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陵:跃丰河防洪治理工程完工

近日,随着跃丰河防洪治理工程全面完工,北段新改建的堤顶路平坦畅通,不时有村民开着农用车在田野间穿行忙碌。“这一片区域地势高,以前,黄河水过来难,灌溉是老大难。”丁坞镇曹寨村村民张广林感慨,“现在好了,闸门一开,旱能浇涝能排,咱种庄稼有保障了!”

跃丰河南起德惠新河,向北穿越马颊河,止于漳卫新河,是纵贯乐陵南北的输水“大动脉”,也是乐陵市西部防洪排涝和输水灌溉的关键通道。然而,近年来,由于部分河段淤积,需要引水灌溉时,周边农户常因河道调蓄功能受限而“望河兴叹”,河道行洪能力不够,一些支沟排涝不畅,汛期庄稼易受渍涝。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乐陵市下决心根治跃丰河“顽疾”。2024年3月,工程正式开工,首要任务是对跃丰河北段15.2公里河道彻底清淤,并下挖河道1.5米,提升行洪通道的过流能力。同时,治理支沟42公里,改建、新建涵闸21座,清除了阻水障碍。

事实上,乐陵市对跃丰河的治理早已开始。2022年,实施了跃丰河南段提升改造综合治理工程,完成河道清淤14.18公里,新建涵闸33座、桥梁8座,铺设堤顶道路14.18公里;2023年,开展跃丰河中段综合治理工程,对13.42公里堤顶路实施硬化,并新建马颊河跃丰桥1座。今年的治理工程完工后,实现跃丰河堤顶路的全线贯通,以及德惠新河、马颊河、漳卫新河三条大河的连通。

治理工程不仅强健了河道的“体魄”,还赋予了它智慧的“大脑”。在乐陵市水利局的智慧水利防洪调度中心,大屏幕上实时显示着骨干河道和关键枢纽的水位、流量、雨量等数据。这是此次工程配套建设的“智慧水利”系统,它在关键点位布设了水位与视频监控点、流量监测站和雨量站。

“过去调度涵闸、泵站,很大程度上依赖经验判断和人工巡查。现在,通过实时监控平台,我们可以精准掌握全流域水情,科学决策,一键调度。”乐陵市水利局建设科副科长刘国勇介绍,这套系统如同为防汛安上了“千里眼”和“顺风耳”,在节约大量人力的同时,大幅提升了防洪调度的效率与现代化水平,筑起了一道无形的“数字堤坝”。

昔日淤积的“梗阻河”,如今成水清岸绿、灌排自如的“丰收渠”,感受最深的是周边村民。

跃丰河累计42.8公里的堤顶路全线贯通后,这条蜿蜒的“民生路”“风景路”,不仅满足了工程管理和防汛抢险的应急需求,更极大地便利了沿线丁坞镇等6个乡镇、街道居民的日常出行。“路通了,心也畅快了!”张广林说,“去邻村走亲戚、下地干活,都比以前方便太多了。”

不仅如此,乐陵市还同步实施了乡村沟渠治理工程,对86条、总长171.37公里的淤堵沟渠进行疏浚,全部完成后,将彻底打通农业灌溉“最后一公里”。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记者|胥爱珍 通讯员|李寒
审核|胥爱珍 终审|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