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春华秋实,德州教育阔步向前,尤其是近几年,我市持续加大教育投入,着力破解区域、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等突出问题,办学条件实现质的飞跃,同时聚焦内涵提升等深层次问题,一步一个脚印,推动教育向优质均衡迈进。
▲设施先进、环境优美的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城小学新校园
“饱和式投入”让办学条件完成质的飞跃
“变化实在太大了!”漫步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城小学校园,73岁的袁德菊感叹。她1954年进入袁桥小学读书,1964年到母校任教直至退休。这所始建于1947年的学校历经3次变迁,于2018年搬入新校园并更名为东城小学。
“我上学时只有几间土坯房,窗户是纸糊的,一下雨屋里屋外都是水,为了防止坍塌,就用一根檩条顶着房顶。”她回忆说,这种情况到了改革开放后有了明显改观,1980年,学校盖上了砖瓦房,和土坯危房挥手告别。
不过,真正让袁德菊震惊的还是近几年学校的变化。“新校园占地40多亩,教学楼是新的,体育场是标准化的,新风供暖系统保证冬暖夏凉,交互智能黑板方便好用,各类功能室让孩子们自由发展各种兴趣爱好。”她说。
据《德州地区志》记载,新中国成立前,德州大部分校舍均由庙宇、民房改造而来,条件简陋,到1952年后有所改观,但随着“文革”期间的破坏,校舍建设再度受挫,群众都说学校是“黑屋子,土台子,里面一窝泥孩子”。
这一局面到改革开放后得到改善。1980到1994年,德州先后投资4.48亿元,基本完成了农村中小学校舍、课桌凳、院墙、厕所、操场、校门“六配套”,城市中小学实现了学校规模、校舍、课桌凳、运动场地、校园环境“五达标”; 1995至1997年,德州市县财政3年内共拨出8.578亿元投入教育,征地建设学校并配齐配全教学设施。
不过,这之后相当长时间里,德州学校建设速度放缓,教育发展不均衡、薄弱学校条件差、大班额等问题也开始凸显。直到近几年,两场轰轰烈烈足以载入史册的工程彻底改变了德州的教育面貌,它们分别被称作“全面改善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工程”和“解决城镇中小学大班额问题工程”,简称“全面改薄”和解决大班额。
德州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和决心打响了这场攻坚战——市委书记陈勇等主要领导赴基层近百所学校反复调研,市政府成立由主要领导担任总指挥的学校建设指挥部,市委、市政府研究下发了关于教育优先发展的一系列文件,各级教育部门领导干部担当作为,各相关部门协调联动,全市上下勠力同心,千方百计解决教师、土地、资金等问题与障碍,“饱和式投入”实施两大工程。
2016年,全市“全面改薄”和解决大班额两项工程累计开工面积达477万平方米,“全面改薄”项目竣工率全省第一。2017年,我市全部县市区均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评估认定。2018年,继续推进两大工程,提前完成“全面改薄”,累计完成投资63亿元,竣工校舍274.87万平方米,初始年级基本消除了超大班额。
近5年,德州学校建设投资额及新建、改扩建校舍数量比过去20年的总和还要多,“最好的建筑是学校,最美的院落是校园”是对这一历史性成果的生动诠释。
▲平原县龙门街道郭刘小学学生在干净整洁的餐厅用餐,近年来我市各级学校办学条件完成提档升级
锻造队伍为教育注入源头活水
教之本,在于师。 2010年,我市建立起“退补相当”的教师补充长效机制,陆续创新实施了教师“县管校聘”、临时编制专户、教师招聘面试前置、面向部属重点师范院校说课招聘教师等制度,每年新聘教师1500人以上,自2012年以来累计招聘1.4万人。据市教育与体育局统计,目前全市共有教师近6万人,小学教师大学专科以上学历者占比近九成,初中教师本科学历者占比近八成,普通高中教师本科学历者占比超过98%。
时光回溯到1949年,当时德州共有各级各类教师4019人,包含师范讲习所教师在内的中学教师队伍仅有112人,师资不足导致一名教师负责所有科目是常态。同时,教师学历低下,小学教师中有大学专科以上学历的仅占2.2%。直到1980年,小学教师初中及以下学历者仍占46.76%。
上世纪80年代后,通过进修、函授、电大等形式,教师队伍文化素质持续改善。不过,培训规模、水平与如今的培训不可同日而语。近年来,我市先后出台《德州市中长期教师培训计划》等系列配套文件并付诸行动。从面向各县市区教育局长的干部培训班,到面向各级校长的依法治校培训,从面向各学科教研员的高端培训班,到面向基层教师的“互联网+专业发展”培训,再到幼儿园园长教师培训、学校安全管理高级研修、学校食品安全培训……近4年,德州市教育系统每年培训人数都超过5万人,实现了从教师、校长到教研员、教育干部的全覆盖。
今年7月,省教育厅评出第三期齐鲁名校长和第四期齐鲁名师,我市4名校长、 8名教师入选。至此,我市已拥有10名齐鲁名校长、 16名齐鲁名师。我市正逐步打造出一支勇于担当的教育干部队伍、一支理念先进的校长队伍、一支专业专长的教研员队伍和一支德艺双修的教师队伍。
▲德城区第二实验小学学生在上阅读课,我市教育阅读经验成果已经走上全国讲台
深化改革让素质教育落地生根
今年8月,第三届全国中小学教师读写活动暨2019阅读育人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我市校长教师代表上台分享了教育阅读经典案例。
新中国成立乃至改革开放后很长一段时期内,德州教育沿着“重分数轻能力、重书本轻实践”的轨道行进。2002年,素质教育的幼苗在我市萌发,德城、禹城开始实施以素质教育为核心内容的新课程改革试点。随后几年,全市掀起素质教育热潮——减轻课业负担,向45分钟课堂要效率,开展“四节”活动,丰富社团活动,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推动安全知识进课堂,利用各类校外实践活动基地,引导学生走向田间、工厂,提升责任意识、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2014年底,我市启动基础教育综合改革,编制出台《德州市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施方案》,从具体教学环节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推动实施《德州市基础教育创新教学方法实施方案》,推行“选课走班”教学,建立28个改革项目试验区。2015年起,通过德育课程化、任务项目化、项目课题化的方式,全面推进中小学德育综合改革,小学阶段主要开展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初中阶段主要开展价值感知教育,高中阶段主要开展价值认同教育。2016年成立市教科院,推进高效课堂建设、强化特色教学和教育改革,加强音体美、传统文化和国学经典教育,推行“订单式教研”,助力创建特色学校。
考试评价制度不改革,素质教育就没办法真正落地。2018年,我市开始实行“分数+等级”的中考录取方式,推动建立健全多次考试、等级表达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机制,引导学校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和评价。
国学、剪纸、阅读、足球、轮滑、围棋……如今我市学校的课程表越来越丰富,纷纷形成独具特色的育人路径,一批批足球特色学校、阅读特色学校、科技特色学校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全面提升育人能力,培养多层次人才
新中国成立初期,德州仅有3所中学,上大学对绝大多数德州人而言,是可望而不可即的。进入21世纪以来,我市高中教育质量连年攀升。8月中旬,2019年高考录取工作落下帷幕,我市重点本科上线首次突破8000人,一半以上的高中毕业生都能考上本科,上大学早已不是遥远的梦想。
今年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上,德州交通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连续12年斩获一等奖,德州职业技术学院获奖学生数量在全省高职院校中居第四位——近年来,职业教育已成为我市一张闪亮的教育名片。2013年,我市被省政府确定为省级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试验区,市委、市政府将此作为建设协同发展示范区的重要抓手,出台一系列支持职教发展的文件,投入2.92亿元建设市职业教育公共实训中心,持续推动校企合作,探索了职业院校与普通高中、本科院校的贯通培养等体制,建成初、中、高相互衔接,结构层次合理,与普通教育、成人教育相互沟通的职业教育体系,培养了大量实用型、技能型人才。
2011年以来,我市全面启动学前教育3个“三年行动计划”,着力打造“广覆盖、保基本、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目前,我市已有幼儿园1972所,其中省级示范幼儿园82所、市级一类幼儿园144所,可满足23万名幼儿的入园需求。对比1950年整个德州仅有8所幼儿园、入园幼儿230人,以及改革开放前小学化、成人化倾向明显的幼儿园,规模数量和保教能力均不可同日而语。
今年7月,市政府与中北大学签订共建中北大学德州研究生分院的协议,建成后将填补我市研究生教育空白,标志着全市高等教育事业迈上新台阶。1978年,以德州师范专科学校成立为标志,我市高等教育发展拉开序幕,40余年里,我市高等教育先后经历调整与合并,由单一的公办普通高校,发展到现在的职业技术高校、民办高校、成人高校相互协调的人才培养格局,规模效益明显提升。目前全市拥有普通高等学校4所,当年可招生2.75万人,成人高等学校在校生1.06万人,高校育人体系日趋完善、育人能力持续提升。
记者|张晓航 通讯员|董志勇 宰文斐 王立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