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前 挑大梁·非凡“十四五” | 特种电缆里的“匠心密码”

11月6日,踏入山东中禾电缆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只见一根根铜导体在工人们熟练的操作下,依次经历绞线、绝缘、交联等一道道精细工序,逐渐“蜕变”成不同规格的电缆。这些电缆,不仅是工业生产的“血管”与“神经”,更是中禾电缆科技有限公司坚守匠心、追求卓越品质的生动见证。

“要制造出高品质的电缆,绝非易事,需要在各个环节上持之以恒地专注发力。每一根下线的电缆产品,都要历经几十项严苛检测,只有全部合格才能出厂。”山东中禾电缆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赵征介绍。作为一家集电线电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凭借300余台(套)先进的生产及检测设备,构筑起强大的产能基础。其产品广泛应用于电力、能源、交通、化工、钢铁等重点行业,不仅在国内市场站稳脚跟,更远销北美、东南亚等国际市场。

攻坚克难 追求尖端

在现代工业体系中,特种电缆堪称工业运行的“生命线”。每一座化工厂的安全稳定运行、每一度清洁电力的可靠输送、每一次火灾中对生命的紧急救援,背后都离不开特种电缆。

中禾电缆的明星产品,就是铝合金特种电缆。作为传统铜缆的替代品,铝合金电缆凭借成本低、重量轻等显著优势,在电力传输领域得到广泛应用。随着“碳中和”“碳达峰”的提出,以及国内新型绿色能源的发展,近几年光伏线缆的市场逐渐扩大,现在更是有了海上光伏。

海上光伏用电缆的要求远高于传统光伏电缆,需具备耐水、耐盐雾、耐腐蚀、耐油等特性。面对这些严苛条件,中禾电缆并未退缩,而是主动抓住机遇、迎难而上,最终成功研发出 “一种耐水型铝合金芯光伏电缆及其制备工艺”,并获得发明专利授权。公司技术中心总工程师李晗介绍:“我们组建了专业研发团队,依托公司多年积累的铝合金特种电缆生产经验,全力推进‘耐水型铝合金芯光伏电缆’的研发工作。研发过程中,我们与某研究机构深度合作,定制开发电缆专用新型材料,确保产品实现长期稳定的防水效果。同时持续优化生产工艺,借助公司自有辐照加速器设备,从材料分子结构层面进行‘改造’,进一步提升了电缆的机械性能与使用寿命。”

凭借这支逐渐成熟的技术支持团队,以及他们持之以恒的努力与创新,中禾电缆在技术研发上取得丰硕成果——公司先后斩获23项实用新型专利、6个发明专利,取得了创新型中小企业、CANAS认证等荣誉。

严格把控  铸就卓越

质量是企业发展的生命线,也是中禾电缆高层会议上永恒的核心议题。“今天的订单取决于昨天的质量,今天的质量决定着明天的订单”“抓质量就是抓饭碗”,这些质朴而有力的话语,是公司全体员工心中坚守的质量信条。

中禾电缆严守源头质量关,对铜、铝等金属材料,以及塑料等绝缘、护套材料,均开展精细筛选与严格检验。在原材料入场前,专业的质检团队运用先进检测设备,依照标准,对每一批原材料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测,从源头确保材料的纯度、性能等指标符合高标准的质量要求,为后续生产环节筑牢坚实根基。只有通过层层检验、完全达标的原材料,才有资格进入生产车间。

为了将质量管控落实到每一个生产环节,中禾电缆建立起生产经营“全流程质量责任制”。质量责任层层分解,从公司高层到一线员工,每个人都明确自己在质量管控中的职责,并签署质量承诺书,形成一张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严密品控网络。在企业内部,大力推行“5S管理”“精益生产”“标杆管理”等科学管理方法,将质量管理融入日常生产的每一个细节。员工们严格执行自检、互检、专检相结合的质量检测制度,在生产过程中及时发现并解决质量问题,严之又严地保证产品品质。

在中禾电缆的生产车间,看着一根根铜铝导体经过各个标准化工序后,成为成品电缆,整齐码放在收线盘上,赵征感慨:“电缆制造,连接的不仅是电路,更是责任与信任。我们所坚守的‘安全底线’,并非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融入每一道工序、每一次检测的对品质的极致追求,这也是我们的匠心所在。”

服务客户  精益求精

匠心也藏在企业服务里。公司副总经理宋建伟坦言:“服务客户既要精雕细琢,更得把匠心揉进每个细节,从供货到售后,全流程贴紧需求,让服务超出客户期待。”

去年7月,在新疆的光伏发电项目现场,中禾电缆提供的20万米铝合金电缆遭遇挑战。新疆沙漠地区环境恶劣,戈壁滩上遍布尖锐的石头,加上施工人员操作经验不足,部分电缆外壳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损伤,若不及时处理,不仅会影响项目施工进度,还可能埋下安全隐患。中禾电缆得知情况后,第一时间响应,迅速组建10人专业技术团队,马不停蹄地奔赴新疆施工现场。技术人员顶着高温酷暑,每天在沙漠中奔波忙碌。他们仔细检查每一段受损电缆,制定详细的修复方案,手把手地指导施工人员正确操作。经过一个月的不懈努力,终于成功修复所有受损电缆,确保了项目的顺利推进,赢得了客户的高度赞誉。

今年在为河北某处150MW风电项目供货时,中禾电缆再次面临考验。该项目作为当地重点发展的清洁能源项目,对当地能源结构优化和绿色低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工程时间紧、任务重,项目方要求必须在规定的窗口期内交货。面对这一艰巨任务,公司上下迅速行动,全员加班加点。从生产一线的工人到管理部门的员工,每个人都全身心投入到紧张的生产工作中。技术人员优化生产工艺,提高生产效率;管理人员合理调配资源,确保生产流程顺畅。最终,中禾电缆成功将原本两个月的交货时间提前了10天,按时将优质电缆交付到项目方手中,为风电项目的按时开工提供了有力保障。

一边是用心卖产品,一边是全力送服务。长期以来,中禾电缆始终坚守对客户的承诺:任抽任检,并对产品实行质量“三包”。这一承诺看似简单,背后却蕴含着中禾电缆对产品质量的高度自信和对客户权益的充分保障。为了践行这一承诺,中禾电缆建立了完善的质量追溯体系,从原材料采购到产品生产、销售,每一个环节都有详细记录,确保在出现质量问题时能够迅速溯源并解决。此外,中禾电缆还会根据合作客户项目的分布情况,精心安排专人对接每个项目。这些工作人员不仅在项目现场提供专业的指导和指令辅助,协助客户进行货物验收,还会定期回访客户,了解产品使用情况,及时收集客户反馈,为产品改进和服务优化提供依据。通过这种全方位、全过程的服务,中禾电缆与客户建立了深厚的信任关系,客户满意度持续提升,品牌口碑日益响亮。

记者随笔:

在喜欢追求速度与规模的当下,我们习惯于迎合风口与红利。然而,总有这样一些企业,他们将“今天的质量”与“明天的订单”画上等号,将质量视为饭碗,把标准刻入骨髓,用一道道工序编织安全的底线。这背后,已不仅是技术层面的精进,更是一种生存模式的选择。当产品用在了千家万户、重大工程,甚至偏远险峻的边疆与海上项目,制造者的良心便成了最关键的“绝缘层”。

中禾的故事告诉我们,工业的生命力,不仅在于技术的尖端,更在于注入产品的那份责任感。它让冷硬的工业品有了温度,让“齐河制造”的招牌,因这份沉甸甸的信任而更加闪亮。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记者、编辑|钟伟 王岳琪 通讯员|宗兆兴
审核|杨永峰 终审|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