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海钩沉 | 鬲国国都在禹城


鬲国国都在禹城

文|李明华

2011年9月26日,由西北大学和山东大学联合发起的“寻找古鬲国考古行动”研讨会,在山东大学举行,山东、陕西两省的考古专家、文化学者和来自陕西临潼、山阳两地鬲氏后裔集中居住地的代表参加了研讨会。陕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厅长鬲向前和其女儿鬲江慧也是与会者之一,他们父女热爱鬲文化研究,共同著有《鬲与鬲文化》一书。会议结束后的9月29日,鬲向前及部分与会专家到禹城市, 实地探寻了古鬲国遗址。

鬲国是上古时期的一个非常著名的方国。商周时期,有鬲氏族主要繁衍生活在禹城、齐河、济阳一带,活动范围约1300平方公里,人口数字不详。据传炎帝、少昊时期(约在公元前2500年前后),此地被封为鬲国,与禹息故城所叠压的高国属于同期的部落国家。

尧帝时,茫茫大地遭水淹,黎民百姓皆忧愁。舜帝摄政元年,大禹奉命治水。大禹授命之后,接受共工、鲧治水失败的教训,以疏为主,疏堵结合,不计一方一城的围堵筑壅,而是采用大手笔,号召全民采用大水冲沙的办法,利用水自身的力量,由高水位向低水位放水。大禹为实现治水方案,曾用7年的时间,在当时黄河的下游进行观天文、察地理、识人情、兴农、屯田、挖沟、修堤的活动。通过详实的考察,大禹决定采用以山东丘陵与太行山相对的一线丘陵为堤堰、向海河流域放水的方案。在此实施方案过程中,大禹广泛团结各氏族部落民众共同奋斗,安排人们在有息土的地方屯居、兴农。当时,有鬲族群也因水灾正生活在困境之中,当得知大禹率军进驻禹城治水之后,如仰天神,积极地接纳且参与其中。

大禹初进禹城时,先是落脚于鬲国西南的邻国——高国(有穷氏),有穷氏族首领皋尧热情接待,并且共同筹划治水。有鬲氏族得知后,首领亲自前来迎接大禹,并在鬲国都城西10里的具丘山为大禹一行修建了一座城堡,作为大禹治水的前线指挥中心。明代翰林刘士骥在《禹迹亭记》中载:“禹台(具丘山)在城西十里,高十仞,广倍之,相传禹所憩也”。前些年,在该遗址拣到石铲、石斧、陶纺轮 、陶弹丸、蛋壳、陶片数十件,经检测是龙山文化时期的器物。《禹亭碑阴》又载:“禹邑城西有台,名曰具丘。禹疏九河尝驻足焉”。由此可见,当时的有鬲氏族,对于治水是竭尽全力的。1977年2月23日,山东省革命委员会把具丘山遗址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关于鬲国的起源迁徙、地理位置、社会发展、生存年代、历史贡献及其国都何在等问题,对此进行长期科学研究的山东省考古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张学海先生在《虞夏时期禹城历史探索》一文中阐述道:“有鬲不在德州市德城区,而在南面不远的禹城、齐河、济阳一带。……在徒骇河上中游地区,有三个相互毗邻的龙山文化聚落群,自西南而东北依次为阳谷、梁山聚落群,茌平、东阿聚落群和禹城、济阳聚落群。……上述三群的前两群是两个龙山古国已很清楚,禹城、济阳聚落的聚落层级目前虽还不清楚,但群体年代属龙山文化晚期,从龙山文化的整体发展水平考察,也可以初步确定是个龙山古国。阳谷、梁山聚落群是有虞氏,禹城、济阳聚落群是有鬲氏,茌平、东阿聚落群国号未详。”这样,有关鬲国存在的年代及活动区域也就基本明了,就是在禹城、齐河、济阳一带,生存年代约在公元前2500-1100年间。

张先生还在文章中讲到:“禹城、济阳聚落群,位于禹城中部、齐河北部和济阳西部,群内已知龙山文化遗址17处,其中禹城境内9处,8处分布在城关镇及其周围乡镇”。作为考古学界来讲,发现半个县城区域有9处龙山文化层,应该算是密集区,而这些数字与实际发现可能还相差甚远。事实上,在几千年的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中,不少出土文物,或为多种原因被人们当作碎砖烂瓦或晦气之物扔掉了。不过,按现存的古迹、文物、资料分析,也足以证明禹城是龙山古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活动中心,禹城老城地下有龙山文化城,这就是鬲国国都,国都处在现禹城老城的地下4-6米处。

同为山东省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的王树明先生,也在《禹城县大禹治水传说与考古发现寻绎》一文中提到:“种种迹象表明,近数十年来,以禹城邢寨汪遗址发现以炊具陶鬲为代表一类,在山东龙山文化晚期中出现此类外来物质,是夏遗融族有鬲一支,东渐此地建国后的物质遗存。……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斟姓二部及今山东禹城一带有鬲氏,在太康失国、少康中兴过程中,起了决定性作用。凭此一端,集中清楚地表明,在有夏初年或山东龙山文化晚期,今德州平原县、禹城市的有鬲氏一国,乃有夏初年雄居于山东鲁西北一带一势力强大的夏代王室同盟……原始社会晚期或夏代初年,居住在今禹城的有夏先民,曾有过治理洪水或与洪水进行斗争的光辉历史”。

山东大学博物馆馆长、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方辉指出,“鬲”与史料文献记载及实物相结合得很紧密,鬲与鬲文化,既有早期文献记载,又有相关考古发现相互印证,这样的例子是很少的,对古鬲国的研究有良好的基础。现在对古鬲国的存在以及地理位置已没有异议。西北大学赵从苍教授认为:鬲国、有鬲氏、鬲族存在了多久,有待讨论,但它的确建立了具有政治结构的模式,具有它辉煌的历史,是中华文明的组成部分。鬲国历史上存在的区域,就是张学海先生所言在禹城、齐河、济阳一带,王树明先生和张先生推断基本一致,其政治经济中心在禹城。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员曹定云先生,四川大学教授彭邦本先生,西北大学兼职教授、《鬲与鬲文化》作者鬲向前先生,也都多次发表文章,明确指出禹城区域是大禹治水的基地,是大禹治水、兴农的成功之地;当地部落氏族有鬲氏、有穷氏积极参加了治水工程。此种观点在当今史学界已经达成了共识。

禹城老城本是一座古城,曾是禹城县城所在地,唐乾元二年由阿阳城(现禹城火车站西南阳城子村)迁入。当时,此地是本县最高的土丘,丘底方圆达十几平方公里,约高出本县的平均地面10米以上。为避水患之故,故而选择了如此高宽的土丘兴建县城。此处现仍高于本市平均地面6米以上。兴建县城时,此地有一村庄,是很有势力的一个村落,因此长期居住在较为优越的地面上。根据该区域的高阔地形分析,上古时期,经常遭洪水蹂躏的人们,选择高地建城堡是有其必然性的。

现古城周围只见冢丘,不见城堡,更怀疑此地下有城池了。该地区属黄河冲击平原,在屡遭河水淹没的过程中,地平面不断升高,建筑物不断被埋入地下。自唐代古县城建立以来,每次重修都要抬高地面,因此地下的古城城堡是埋入较深的。地面上建筑物密布,地下水位常年较高,埋藏地下的古城堡被发现和挖掘也是较难的。1958年此地兴起挖地瓜窖风潮,通常深度在5-6米左右,经常有人挖出陶器、骨器类。当时,正值极“左”风盛行,人们见此赶快销毁,以免招惹麻烦。1990年前后,这里又时兴打手压机井,向地下钻探时,在5―7米处常常会遇到陶砾片;有时地下还会急剧漏水,说明地下有人工空洞。据经常在此城区打压水井的人讲述,城下有密集遍布的陶片、石器。种种迹象表明,这里地下有建筑物群。分析起来,此建筑物群应该就是鬲国国都。

唐代建的古禹城县城,南门名“禹迹”,东门名“祝阿”,北门名“都扬”,西门名“鬲津”。“禹迹”指此地有大禹治水足迹;“祝阿” 指此城源于祝阿县;“都扬”是纪念祝柯古称的(祝柯在东周时期又叫“督扬”,讹为“都扬”);“鬲津” 是因临近鬲津河、西门外有鬲津桥而命名,也说明此地近处为古鬲国中心。

大禹在治水、兴农的过程中,体现了顺天成道的科学精神、和谐团结的凝聚力、天下为公的崇高品德,从而形成了先进的思想文化。历史证明,生存在禹城地面上的有鬲、有穷两大氏族,是大禹先进思想文化的实现者。大禹先进文化的广泛传播,对于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有鬲、有穷两大氏族是远古时期的先进、文明的氏族,是中华民族初期形成的中坚力量。

有鬲氏族在参与大禹治水的同时,也治理了内河,在内河上修了多个码头、渡口,在具丘山下修了较大的码头,把内河取名为鬲津河。此河为当时的交通枢纽,也成为捕鱼、浇灌、排涝的重要渠道。据《禹城县志》(嘉庆本)记载,“……西石桥曰鬲津桥”。 此桥系指当年鬲国国都(禹城老城所在地)通往大禹治水指挥部——具丘山的必经之地。

有鬲氏族顺应社会主流,是大禹治水的积极响应者,重点参与了徒骇、济河、漯河、黄河、鬲津的治理,成为治水的主力军。水患平息后,又在大禹指导下,开展了兴农、纺织、制造、修建、养蚕、渔猎、牧养、编织、行医、制药等,逐渐发展成为文明、进步的部落国家。

有鬲氏曾是夏商和西周初期很强大的部落,但是自从周公灭鬲国后,有鬲氏的下落就鲜为人知了。

在古代,对战败国往往有三种处置方式,一是将其国贵族和民众流放到偏远荒蛮之地;二是让战败国沦为子国,向其臣服纳贡;三是灭国分割其土地财产,将其贵族集中到京师附近直接监控或贬为奴隶,其国民皆为奴隶。在这三种方式中,尤以第三种处置方式最为残酷。由于鬲国对战胜国危害最大,有鬲氏等诸国当年的叛乱直接威胁周王朝的统治地位,周的统治者非常痛恨,所以可能对有鬲氏采取了第三种方式。《逸周书?作雏解》中记载了有鬲氏在周公平叛战争中被俘的情况。“元年夏六月,葬武王于毕。二年,又作师旅,临卫政殷,殷大震溃,降辟三叔,王子禄父北奔,管叔经而卒,乃囚蔡叔于郭凌。凡所征熊盈族十有七国,俘维九邑,俘殷献民,迁于九毕。”这里的“俘殷献民”,可能包括被俘虏的有鬲氏。鬲、民鬲,汉代古文字家称之为“民献”,今文字家称之为“民仪”。仪、鬲古韵同入歌部,故两字相通。古文字家因读了别字,所以,把鬲字当作献字。学者晓桐提出,《逸周书》中的“俘殷献民”的“献”字,大概也和古文学家把“鬲”当作“献”一样,读了别字。此“献”字当是“鬲”,即有鬲氏。“九毕”是指镐京周围的地方,包括今陕西临潼、长安一带,也是西周天子陵寝区,多为安置战败国贵族,周王朝派官员监督管理,使其为王室服役。周王朝为了防止有鬲氏再次聚众叛乱,就将有鬲氏的王室由山东迁往周的京师镐京附近。据《临潼县志》记载,在夏商时期,临潼一带很落后,人口也就几千人,到西周后,人口突然剧增到2万多人,想其原因,应该是周公将战败国有鬲氏等部落贵族迁到此地的原因吧。

由于有鬲氏全部被贬为种族奴隶,除了王室被集中到临潼外,其他子民们就被发配到各地为奴了。数量在当时应该是很大的,以至于“人鬲”成了奴隶的重要组成,有的考古学者认为“鬲”是从事做饭的奴仆,有的认为就是普通奴隶,或者是奴隶的一个等级。西周初期的“矢令簋”、“大盂鼎”两器的铭文,把有鬲氏作为奴隶的代称。《矢令簋》 “姜赏令贝十朋、臣十家、鬲百人。”《大盂鼎》“锡汝邦伯司四伯,人鬲自驭至于庶人六百又五十九夫。锡夷司王臣十又三伯,人甭千又五十夫。”这里的“鬲百人”之鬲以及“人鬲”,就是有鬲氏的子民。郭沫若在《奴隶制时代》,讲到“鬲和人鬲就是古书上的民仪与黎民,仪、黎、鬲(历)是同音字,鬲是后来的鼎锅,推想用鬲字来称呼这种自驭至于庶人的原因,大概就是取其黑色,在日下劳作的人被晒黑了,也就如鼎锅被火烟熏黑了的一样。”

所以,有鬲氏被灭国后,只有少量的王族被集中迁移到了临潼,而其他民众作为奴隶发配各地,有的从事做饭等劳作,有的也可能从事制造等其他工作,由于数量大、分布广,周的奴隶主们逐渐将“人鬲”看作是奴隶的代称,进而与奴隶互相通用,也就不难看出在周时许多金文和以后的古籍里将“鬲”通假奴隶的“隶”,也算是汉语发展的约定俗成。有鬲氏的子民们也就湮没在全国各地了,没名没姓,没有了自己的来历。而迁往临潼的有鬲氏王室相对待遇好一些,没有被分散贬为奴隶,居住很集中,他们非常怀念故国,有着较强的信念,原本他们是属于偃姓,但是为了怀念鬲国,就将鬲作为自己的姓氏传承下来。就像秦灭六国后,许多六国贵族后来分别改姓了自己原来的国名“齐”“赵”等等。有鬲氏改姓鬲,应该是在迁往临潼后,也有可能是到战国时期秦国统治时代,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时期。随着社会发展、姓氏习俗的演变,有鬲氏王室后裔对家族的传承符号有了新的诠释,开始将有鬲氏确定为鬲姓。这也就是鬲国国都虽然在禹城,而禹城当今却为什么没有鬲姓的原因。

在洋洋中华大家庭里,“鬲”这个姓,很少见,有啥说法没有?它是怎样起源的、又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和演进过程?在中华民族姓氏大家庭里,它究竟占有怎样的地位、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一系列的问题,一直徘徊在鬲向前这名“鬲”氏后人的脑海里,由最初的好奇,逐渐发展到有心,再发展到有目的的、深入细致的研究。

鬲向前专门查阅了《百家姓》,里面没有记载。《现代汉语词典》里面标注“鬲”是多音字,姓氏和地名读“ge”,古炊具和器皿读“li”。看到这里,鬲向前又有了新的疑惑:“鬲”为什么有两个读音呢?二者有什么关系?青年时期,带着一脸的书卷气,他去请教陕西古汉语研究的专家,得到的解释是:对鬲的读音记载最早的是《说文解字》里读“li”。可鬲向前却觉得这个解释也不是很有说服力。因为山东古代史上有条河叫鬲津河,传说是大禹治水时命名的,说明那时候就读“ge”了。

凭借深厚的古文化功底和刨根究底的科研精神,鬲向前遍访学者,勘察遗址,研究实物,收集文献,做了大量的研究笔记和史料收集。辛勤耕耘终于换来了丰硕成果。2009年,鬲向前携手女儿鬲江慧用心血和智慧凝结成的专著——《鬲与鬲文化》问世了。

《鬲与鬲文化》是一部有关“鬲”这个重要礼器的历史题材考古、研究的文史科学专著。该书以“鬲国”这个古老的部落方国为背景,以鬲和鬲文化的起源,各个时期发展变化的特点、社会功能、地位以及消逝的过程为主轴,历史地、科学地作了具体生动的论述,它更像一部鲜活的鬲氏长篇传记。鬲向前认为,在形成中华文明的过程中,有鬲氏和鬲国起了重要作用。有鬲氏发明了鬲,有了鬲以后,国人开始吃粥,开始用它煮饭、煮水,从茹毛饮血进入了熟食阶段,从而使得中国饮食文化得以起源、发展。而鬲由食器慢慢演变成为一种重要的礼器,也成为研究中国远古文明的重要载体。一个从远古少昊时期(约在公元前2500年前后)延续至今奇特的“鬲”姓氏部落,悄然隐藏于古都西安近郊而鲜为人知。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几千年来,这个血管里流淌着“古鬲国”王室贵族血液的名门望族及其后裔,不曾走出三秦大地。有鬲氏家族的后裔称,他们的祖先“有鬲氏”在今山东禹城一带帮助大禹治水,治水成功后,迅速发展壮大,成了夏代的一个部落方国。如今,这个以血缘凝聚、有着太多太多故事的鬲姓家族根繁叶茂,分枝延伸。《鬲与鬲文化》将“鬲”实物研究与“鬲”文化研究有机结合,系统阐述了“鬲文化”对中华文明的贡献,在抢救和弘扬传统文化上功不可没。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部长田成平评价说:“鬲被称为中国远古文明的活化石,是传承文明的一个重要载体。”

2011年9月26日,由西北大学和山东大学联合发起的“寻找古鬲国考古行动”研讨会,汇集了陕西、山东对鬲文化研究的考古专家和古鬲国后裔,代表了国内研究古鬲国的主要专业力量。著名考古专家、山东省考古研究所原所长张学海,山东大学博物馆馆长、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方辉,西北大学教授赵从苍,西北大学兼职教授、鬲向前等专家学者,从考古发现和文献记载研究出发,针对鬲国的地理位置、兴盛灭亡、迁徙路线及其与中国国家形成的关系等学术前沿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进一步推进了对古鬲国的学术研究。

专家们认为,夏初古鬲国在山东禹城区域的确存在过并具有光辉的历史。有鬲氏发明了鬲,并使其从最初的一种生活用具,慢慢演变成为一种重要的礼器。鬲被视为中国远古文明的活化石,是传承文明的一个重要载体,有鬲氏和古鬲国给中华民族的文化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作为古代特有炊器的鬲,对我国先民的日常生活有着重要意义,鬲文化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也有着深远影响。鬲向前、鬲江慧父女热爱鬲和鬲文化研究,写成的《鬲与鬲文化》一书,向人们阐释了鬲和鬲文化是中华文明的瑰宝。研讨会对古鬲国的探寻研究,有益于深化对我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历程的认识,有益于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有益于民族凝聚力的进一步增强。

(作者系原禹城市文联主席)

(原稿刊载于2016年第一期《春秋》)

德州日报全媒体出品

编辑 | 李玉友