需三四十吨铀燃料,每千瓦时电能的成本比火电站要低20%以上。
此外,核电的另一个显著优势是干净、无污染,几乎是零排放。最重要的是核电可以减少对进口能源的依赖,从而增强国家能源安全。
核电优势明显,但不少人会有疑问:“发展核电,安全吗?”
在这里,我们要做一个科普。据中核集团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出品的绘本《核电厂24小时》介绍:建造核电厂采用的是世界上等级最高的安全标准。虽然核反应产生的放射性物质会对人体产生危害,但为了把射线完全控制在反应堆内,核电厂设计了四道安全屏障,每一道屏障都能阻止放射性物质向外扩散。截至目前,我国核电安全始终保持高水平安全运行。
海阳核电项目厂址全景
当前,我国正有序部署以“华龙一号”“国和一号”为代表的自主第三代核电技术,以及第四代核电技术。这两个级别的技术完全满足国际上各安全监管机构对新建反应堆的安全要求。
而在山东,境内核电机组均采用三代及以上核电技术,更高效、更清洁、更安全。
中国工程院院士、核反应堆及核电工程专家叶奇蓁表示,第三代核电站即使在发生极端严重事故情况下,由于为操作员在事故下干预策略留出了足够的时间来采取行动,因而核电站附近大范围居民无需撤离,也无需担心食物受到污染,只需短时间的隐蔽,不存在长期的环境及生态影响。
就安全性而言,我们的第三代、第四代核电站足够安全。
(二)
四大核电集团“牵手”山东
兼具安全、稳定、高效、清洁特性的核电,山东发展情况如何?
1991年,我国第一座核电站秦山核电站投产发电。
2018年,山东第一座核电站海阳核电站投产发电。
从历史脉络来看,山东发展核电起步并不算早。
而就在近几年,山东核电迈入发展快车道——
2022年7月,海阳核电二期工程开工;
2023年12月,全球首座第四代核电站——华能石岛湾高温气冷堆核电站商运投产;
2024年7月,华能石岛湾核电站扩建一期工程开工
……
2023年12月,全球首座第四代核电站——华能石岛湾高温气冷堆核电站商运投产
去年,国家电投集团、中国华能集团、中核集团、中国广核集团四大核电集团主要负责同志,陆续来鲁拜会山东省委、省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或签署合作协议。到目前,这四大核电集团在山东均有核电站项目落地。
依托胶东半岛核电基地,聚焦“国和一号”、高温气冷堆等自主先进核电堆型关键技术装备规模化发展,山东持续巩固扩大与核电央企战略合作,吸引了一批核能科研院所,培育了一批核电装备制造企业,辐射带动效应显著。
以上成果不一而足。总体上来看,山东近年来积极安全有序推进核电项目建设,示范推广核能综合利用,大力培育核能装备产业,取得积极成效。
(三)
不止于发电的核电站
核电站的功能,只有发电吗?
显然不是。以核能供热为例,这在世界范围内有着广泛、成熟的应用。
落脚山东,2018年开始核能供热的探索与实践;2019年建成“暖核一号”一期,成为我国首个核能供热工程;2021年投运“暖核一号”二期项目,核能供热覆盖海阳全城区,海阳彻底告别燃煤取暖历史,成为我国首个“零碳”供暖城市;2023年11月,“暖核一号”三期投运,在给海阳市供暖的同时,供暖区域直达乳山市,首次实现了核能供热的跨地级市发展。
“暖核一号”二期项目核能供热覆盖海阳全城区
核能,不止于发电,还有更多“跨界”的可能。
为了能够充分利用核电厂温排水余热资源,山东核电还开展了温排水培育红树林项目。目前,已经种植红树胚轴3000余棵。同时,海阳核电站还依托多年海水淡化运行经验和取排水等工程设施,正分步实施海水淡化工程。
未来,在山东会有更多核电供暖、核电海水淡化的综合利用。
(四)
迎头赶上有基础有优势
7月16日,山东召开新闻发布会对外发布消息:截至今年6月底,山东新能源装机达到1.007亿千瓦,成为东部沿海地区首个过亿省份,占比达到45.6%,年底将历史性超过煤电。
如果细心留意,这次新闻发布会还公布了核电在运在建装机规模,总量是1180万千瓦。这个数据在全国能排多少位?笔者了解到,山东可居全国第四。
跻身前列,实属不易。
山东是全国重要的能耗大省、碳排放大省,能源消费总量和碳排放总量均占到全国的近1/10,且山东具有足够强大的电力消纳能力,发展核电等清洁能源、满足周边地区用电需求势在必行。
众所周知,并非所有地方都适合发展核电。核电站选址条件极为苛刻,需要综合考虑地质、水文、气象、安全、环境、经济等因素,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核电的发展。而山东海岸线长达3000多公里,占全国的六分之一以上,沿海地质、水文等自然条件良好,具备规模化发展核电的得天独厚基础条件。
7月28日,华能石岛湾核电扩建一期工程正式开工建设
同时,山东充分发挥工业大省优势,从政策方面持续发力,陆续出台多项支持核能产业发展政策,特别是制定了全国首个省级核能发展规划,并配套出台《山东省核能发展建设工程行动方案》,积极发展包括核电设备的研发和制造在内的核电产业上游产业链。
山东发展核能,有两个重镇:烟台、威海。
山东提出,要推进核电装备产业向烟台、威海集聚发展,打造世界一流核电产业基地,加快推进胶东半岛千万千瓦级核电基地建设。
当前,烟台加快培育集核电材料研发、核电装备制造、核电站建设与运营维护等于一体的核电产业集群;威海以全链条引企育企为主要路径,推动核能产业规模体量扩容、产业技术提升、产业链条延伸,实现核能产业的链条式、集群化发展……
“到2030年,山东在运装机容量1300万千瓦以上;核能供暖面积力争达到2亿平方米;核能产业规模突破5000亿元。”这是山东对未来的谋划。而距离这个目标,山东还有一段路要走。
期待山东抓住战略机遇,发挥基础优势,奋力迎头赶上,加快建成核能强省。
(大众新闻记者 刘兵 策划 赵洪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