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动脉”润齐鲁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12月12日,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迎来全面通水五周年,同时也是我省所处的东线一期工程通水六周年。如今,这条镶嵌在齐鲁大地的“T”字型蓝色“动脉”,不仅提供沿线居民生活保障水、生产必需水、河湖生态水,更盘活了南北相通、东西互济的大水脉,成为润泽齐鲁的黄金水道。

六年调水近40亿立方米
水安全保障全面提升

12月11日,南水北调东线山东段台儿庄泵站开机运行,我省正式启动本年度省界调水工作。

“这是南水北调山东段工程安全运行的第七个年头,南水北调水已成为我省重要的供水水源。”省水利厅副厅长马承新介绍,自2013年11月15日试通水以来,南水北调山东段工程已顺利完成了六个年度调水任务,累计调入我省水量39.21亿立方米,全省已有枣庄、济宁、济南、聊城、德州、淄博、滨州、东营、潍坊、青岛、烟台、威海等12个市调引长江水,61个县(市、区)因此受益。本年度,我省将从省界抽江水7.03亿立方米,向沿线12市净供水4.34亿立方米。

通水六年来,南水北调东线山东段通过近1200公里的干线工程与南水北调配套工程及其他水利工程相衔接,形成了南北相通、东西互济的现代水网工程体系,不仅缓解了水资源短缺矛盾,更打通了调引长江水的通道,构建起长江水、黄河水、当地水联合调度、优化配置的骨干水网,增强了特殊干旱年份水资源供给和水安全保障能力。

尤其是2014年以来,面对胶东四市降水持续偏少等问题,我省统筹组织南水北调、引黄济青、胶东调水工程向胶东四市实施了4次抗旱应急调水。南水北调工程突破汛期不供水的规划设计,连续3年实施汛期调水,成为胶东地区城市供水安全的重要保障。

在鲁北部分地区,由于浅层地下水苦咸,深层地下水含氟高,饮水安全一直是当地老百姓的心病。2015年底,武城县开始引入长江水,使老百姓彻底告别了饮用高氟水、苦咸水的历史。“以前只能喝井水,味道苦涩不说,大家普遍有黄牙病,脚后跟疼。如今喝上长江水,口感好了,也没有水垢,变化很明显。”武城县郝王庄镇萱草水乡社区居民张金云说。

昔日河湖华丽变身
水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冬日的南四湖水面清澈、水天相接。日渐苍黄的芦苇随风摇曳,不时有鸟儿展翅飞过。回望十多年前,这里却是另一番模样。据原山东省南水北调局党委书记、局长孙义福介绍,2002年东线工程启动时,调水沿线水质污染十分严重,作为重要调蓄水库和调水通道的南四湖、东平湖均为劣五类水。

“南水北调工程关键在治污、重点在治污、难点在治污。”按照国家南水北调治污规划,调水干线要达到三类水质目标,需削减污染负荷绝对量80%以上,治理难度非常之大。

山东创造性地实施“治、用、保”流域治污体系,开创了全国第一个劣五类水体通过治污达到三类水体的典范。“不仅绝迹多年的银鱼、鳜鱼、毛刀鱼等对水质要求比较高的鱼类重新出现,连多年罕见的震旦雅雀、赤麻鸭,还有号称‘水中凤凰’的水雉也回来了。”微山县摄影爱好者陈保成告诉记者,近几年,他在南四湖周边拍到的鸟类多达100多种。

水质改善了,但要维持良好的水环境离不开水源的补给。资料显示,2014年6月,持续干旱导致南四湖湖区蓄水不足历年同期的两成,水位降至2003年以来最低,生态告急。同年8月5日,通过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从长江向南四湖实施生态应急调水,历时20天,入湖水量达到8000万立方米,湖区水位逐渐回升,湖面也逐渐扩大。

“南水北调工程的通水,彻底改变了南四湖、东平湖无法跨流域补源的历史。”南水北调东线山东干线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高德刚介绍,截至目前,南水北调工程先后向南四湖、东平湖及南水北调工程调蓄水库进行生态补水3.64亿立方米,有效改善了湖区生产、生活、生态环境,避免了湖泊干涸导致的生态灾难。

此外,自南水北调济平干渠工程2005年通水运行以来,先后通过调引长江水、黄河水累计为小清河补源1.1亿立方米,为济南市保泉补源供水1.65亿立方米,极大改善了小清河济南市区段水质和生态环境,有力保障了济南泉水持续喷涌。

助力沿线防洪排涝
工程社会效益不断凸显

一渠清水北上齐鲁,在提升供水安全和生态保障的同时,这座世界上最大的调水工程还带来了巨大的社会效益。

“通过泵站工程、渠道工程等与沿线地区的防洪除涝工程有效对接、联动实施,城市防洪和农田排涝能力大大提高。”南水北调东线山东干线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瞿潇告诉记者,在抗击台风“利奇马”过程中,南水北调工程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年夏天,受台风“利奇马”影响,自8月10日起,我省多市出现暴雨到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8月11日,在位于南水北调苏鲁省界调水起点的枣庄市台儿庄城区,平均降雨量已达到160毫米,城区水位达到26.06米,防汛形势异常严峻。但是,城区洪水无法自排入运河,同时,因排涝能力有限,已无法缓解城市排水压力。

面对严峻的防汛形势,根据相关协议,经省防指指示,台儿庄泵站开启一台机组为地方排涝。回忆起当时情形,南水北调东线山东干线枣庄管理局台儿庄泵站管理处副主任刘钦冬感叹:“这是泵站建成十年来,首次为台儿庄城区防汛开机,若没有台儿庄泵站协助排涝,整个城区将面临严重内涝的险境。”同样的紧急情况还发生在小清河干流抢险过程中。通过连夜挖通分洪连接渠,及时让小清河干流洪水分入南水北调胶东输水渠道,顺利实现分洪600余万立方米,使沿岸地区遭受的洪水和内涝灾害得到有效缓解。

南水北调工程的社会效益还不仅如此。在建设过程中,南四湖至东平湖段南水北调工程与航运相结合,打通了两湖段的水上通道,新增通航里程62公里;京杭大运河韩庄运河段航道由三级航道提升至二级航道,通航能力明显提高。南水北调21项中水截蓄导用工程与防洪除涝、灌溉、生态保护等结合实施,在有效发挥工程的水质保障功能同时,每年可消化中水2亿立方米,我省30个县(市、区)直接获益,增加农田有效灌溉面积200余万亩。

六年来,这条蓝色大动脉已然成为我省的供水要道。同时,伴随着今年11月28日,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北延应急供水工程在临清市开工建设,未来河北省和天津市将通过从我省继续向北延伸的新输水渠道用上长江水。这意味着,南水北调山东段工程在保障我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同时,还将服务国家发展大局,进一步凸显工程战略价值和社会效益。

来源:大众日报·海报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