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和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山东省人民政府研究决定,自2020年3月7日24时起,将疫情防控应急响应级别由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调整为二级响应。应急响应级别调整后疫情防控如何做?记者采访了德州市疾控中心副主任、主任医师王壮业。
记者:目前我市的疫情防控形势是怎样的?
王壮业:截止3月10日24点,我市已连续24天没有确诊病例报告,全市各县市区均为低风险地区,防控形势持续向好;但发生输入和传播的风险仍然存在,一是境外部分国家和地区疫情持续高发、波及的国家和地区也在迅速增加,由境外输入的风险在不断上升;二是随着复工复产进程的加快和学生返校,由重点地区输入的风险也客观存在。我们还需继续落实各项防控措施,确保万无一失,否则,稍有疏忽将前功尽弃。
记者:我省为什么要调整应急响应的级别?
王壮业: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2月17日印发了《关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分区分级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出各地要综合研判,科学划分疫情风险等级,明确分级分类的防控策略,制定差异化措施。这次应急响应级别的调整,意味着省委省政府根据我省疫情防控的实际,及时制定更加具有针对性的防控策略,实施更加精准和差异化的防控措施,不标志着防控措施的降低和工作力度的弱化。
记者:应急响应级别调整后,应如何做好防控工作?
王壮业:《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规定,不同级别的应急响应主要是响应的行政区域范围不同,但应对各种级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组织机构、部门职责和响应措施等都没有区别。省委新冠肺炎疫情处置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要求“响应级别调整后,山东省保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领导机制和联防联控工作机制不变,工作力度不减。”目前主要防控措施由控制人员流动的“外防”转变为加强单位和社区管理的“内控”。我市要按照分区分级、精准防控的原则,认真落实属地责任、部门责任、单位责任、家庭责任和个人责任,抓实抓细各项防控措施。一是落实属地责任,各级党委政府要持续统筹抓好辖区的防控工作。二是落实主体责任,各部门、各单位要做好工作场所通风消毒、员工健康监测、减少人员聚集等工作。三是落实家庭和个人责任,个人和家庭成员计划从重点地区或境外返回我市,或非家庭成员的重点地区或境外人员要进入您的家庭,要提前向所在单位和社区进行申报,服从单位和社区的管理。四是落实管控责任,社区(村)实行网格化,责任到人、联系到户,做好高风险地区返回人员和境外来德人员管理等工作,细致摸排、准确掌控人员信息,做好健康监测等措施。五是加强重点场所的管理。车站、商场、酒店、宾馆、网吧、影剧院等人员密集场所要严格落实通风消毒、“进出检”、限流等措施;学校做好开学前的预案、设备、措施准备,开学后加强返校师生健康管理,严格落实封闭管理、消毒隔离、入学入托“晨午晚检”、缺课追踪等防控措施;医疗机构要严格落实逐级预检分诊制度,加强可疑患者筛查和管理,提高病例早发现、早处置能力。
记者:应急响应级别调整后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什么影响?市民个人应如何做好预防?
王壮业:随着我省应急响应级别的调整,特别是成为低风险地区以后,我市将全面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因疫情防控设立的交通卡点撤销、健康通行证有效期延长、公共交通逐步恢复、商贸服务业正常营业,将使我们的出行更加方便、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但是疫情防控这根弦仍不能放松。
不同级别的应急响应,区别主要体现在各级党委政府的职责定位,对于公众而言,不管实行哪一级应急响应,都意味着疫情没有结束,自我防护仍然是预防感染的重要手段。在日常生活中,继续服从社区健康管理的要求,少出门、戴口罩、勤洗手,不聚集、不聚餐、不串门;进入公共场所接受体温检测、如实登记个人信息,保持一米线,尽量避免乘坐厢式电梯,尽量缩短公共场所停留时间;在上下班途中实行“两点一线”模式;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要尽量间隔就座,避免不必要的交谈;保持良好的个人和家庭卫生习惯,有发热、干咳、乏力等可疑症状时,要及时通过线上咨询或到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就诊,不要自行到普通科室就诊。外地来德人员主动申领健康通行卡,按要求做好隔离观察;境外来德人员如实申报健康状况,主动配合隔离留观、信息登记、健康监测等管控措施。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记者、编辑|滕璐 通讯员|张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