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芷琪
在迭代迅猛的网络流行词中,“朋克养生”堪称“常青树”。熬夜后敷贵妇面膜、火锅配中药、可乐加枸杞,这些看似矛盾的搭配,已深度融入“90后”“00后”的日常生活。它既消解了年轻人的健康焦虑,打破了养生的“中老年专属”标签,更成为其态度表达的新载体,但热潮之下,更需厘清背后的认知误区。
朋克养生的核心,是朋克精神与养生理念的错位融合——一边放纵享受不健康习惯,一边积极采取补救措施,形成“边耗边补”的生存哲学。正如朱广权所言:“孜孜不倦熬夜,勤勤恳恳护肤;啤酒泡枸杞,蹦迪带护膝”,精准勾勒出年轻人对健康与乐趣的双重渴求。相较于传统养生的严苛自律,这种“灵活适配”的模式更具亲和力:加班深夜泡杯红枣桂圆茶,追剧时贴副护眼贴,烧烤局搭配烤蔬菜与酸梅汤。它以幽默实用的形式传递“适度健康”理念,也折射出年轻群体健康意识的提前觉醒。
热潮的背后,是快节奏生活下的无奈折中。面对学业压力、职场竞争与社交需求,年轻人既难以割舍熬夜、重口饮食等“情绪出口”,又深知健康重要性,朋克养生便成为平衡二者的“最优解”。这种需求更催生了消费变革:配料表、营养成分成为食品选择的核心参考,护眼仪、按摩仪等养生产品跻身年轻人购物车,健康消费从“小众”走向“大众”,成为其热爱生活的鲜活注脚。
但必须警惕的是,朋克养生终究是“拆东墙补西墙”的权宜之计,绝非健康正道。健康不是简单的“正负相抵”:熬夜造成的内分泌失调、认知下降,绝非面膜眼霜能补救;重油重盐引发的代谢负担,也不是一杯凉茶就能消解。更值得警惕的是,部分商家借“无糖”“零负担”噱头误导消费,进一步加剧认知偏差。长期依赖这种碎片化补偿,只会加重身体负担,背离养生初衷。
真正的养生,从来是科学作息、合理饮食与良好心态的长期坚持。我们不妨肯定朋克养生背后的健康觉醒,但更需引导年轻人跳出“边耗边补”的误区。唯有树立全面深远的健康观念,将养生融入日常肌理,才能让年轻一代真正实现“健康并快乐着”。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编辑|李榕
审核|胥爱珍 终审|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