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日,山东省对口支援黄冈市疫情防控前方指挥部医疗防治组,向各医疗队发出进一步加强院感防控的通知,再次将这项工作推到了新的高度。
院感防控,即对医院感染的防控工作。1月26日凌晨3:00,山东省第一批援助湖北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医疗队(以下简称山东医疗队)刚刚抵达黄冈,领队张韬就在党支部扩大会上呼吁,只有能有效保护自己,才能帮助别人。一场山东医疗队的阵地保卫战,作为抗击疫情阻击战的重要组成部分,率先打响。
“行军打仗,安营扎寨最重要”
1月26日,刚刚到达驻地不久,队员们就自学起国家卫健委下发的诊疗方案,提高对院感防控的认识和理解水平。
1月27日上午,山东医疗队135名医护人员先集中学习,对新冠肺炎诊疗规范、院感防控指南进行系统学习,制订相应操作规范,接受全面系统培训和反复实践演练,经严格考核合格后上岗。晚7:30,山东医疗队作为第一支医疗队,进驻尚未建设完工的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
“行军打仗,安营扎寨最重要。”山东医疗队院感防控组组长、滨州市人民医院感染病科左凯认为,扎不好,造成非战斗性减员,犹如抱薪救火。做好院感防控,可以保护一大批人,不仅保护医务人员,也保护包括病人、陪护、保安、保洁、维修等所有与医院相关的非医护人员。
随后,队员们既当设计师,又当工程师,还做保洁员,立即着手对原本按普通病房设计的病区按感染病房要求改造,设立防护设施,开辟医务人员通道和病员通道,划定污染区、潜在污染区、清洁区,以及居于连接部位的两个缓冲间。经过30多个小时的努力,南楼四层被开辟成基本满足收治呼吸道病人条件的感染隔离病房,两个病区共100张床位。
培养行为习惯,做到“眼前无门,心中有门”
1月28日晚11:00,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山东医疗队迎来了第一批新冠肺炎患者。由于队员主要来自重症医学、呼吸、感染三个专业,之前缺乏这类传染病的防护实战经验,有些队员甚至没有接触过防护服穿脱。
面对这种情况,先要树立院感理念。三区严格区分,明确功能定位,利用各色标识标线,培养每个人的行为习惯,使大家做到“眼前无门,心中有门”。
一位男护士着防护服刚进病房(污染区),因护目镜不适,转身退回缓冲间,被护士长发现后“疯狂地拍打防护玻璃”,硬把他叫了回去,因为尽管他没接触任何物品,但已在污染区暴露。
工作服不准穿出工作区,不然就会作出不好的示范。山东医疗队院感防控组副组长、青岛市市立医院感染管理科主管技师王虹介绍,医护人员穿好防护服,要第一时间进入病房,不许在办公区域(洁净区)逗留,严禁在非病房内穿防护服。
每天进病房前,所有人都先按规范穿上防护服,由专人进行检查,每个缝隙、接口处都要检查。从病房出来时,要一步步喊着口令,专人紧盯着一步步脱,对所有可能发生的暴露,都采取严格补救措施,确保万无一失。
院感防控小组每晚都会召开碰头会,梳理当日工作,对比指南规范。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默默无闻、无私奉献,呵护着整个医疗队的安全。
“100-1=0”,细节决定成败
院感防控无小事,一个很小的细节没注意到,就可能出现大问题。王虹认为,院感防控是“100-1=0”的事,不存在其他结果。比如穿脱防护服时,不经意间的一个动作:扶一扶眼镜,扯一下口罩,甚至摸一下手机、揉眼睛、抠鼻子等小动作,都可能会前功尽弃。
细节决定成败,在这场阵地防御战中,山东医疗队在实战中总结出近百条经验,编成院感防控细节指南发布。
“每天婆婆妈妈地说那么多,求的就是全员平安,没有重大意外暴露事件,没感染就是幸运!”在医疗队的日常工作中,王虹对院感防控琐碎的细节,反复讲、天天讲。目的就是要改变人的习惯,让队员们形成习惯性自觉,在工作生活中不自觉地运用,每个人安全了,大家都安全。
作为这次抗疫战争的探路者、先遣队,山东医疗队不仅在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成了各医疗队纷纷学习借鉴的模板,也为当地黄冈市妇幼保健院、黄冈市传染病医院的建设、改造工作提供了经验。
来源:大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