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市作家协会抗疫作品专辑(十八)


德州市作家协会抗疫作品专辑(十八)


庚子春暖(外一首)

文/贺同赏

上下鹊鸣树,疾徐猫过墙。

雪消春日暖,柳色自初黄。

青天云絮厚,碧水柳条新。

春色还依旧,殷勤到汉滨。


七律·武汉加油

文/赵慧卿


幽灵祸起警尘心,荆楚吹扬集结音。

火凭东风清疫怪,雷携春雨涤瘟淫。

白衣天使披盔甲,医者仁心誉古今。

共济同舟迎胜日,平安康泰早来临。


读书之善与境界(新韵)

文/王存昌


墨韵书香紫气紫,静斋听雨沐春风。

蝶怜原野千花媚,禅望江河万水空。

古有方格藏靓丽,今执寸幕蕴超能。

不闻俚语求学问,中外华章伴我行。

我们和你们有个约定,叫春天!

——写给战斗在防控疫情一线医护人员的一封信

文/邢雅妮

敬爱的战斗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医护人员:

       你们好!新型冠状病毒肆虐地在中国横行霸道。而疫情最严重的武汉也已经封城。你们被调往武汉,马不停蹄地工作在前线。你们的努力,全国人民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你们用凡人的血肉之躯,挡住了病毒疯狂的进攻。你们在紧急关头,挺身而出,用生命建筑一道防护墙,将身后的我们保护起来。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你们是冲锋陷阵,披荆斩棘的士兵;在这场摧折生命的严冬,你们是春风般温暖的白衣天使;在这个不同寻常的新年,你们是幸福平安的信使;在这股灾难的洪流中,你们任名字随波漂去,却拯救出一条条在生与死边缘挣扎呻吟的生命。

      你们是最美的逆行者。我们总叫你们是人间天使!但当你们摘下口罩,你们脸上被口罩勒出的一道道深深的红色印痕,才让我们突然意识到,你们并非天使,你们也是孩子的父母,父母的孩子!我们为那些因病毒而逝去的生命痛心,为这些默默奉献的医护人员疼心,更为举国上下时刻都在为“武汉加油”的人暖心。看到物资源源不断地被送往武汉时,我幡然醒悟:“这就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中国精神!你们的勇气与毅力,都将彪炳史册,流传在故事里。你们的面孔是陌生的,但你们无私的情感使我们感到亲近!哪怕新年寂寥冷清,哪怕疫情胶着令人些许紧张,你们胸腔间的火焰都是那样繁盛。燃烧了这段坎坷的冬日,消除了人们心中的恐慌,使我,使我们,都在暗暗积攒涅槃重生的力量!

      你们是新型冠状病毒的克星,是千万患者的救星,更是幸福生活的准星!你们中有身患渐冻症、身体虚弱却仍挑灯夜战的张院长,您这份责任感,将超越转瞬即逝的生命与脆弱卑微的肉体,在后人必经之路上闪烁着亘古不变的光;你们中有84岁高龄却誓与病毒奋战到底的钟南山院士,有脸上热泪纵横,心里挂念战友却越战越勇的胡明医生……你们抗击病毒,我们安心守家。当我将目光聚焦到手机上那条渐渐趋于平缓的表示患者数量的直线,与那条累积上升的表示治愈人数的直线时,第一次,冰冷理性的数据与图像触动了我心中的温暖感性。正因为你们,使我怀有在漫漫长夜中提灯前行、安心过夜的力量。

      流水只有撞击到底部才会释放无限的生命力,什么时候能出门看看呐。我想看隔膜的薄冰融化,我想看透彻的湖水,我想看被雪掩盖的生命,都在这无限春光里复活。想看风吹细柳折细腰,想听童谣声声伴长吆,想欣赏生命华美的乐章再度张扬地飘扬。更重要的是,我们都希望,那时你们也可以脱下白大褂,穿上舒适休闲的春装,回归到你们各自的生活,继续扮演你们父亲母亲、儿子女儿的角色。温柔春光,我们可以一起畅享。

      所以,我将新年愿望许为:愿春暖花开之际,愿万物复苏之时,中国必将迎来生命的春天。我们和你们有个温暖的约定,叫春天。

      当华美的叶片落尽,生命的脉络才历历可见。——引自《似水年华》


邢雅妮

德州市第九中学八年级29班

2020年2月13日

巾帼不让须眉

文/张金凯


      凌晨一点多了,天气很冷。灯光比平时显得有些惨淡,大街上却空无一人。其实不是因为夜深,是人们在配合政府进行新冠状肺炎战“疫”行动。

      一个小区大门上挂着一块蓝色的牌子,上面写着“严禁外地人员进入” “减少小区人员出入”两行白色大字,特别醒目,下面还有一趟小字,“本小区夜间10:00后,禁止车辆人员出入”。门口站着两个人,都戴着白色的口罩,看不清他们的面容。个子矮的、身材下身显得有些臃肿,肯定穿上了厚厚的棉裤,上身是一件漂亮的长羽绒服,能多少掩住一点腿部。那个高挑个好像不怕冷,穿的比较单薄,上身是件短小的羽绒袄。

      二人不停地原地走动,桌旁有两把椅子,他们不会坐下来,因为天太冷了。穿的较厚那个人似乎活动的更频繁,不时地重新整理下帽子,一会又重重地跺跺脚,仿佛要抖掉身上的寒冷。

     “大姨,这么晚了,你等会怎么回去?”

     “骑电动车啊。”

     “你们街道办怎么不让男同志值夜班啊。”

     “我们街道办不分男女,何况我们四个人中就有三个女的,总不能让一个男同志值一大晚上夜班吧。”女同志笑着说,“别说这种情况,就是平常半夜12点集合我们也准时赶到,没有一个迟到的。”

     果然,从说话里听出高个是个小伙子,就是有活力。另一个岁数大的,是街道办社区女干部。

     街道办除夕那天就安排了工作,作为上有老下有小的女同志们,主动请缨,要求冲在第一线。“我是党员。把最危险的留给我!”“群众需要,我们就得上!”多么铿锵有力的誓言。

     她们展开的党旗是那么的鲜艳,请战书上摁着鲜红的手印,她们美丽的身影飘荡在小区内外。有的在小区门前不时地把手伸到嘴边哈哈气,暖和暖和冻得僵硬的写字的手;有的戴着口罩提着给用户购买的生活用品,装在好几个方便袋里,看他们吃力的样子真的让人很心疼;这个正在楼道清洁消毒,看不清她的面容,因为她穿戴齐整,被隔离服包裹的严严实实,身上的喷雾器背起来有些重,看起来显得不协调,不过那操作喷雾器走动的步子是那么的潇洒。人们也聆听到了她们的心声,街道办女干部写的诗和散文发表到《德州日报》上,作为一位文学爱好者,如果有了激情不把自己的心拿出来晒一晒,会憋的很难受,文中的语言看出了真感情,因为她首先把自己感动了,所以朴实自然的语言和表达的意愿相一致,心里要说的话也就不经意地流露出来了。

     她们和所有人一样,同样知道疫情的严重性,她们也害怕,也担心家里的老人和孩子,但她们明白作为街道办的干部,应该义无反顾的冲在前头。因为她们就是疫情防控最基层一线的信息员、战斗员,为广大居民筑牢安全防线。面对疫情肆虐,她们穿大街、走小巷、进社区,张贴宣传海报,到每一户排查人员信息、发放宣传材料,将最新的疫情知识送给每一位居民,让他们坚定信心,由政府做坚强后盾,一定能取得战“疫”的最后胜利。

     “世间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街道办的女同志们和男同志们一样,在抗击新冠状肺炎战“疫”的第一线奋战着。每日每夜,每时每刻,同样一站就是一天,小小网格员,超级大能量,她们比男同志来得更细心,总能很快辨认出小区里的“陌生人”,及时排查。她们用温柔感化着身边的人,用实际行动做到隔离疫情不隔离爱。

     人们曾为疫情造成的人员伤亡痛苦过;曾为治好的第一位病人喜悦过;也曾为全国各地增援武汉的白衣天使振奋过。人们也肯定会被这些默默无闻的街道办女英雄们所感动。她们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妇女能顶半边天,巾帼不让须眉。

     人性之美,希望之光!一个一个的捷报频频传来,冬天终究会过去,春天一定会到来,山河无恙,国泰民安。


谁在敲门?

文/王春玲(夏津)

     天阴沉沉地,小区里静悄悄。

     我在家看着手机,百无聊赖。一会一刷疫情更新,心里有些憋闷。咚、咚、咚,有人敲门,我和儿子都睁大双眼,看着那扇紧闭的门。这个时候,谁来敲门啊!我站起来,儿子拉拉我的衣角,示意不让我开。我轻轻地来到门前从猫眼往外看,是两个带着口罩的人,不认识。外面的人又接着敲门,我问:“谁啊?”,外面的人回答“我们是开发区管委会的,入户登记。”。我戴上口罩开开门,是两个年轻人,他们也戴着普通的口罩。他们问得挺详细:有没有武汉回来的人,家里有几口人,有没有发热,咳嗽症状,姓名,工作单位,手机号等,看来各级政府真的非常重视这个疫情。

     儿子继续看书,我也准备择菜,饭要吃,日子还得过。庆幸年前准备了不少年货,足够吃上半月的。我忽然想起来,以前我家做棉花生意时还剩了些细纱布,放着无用,丢了可惜,何不用来做些口罩备下。我翻箱倒柜找出那些沉睡了多年的纱布,试着叠上十几层,就是以前我们常用的那种棉纱口罩。我还真有些小激动,真是庆幸没扔掉这些看似没用的东西。

     咚咚咚,又传来了敲门声。排查的刚走,又是谁呀,该不会是那个爱串门的大姨吧?我悄悄地从猫眼看去,白头发老太太,还戴着N95口罩,真是她!老太太啊,你烦不烦,这个时候怎么能随便串门呢。我没敢出声,不开门她一会就该走了。咚咚咚,敲门声再次响起,声音更大了。该怎么办呢?开吧,实在是不敢开,外面的宣传车一直在喊,到处都是倡议不串门的段子,非常时期也确实害怕,谁带着病毒又看不出来。不开吧,万一老太太有什么急事需要帮忙呢,这个老太太可是个热心人,谁家有事都乐于相助。

“谁啊?”我明知故问。

    “梅梅,是我,你一楼的大姨。”

    “你别开门,我说几句话就走。小区防控前,我那开药店的儿子给我送来了好多84消毒液、酒精和一些口罩。我老两口也用不了,就分给邻居们一些。我把方便袋挂在手把手上了,等一会我走了,你拿进去吧。”

     “这个老太太还真会做买卖,替儿子卖货呢!”我心里想着,却没有说。

    “谢谢啦,大姨,钱以后再给您吧。”

     老太太已经迈着蹒跚的脚步下楼了,她还真听宣传,不用电梯。我打开房门,一个白色方便袋挂在门把手上,两瓶84消毒液,两瓶带喷头的酒精,三包口罩,方便袋上还有酒精的味道,是老太太刚喷过酒精吧。在方便袋最下面还有一张小纸条,歪歪斜斜地写着:不要钱!

     此刻,我说不出心中真正的滋味。


(作者王春玲,夏津县第二实验小学教师)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来源:德州市作家协会

编辑:李玉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