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年来人居环境持续改善 | 德州:绘就城市高质量发展美好画卷

金秋的德州,处处皆风景。便捷的交通路网、发达的商业物流、功能完善的现代化居住社区、景色优美的公园绿地……新中国成立75年来,德州城市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市功能日臻完善,承载力、辐射力、带动力显著增强,生态宜居水平大幅度提高。

我市城市功能日臻完善,生态宜居水平不断提升。记者 刘振兴 摄

近年来,我市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不断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水平,深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建重点项目建设,全力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绘就新时代城市高质量发展美好画卷。

时间回到新中国成立初期,德州城区面积仅2.4平方公里,城区只有6条土路。“一条马路一盏灯,一个喇叭响全城”是当时的生动写照。在资金、物资极为短缺的情况下,德州克服种种困难,修通道路,改善城市基础设施。1953至1958年,德州先后建成工人文化宫(始称职工俱乐部)、德州影剧院(始称人民剧场)、德州汽车站、自来水公司、人民公园等,1960至1968年先后建成三八路、湖滨路,并高标准修建了东风路,城市建设进程加快。

特别是1978年以来,德州地区提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人民管”,重新编制城市总体规划,完善城市管理,相继打通十余条城市主要干道,建设了新湖公园、儿童乐园等大型旅游景观,供排水、园林绿化、公共交通、通信、供电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市面貌发生巨大变化。1995年撤地建市以来,德州把加快城市建设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举措,打造城市特色,建设“城市客厅”,城市发展迈入“快车道”。2003年,市委、市政府高点定位,跨越岔河、减河向东发展,先后高标准实施了河东新城、高铁新区建设,使之成为人口聚集、产业发展的新高地。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坚持将民本理念融入城市建设的点点滴滴,瞄准群众痛点、补齐城市短板、完善城市功能,城市供水、供气、供热及防汛能力不断提高,目前城区面积达到168.16平方公里、人口97.5万人,内外兼修撑起了民生“里子”。城市结构更加优化。广川大道北延至大学路、岔河滨河路贯通、萱蕙路岔河桥、德兴路南延、东风路跨岔河东大道立交桥等顺利竣工通车,群众出行更加便利。先后建成了人民医院病房楼、妇女儿童医院、体育公园、长河公园续建等一大批高品质城市功能支撑性项目,城市功能属性显著增加。我市累计建成海绵城市219.17平方公里,占建成区面积的45.6%,城市韧性显著提升。相继建成24座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16处再生水循环利用基础设施,完成18座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水环境治理显著增强。全面打响“蓝天保卫战”,加强建设工程扬尘防治,全年蓝天数量显著增多。城市品质不断提升。我市坚持先体检再更新,高质量实施30个城市更新片区项目,总投资160亿元,目前已经开工29个,完成投资97.79亿元。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市各级紧紧抓住让群众安居这个基点,瞄准让群众住上好房子这个目标,从好房子到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全力抓好住房保障、老旧小区改造等问题,努力为群众创造高品质生活空间。

住房保障兜底更牢,住有所居水平提升。棚户区改造累计完成17.7万套、惠及群众约11万户,棚改安置房建成交付项目销号量居全省前列,我市回迁安置经验做法在全省推广。

住房保障能力不断提升,全市累计筹建公租房、经适房等保障性住房3.9万套,筹建人才住房4.23万套,发放住房租赁补贴2.6万户、资金6560余万元。

住房安全有效保障,住有安居水平提升。围绕提升群众生活环境,满足群众生活需求,我市各级坚持以“绣花”功夫抓好老旧小区改造,截至目前1273个老旧小区“旧貌换新颜”,改造进度持续全省领跑。聚焦完善提升小区适老化设施条件和服务功能,扎实开展既有住宅加装电梯,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加装电梯637部,典型经验获住建部宣传推广。稳步推进高品质住宅建设,出台《德州市高品质住宅开发建设指引》,东海国际项目入选首批全国、省高品质住宅试点项目。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记者|杨德林 通讯员|李天龙 编辑|张晓航
审核|张晓航 终审|朱代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