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六点,天衢新区袁桥镇的写字楼里涌出下班的人流,但他们中的许多人并未匆匆离去。园区内的咖啡馆、健身房和小酒馆渐次亮起温暖的灯光,人流从办公楼自然汇入这些空间,松弛的交谈声与白天的繁忙景象形成了奇妙的衔接。
这并非偶然,而是袁桥镇着力打造的“8+12”全时段服务体系希望看到的日常一幕。在这里,产业园的夜晚不再归于沉寂,而是切换到了另一种充满活力的节奏。

为探索产业与城市、生活与工作的深度融合路径,天衢新区袁桥镇以建设高质量产业社区为目标,从产业布局、企业服务、生活配套、文化氛围和交通网络等多个维度系统推进,逐步构建起一个宜业、宜居、宜行的一体化社区新格局。
其中,“8+12”全时段服务体系成为关键支撑——
“8小时产业服务圈”整合投资顾问、法律咨询、人才中介、科技金融等专业资源,为企业日常运营提供“零距离、高效率”的支持;
“12小时职场交往圈”则覆盖健身中心、商务餐饮、路演空间等设施,既服务于商务交流,也赋能员工的业余生活。

“这不只是一个时间概念,它代表企业正常运营期间所有服务需求的‘即时响应’。”袁桥镇党委书记张艳照这样解读。他认为,“8+12”是对产业社区理解的一种深化,企业要的不仅是空间,更是生态;员工追求的不只是工作,更是一种生活。
从初创企业的众创空间、共享会议室,到成长型企业的扩租空间预留,再到为成熟企业定制的总部办公与研发场所……袁桥镇与高创中心牵头打造“园区首席服务团队”,镇党建工作办公室、经济发展办公室等部门靠上指导,以“一站式配齐”的思路,全程护航企业成长的每一个阶段。

目前,园区内的350套人才公寓住满了来自天南地北的年轻人。15分钟生活圈内,4个成熟小区环绕,5条公交线路衔接城市脉络,4公里外的高铁站更为商务出行提供了便利。711、库迪咖啡、易动健身、音炙新酌局等品牌的入驻,也让“食、游、购、娱”得以在员工身边实现。
“去年刚搬进来时,这里还只能算是一个标准的产业园。”原始天空(德州)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俊华坦言,“而现在,它越来越像一个‘家’。”优越的区位加上有温度的服务,让不少企业从“信任试水温”转向“认可扎深根”。

王俊华所在的公司就是一个缩影:“起初我们只租了200平方米试水,现在扩租到了1000平方米。落户以来,年销售收入已突破千万元。”
这一理念,正渗透在园区的每一个细节中:定期“读书漂流”、节假日邻里联欢、专业路演大厅、共享厨房、商务对接、休闲交流……袁桥镇产业社区,正悄然重塑“产城人融合”的内涵。
在这里,8小时与12小时早已超越简单的时间划分,它们交织在一起,奏出一曲创业与生活和谐共生的交响。而像王俊华这样的创业者,既是这首乐曲的演奏者,也是其中最动人的音符。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记者|刘潇 通讯员|毕金豹 都晓彤 编辑|赵鑫玲
审核|钟伟 终审|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