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场别开生面的乡村文艺汇演在平原县恩城镇举行,演员们通过群口快板、山东快书等传统节目形式讴歌中国共产党的丰功伟绩,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村民们送上一场文化盛宴。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和公共文化建设。 ”这一要求为提升乡村振兴软实力指明了方向,进一步增强了乡村文化自信。我市高度重视乡村文化建设,财政投入逐年加大,构建了比较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施开展了城乡环卫一体化、乡村文明行动、美丽乡村建设、“四德”工程、移风易俗等重大工程和专项治理活动,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更加丰富,乡村文明程度显著提高。
乡村文化振兴,切忌大杂烩一锅炖,必须要有导向性和主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是乡村文化建设中高高飘扬的旗帜。利用道德讲堂、乡村文艺汇演等各类宣传文化阵地,各县市区积极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和公民道德规范,引导广大农村干部群众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倡树身边的好人典型,树立清风正气。深入实施“四德”工程,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让农民群众既富“口袋”又富“脑袋”。乐陵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艺巡演宣传队,深入当地490个社区(村),提高了宣传效果;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村建设活动,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每个村庄投资10万元,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逐步健全完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目前,按照有标准、有网络、有内容、有人才的要求,全市134个乡镇全部建成符合省级标准的乡镇综合文化站,成功举办了德州市元宵节民间文艺展演系列活动、迎新春-德州籍名家名作展、全市第四届广场舞大赛等活动,丰富了各县市区人民的文化生活。依托文化广场、公共文化场馆开展文化惠民活动近2000场,其中3项活动入选全省冬春文化惠民活动品牌项目,打造了德城区“百姓大舞台”、乐陵市“周末剧场”等特色活动品牌,带动了群众文化的开展,极大激发了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但也要清醒看到,大部分农村社区依然存在着“重建设、轻管理、轻服务”的现象。例如:整体布局不合理,有的文化设施离居民区过远,或服务场所和办公场所混在一起,不便于群众开展文化活动;有的文化设施资源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利用率低;有的文化中心服务意识不强,公共服务项目和特色服务项目普遍较少,缺乏常年坚持开展、具有广泛影响、群众耳熟能详的公共文化服务品牌。要破解瓶颈,应当大力推进文艺形式、文艺创作、演艺曲目的创新,鼓励各个村庄开展独具特色的文化活动,加强城乡互动,使公共文化资源更多向农村倾斜。改进考核方式,不仅重视演出数量,更要重视质量,考虑到农民群众的实际需要,推行“菜单式”“订单式”政策购买公共文化服务模式,做到服务精准化。
着力发掘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元素,也是加快乡村文化振兴的有力手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离不开传统文化的滋养,要深入挖掘传统文化蕴含的优秀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 推动合理适度利用,培育挖掘乡土文化人才。目前,全市已建成乡村(社区)历史文化展馆18处,8处乡村文化遗产入选全省第一批“乡村记忆”工程文化遗产名单。结合发展实际,各县市区将发掘传统文化与经济发展、产业振兴有机结合。如临邑县临盘街道将民俗文化与生态建设结合,规划建设“前杨回忆馆”,打造高标准扶贫产业采摘园,前杨村成了远近闻名的文化生态旅游村,每年带来近30万元的集体经济收入;平原县完善提升桃园街道胜利社区、桃园街道饮马店社区前勇村等25处具有特色的乡村记忆馆,吸引各地游客前来参观。
要扎实开展乡村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深化乡风民风倡树活动。在2018年全省乡村文明行动群众满意度电话调查中,我市移风易俗工作排名第四,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排名第五,村风民风排名第八,综合成绩排名第六,四项成绩均创历史最佳。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实现了全覆盖,基本上都能做到喜事新办、丧事简办。在殡葬改革方面,各县市区都在加快推进农村公益墓地和祠堂建设。禹城市推行丧事简办“五改”,家族自己办丧改为红白理事会办理、雇吹鼓手改为放哀乐、大摆宴席改为大锅菜;婚事新办“五提倡”,提倡简约定亲、提倡新式婚礼、提倡“礼轻情重”、提倡环保低碳、提倡彩礼改为创业资金。
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乡村文化振兴,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是重要一环。我市提高政治站位,紧贴群众需求,在宁津县被列入全省20个试点县的基础上,扩大试点范围,确定陵城区、禹城市、武城县、庆云县4个县市区为市级试点县市区,黄河涯等24个乡镇(街道)为市级试点乡镇(街道)。制定印发了《德州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和《联席会议制度》,明确了总体要求、内容方式机制、主要任务、保障措施。目前全市538个行政村建立文明实践站(所),有固定志愿者近2000人,累计开展实践活动1000余场,参与群众7万多人次,乡镇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的比例达73%,位居全省前列。通过系列举措,农民文明素养全面提升,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成效显著,“铸魂强农”工程积极稳妥推进。打造乡村文化高地,离不开人才支持。目前,我市拥有活跃在基层的庄户剧团、文化团队达5000余支,年均培训人次10余万人次。但现有队伍中,文化专业人才和领军人物匮乏,社区、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主要由“两委”成员兼任管理,投入文化管理服务的精力较少。针对以上困难,需要按照乡村两级文化阵地建设与服务效能同步推进的原则,明确配齐乡镇文化站管理人员,专职专用;村级文化阵地明确管理人员,通过政府购买公益性文化岗位或聘请文化志愿者兼职等方式,壮大乡村文化人才队伍,确保有制度管事、有人干事、有钱办事。
记者 董建新 通讯员 胡春晓 张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